第257章 赚谁的钱不是赚?
- 三国:从我当曹家逆子开始
- 暖秋
- 2070字
- 2021-12-08 05:22:13
“不错!”
“此镜正是来自西域之物!”
曹茂昂首挺胸。
他没有办法解释镜子的来历,所以也只能算在西域的头上了。
“曹茂公子,此物可不得了啊,此物清晰异常,定然价值不菲吧!”
“我还未曾见过这等清晰的镜子,这东西绝对很值钱!”
曹操心里也在打鼓。
这般贵重的东西,居然就给打碎了。
果然!
逆子就是逆子!
就算是败家也没有他这么败的!
缓步走上前。
郭嘉也仔细的看了看那镜子的碎片。
不禁感叹西域人心灵手巧,竟然能做出这等清晰的宝镜。
只不过,他心中还有一个疑惑未曾解开。
“曹茂公子,方才您说要拿此物来解决财政问题,可是要将此物卖出去?”
曹茂赞许的看了郭嘉一眼。
终于还是有人注意到了重点的!
没让他白白浪费口舌!
“没错,各位觉得,这东西值多少钱?”
曹茂看向在场的所有人。
这些人,都是见过世面的大人物。
要想彻底改变这个中原的观念,就要先从他们这群人开始改变。
“此等宝贝,怕是要价值千金!”
“此言不虚,这等宝贝,我等连见都未曾见过,只怕是价值连城!”
对此,曹操却觉得嗤之以鼻。
“价值连城有何用?”
“这镜子只有一面,纵然卖了也是值点钱的,但是能解决多大的问题?”
曹操不满的看向曹茂。
若这逆子说的办法,便是将眼下这面已经碎掉的镜子卖出去。
以此来缓解目前的财政问题,他觉得无异于杯水车薪!
修路是一件长久的事情。
更何况当初曹茂还夸下海口,说要让整个中原所有的城池都用水泥路连接在一起。
这是闹着玩呢?
而曹茂,却对曹操的话早就准备好了反驳的说辞。
“爹,若是我说,我有很多这种镜子呢?”
很多?
曹操愣住了。
若是有很多,确实能解决燃眉之急。
可是让谁来买呢?
对此,荀攸也跟曹操想到了一起。
“曹茂公子,只怕您的这个想法,不一定能行得通?”
曹茂也没有急着为自己辩解什么,他只是抱着肩膀,看向了荀攸。
“所以,荀攸先生的意思是,本公子的镜子卖不出去?”
荀攸赶忙摇头。
他要表达的,可不是这个意思。
他曹茂的手段,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若是曹茂公子卖不出去,怕是也定然没有旁人能将这宝镜卖出去了。
“在下并非是觉得曹茂公子卖不出去这宝镜。”
“只是这宝镜实属罕见,更是价值不菲,只怕就是曹茂公子有心将宝镜卖出去,也不见得当真会有人来买!”
听了荀攸的话,一众谋士们不禁窃窃私语起来。
他们都认为荀攸的话很有道理。
就算有钱的人不是没有,但仍旧还是少数。
会有多少人,愿意斥重金,买一面镜子回家?
“荀攸先生是觉得本公子的这面镜子的价格太贵了,所以不会有那么多人来买?”
虽然不愿意落曹茂的面子,但是荀攸还是点头承认了他的想法。
“若本公子说,这东西的价格不贵呢?”
不贵?
众人互相对视。
都不太明白曹茂公子到底是何用意。
这东西是从西域来的,不仅仅少见,而且曹茂公子定然也不会有太多。
若是价格不贵。
又要如何解决他们眼前所面临的问题呢?
“不瞒各位,这面镜子,乃是本公子派人制造出来的!”
“成本嘛……”
“也就是几个铜钱的事!”
“什么?!”
“几个铜钱?!”
不仅仅是在场的那些文人和武将,此时就连曹操都愣住了。
这个逆子惯会开玩笑!
如今,都敢拿他老子开涮了!
“既然你能制造,为何你还要为父赔偿你镜子的损失?”
谋士也觉得没错。
既然这镜子并不之前,方才曹茂公子为何要装作一脸惋惜的样子?
“我是惋惜啊,因为这次来,我就只带了一面镜子过来,若是碎了,那岂不是便无法向爹你展示这镜子的好处了?”
曹操气得想打人。
请问打死自己的儿子犯法吗?
在线等,很急!
“你说你懂得制造这种镜子的办法,次话当真?”
曹操不敢相信,不放心的又问了一遍。
“千真万确!”
“这种镜子,不过是用沙子冶炼出来的罢了,所以说也没什么稀奇的。”
“几个铜板就能造出一面来。”
这次,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曹茂公子说要用着镜子来解决他们眼前银钱短缺的问题,竟然都是真的!
“曹茂公子实乃神人也!”
“若是能够将这种镜子拿出去售卖,无需卖的太贵,定然会遭到老百姓的疯抢!”
“没错!这样一来,咱们所面临的问题,也便迎刃而解了!”
曹操一想到,将会有源源不断的钱流进他的口袋里,便觉得兴奋得不行!
“不愧是吾儿啊!”
曹操仰天大笑。
生出这么一个儿子来,虽然有的时候确实能够将他气个半死。
不过也有很多问题,也因为这个儿子迎刃而解!
听到曹操称赞曹茂,众人便明白过来,主公这是已经不再生曹茂公子的气了。
赶忙跪在地上恭喜曹操。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有曹茂公子相助!”
“给主公道喜,主公这次,便再也不用为了银钱的事情而烦恼了!”
“好好好,同喜同喜!”
曹操的一双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他似乎已经看到,利用曹茂研制出来的镜子,让他赚了个盆满钵满的景象!
经此一事之后。
曹操手下的人,便将镜子先在许昌推广开来。
当镜子上市之后,立刻就遭到了百姓们的哄抢。
许昌的百姓逐渐接受了镜子这种新鲜事物之后,曹茂又将市场向外拓展。
很快,其他地区也就有镜子出售。
不是曹茂心甘情愿的将镜子出售给这些百姓。
而是谁的钱不是钱?
赚谁的钱不是赚?
同时,将镜子推向其他地区还有一个暂时看不出来的好处!
那就是能够让其他地区的百姓,也切实的感受到,曹操从天神手中学习到的知识。
到底能够给他们带来多少的好处!
一旦尝过这种好处,他们日后再想拒绝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