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路网交通流建模与仿真
- 施俊庆
- 10字
- 2025-02-25 08:16:31
2.2 路网定义与评价指标
2.2.1 参数定义
S×S: 路网规模;
K: 每个路段包含的车道数;
r: 考察时段;
Nt: t时刻路网中的车辆数;
Nt,i: t时刻路段i上的车辆数;
vt,i,n: t时刻路段i上的第n辆车的瞬时车速;
Nt,j: t时刻交叉口j内的车辆数;
vt,j,m: t时刻交叉口j内第m辆车的瞬时车速;
tW: t时刻到达目的地的车辆数;
τt,a: t时刻到达目的地的第a辆车的出行时间;
lt,a: t时刻到达目的地的第a辆车的出行距离;
Ncell: 路网元胞总数;
Q(r): 路网交通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到达目的地的车辆数;
: 路网交通密度,定义为考察时段r内路网的平均车辆密度;
: 路网车速,定义为考察时段r内路网的平均瞬时车速;
: 路段车速,定义为考察时段r内路段i的平均瞬时车速;
: 交叉口车速,定义为考察时段r内交叉口j的平均瞬时车速;
: 考察时段r内到达目的地的车辆的平均出行时耗;
: 考察时段r内到达目的地的车辆的平均出行速度;
: 判断路段是否拥堵的平均瞬时车速临界值;
xn: 某路段第n辆车的位置;
vn: 某路段第n辆车的速度;
vmax: 车辆的最大速度;
dn: 第n辆车与前车之间的距离;
sn: 第n辆车与下游交叉口停止线之间的距离;
p: 随机慢化概率;
Hn: 第n辆车与当前路段的关系,Hn=1表示车辆在同方向的母道上行驶,Hn=0表示车辆在反向车道上行驶;
Hother: 相邻车道与本车的关系,Hother=1表示相邻车道为本车的母道,Hother=0表示相邻车道为本车的反向车道;
dback: 第n辆车与相邻车道后方车辆的间距;
dother: 第n辆车与相邻车道前方车辆的间距;
davoid: 禁止变换车道线的长度;
dsafe: 换道安全距离;
vn,back: 相邻车道后方车辆的速度;
xn,other: 第n辆车在旁边车道中的位置;
Kn: 第n辆车在路段中所处的车道(Kn=1,2…,K,最内侧车道为1号车道,依次向外侧类推);
Kother: 相邻车道的编号;
Fn: 第n辆车在下一个交叉口的转向(Fn∈[1,3],Fn=1时,表示左转,Fn=2时,表示直行,Fn=3时,表示右转);
Psame-same: 母道换母道概率;
Psame-opp: 母道换反向车道概率;
Pturn: 转向换道概率;
ρc(N): 临界密度,定义为从自由流相到堵塞相的密度;
Nc(ρ): 路网容量,定义为临界密度下路网内运行的最大车辆数,即路网元胞总数与临界密度的乘积;
αi(t): t时刻路段i的交通阻抗;
(x,y): 交叉口处元胞的坐标;
(x_front,y_front): 交叉口处车辆前方元胞的坐标;
cells(x,y): 元胞(x,y)的状态,cells(x,y)=1时表示有车,cells(x,y)=0时表示元胞为空;
cells_lane(x,y): 元胞(x,y) 上车辆所属的进口道,cells_lane(x,y)∈[0, 4],cells_lane(x,y)=0时表示元胞(x,y)为空;
cells_direction(x,y): 元胞(x,y)上车辆的转向,cells_direction(x,y)∈[0,3],0表示元胞(x,y)为空,1、2、3分别表示左转、直行和右转;
v(x,y): 元胞(x,y)上的车辆的速度;
d(x,y): 元胞(x,y)上的车辆与前车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