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结构框架

一 主要内容

鉴于国内外研究有待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本书以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专指二氧化碳排放)为例,分别从核算方法与研究内容两方面入手,分析最终消费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核算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投入产出法为基础,对间接影响的核算模型做进一步推导与变形,克服现有研究只能依托投入产出表才能估算、无法从长时段考察分析的弊端;二是在政府部门直接能源消耗数据缺失的情况下,估算政府部门直接能耗。研究内容上,一是采用变形的核算模型,对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影响特征进行较长时段的量化与考察;进行后续分析时,按照递进的思维逻辑,将因素分析与计量模型相结合,全面考察最终消费如何影响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二是对最终消费与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对它们的协调发展进行模拟分析。

将尝试解决三组问题:其一,如何核算或量化最终消费的间接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如何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克服其对数据要求与应用中的局限性?政府部门消费直接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如何估算?其二,最终消费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特征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其三,最终消费与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耦合状态如何?它们如何实现协调发展,即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如何实现可持续消费或低碳消费?

二 结构框架

基于三组主要问题,本书第一章推导最终消费能耗及碳排放的核算模型,属于理论基础,为估算数据提供核算基础与数据来源;第二章在核算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居民生活用能的特征;第三章分析政府消费能耗及碳排放的特征;第四章结合指数分解方法与计量模型,分析居民生活用能的影响因素;第五章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分析;第六章运用核算模型与分解方法对政府消费直接能耗与间接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七章对最终消费与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进行评价和情景分析。

第一章推导最终消费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的核算模型。一是在投入产出方法的基础上对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间接能耗的核算模型进行推导和变换,与初始核算方法相比,在没有投入产出表的情况下,可以对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的间接能耗进行估算;在行业分类相当的情况下,保证精度;从操作性方面考虑,变形后的方法应用性更强。二是根据“自下而上”、指标相近与总量控制原则,尝试对政府消费的直接能耗进行估算。三是根据IPCC关于碳与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方法构建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的能耗碳排放核算模型。

第二章分析居民生活能源消耗的特征。在居民消费间接能耗最终核算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变形后的核算方法估算居民生活间接能耗;收集整理直接能耗数据,从总量、结构、比重等方面分别对居民生活直接能耗、间接能耗、完全用能与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能耗的特征进行全方位、较长时段的考察。

第三章分析政府部门直接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特征。首先从总量、结构以及与居民消费用能的比较方面分析政府部门的直接能耗;其次运用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间接影响的初始与转换公式估算政府消费的间接能耗,并从总量、不同能源的消耗以及与居民消费的比较分析政府消费间接能耗的特征;最后对政府消费的直接与间接二氧化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

第四章分析居民消费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运用递进的思维逻辑、结合指数分解方法与相关计量方法以及统计推断的方法对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根据居民消费方式、平均消费倾向以及平均家庭规模等对IPAT模型进行修正与扩展,运用LMDI方法分别构建居民生活直接用能(居住与交通用能)与间接用能的完全分解模型;第二,根据因素分解的结果之一,即人均收入是影响居民生活能耗增加的重要因素,分别构建能源消费压力人口模型、分位数回归与其他计量模型,分析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生活能耗差异。

第五章分析居民消费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首先,运用第一章居民消费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核算模型,估算1992~2017年居民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便于检验估算数据的准确性与进行后续的计量分析。其次,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居民消费所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特征。再次,分别应用修正与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居民生活直接与间接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因素分解的另一个重要结论,即能耗强度对居民生活能耗碳排放呈显著的降低效应,根据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与能耗碳排放的变动,在考虑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情况下,构建两者的阈值协整模型。

第六章分析政府消费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在分析政府消费直接能耗与间接能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估算与特征的基础上,一方面基于政府规模与IPAT等式构建政府部门直接能耗的因素分解模型,另一方面根据政府消费间接能耗的计算公式与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最终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政府消费间接能耗进行“三级”分解。

第七章分析最终消费与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协调发展。一方面结合弹性脱钩理论与强脱钩实现程度系数对最终消费与为满足最终消费的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的耦合状态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根据各变量的历史趋势、外推法,结合经济发展政策、目标以及“十二五”规划中能源与碳排放约束等因素分别设置基准情景、碳排放约束情景与协调发展情景,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对三种情景进行模拟分析。


[1]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

[2]数据来源于《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汇编》,2012年8月。

[3]数据来源于笔者计算,具体的计算方法可参见第一章中政府部门直接能耗估算方法。

[4]相关数据与分析结果来源于笔者的计算,可参见第三章中政府部门直接能耗特征分析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