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民间神物!震惊朝廷百官!
- 大秦说书人,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 天地日月
- 2025字
- 2022-08-23 12:03:21
短短时间,白苏就能为她指出这样一条明路。
白苏,真的有经天纬地的大才!
她现在隐约有些明白,为何嬴政会不惜身份,折节下交了。
通晓天下百国之事,发明新奇玩意。
并且,还有这般大才。
像这样堪称全才的绝世大才,若是不结交,脑子才是有病。
武则天美目望着白苏,异彩连连。
……
与此同时,咸阳宫大殿。
一位身穿宽袍,忧心忡忡的官员越众而出。
“陛下,我大秦境内,气温骤降。”
“单单咸阳城内,就已经有许多百姓畏寒。”
“放眼整个大秦,还不知有多少这样的百姓。”
“陛下,如今不得不考虑如何过冬了!”
说话的是内史腾,掌管咸阳城内外庶务。
随着内史腾声音落下。
大殿上,众臣目光飘忽,有人低头数蚂蚁。
有人抬头观赏大殿穹顶的装饰。
就是没人开口,为嬴政排忧解难。
他们倒是想为嬴政解忧,但他们也实在没办法。
木炭价格昂贵,绝不是平民百姓消费得起的。
若是焚烧枯枝,取暖又不怎么好用。
况且,今年的严寒来得格外早。
木材枝叶的需求量,肯定会暴增。
大秦境内,哪有那么多树木可供砍伐。
就算把整座秦岭都砍秃了,也不够大秦百姓渡过这一冬的啊!
一众大臣满脸愁容,都不知究竟该如何是好。
总不能坐视大秦百姓冻死吧。
大秦文武百官,愁容满面。
然而,嬴政脸上却带着淡淡的笑意。
“诸位爱卿,不必为此事烦忧。”
“朕在民间,寻到了一件神物,可供暖,物美价廉,很是好用。”
“众位爱卿看看如何。”
“来人,把东西抬上来,让众位爱卿看看。”
嬴政一声令下。
立刻就有人搬着火炉和蜂窝煤走上大殿。
群臣的目光,纷纷落在了火炉和蜂窝煤上。
大殿内,传出了群臣的议论声。
“那个东西,貌似是火炉,这我认得。”
“不过,另一件东西却是什么?”
“那些黑乎乎,都是孔洞的东西,是什么?”
“难道就这么不起眼的东西,就是陛下寻访到的神物?”
一时间,大殿内议论纷纷。
有人对蜂窝煤表示好奇,也有人在质疑火炉和蜂窝煤这玩意到底好不好用。
毕竟蜂窝煤黑不溜秋的,长得也不好看,完全不像是有用的样子。
不过,他们却是没见识了。
蜂窝煤长得虽然不好看,但是论起燃烧效率这一块,当世无出其右!
“此物,名为蜂窝煤。”
“乃是民间一位神人所发明。”
“此物,物美价廉,价钱便宜,并且极为好用。”
“只需几块蜂窝煤,就能暖和一整天。”
“一块蜂窝煤的代价,也不到一文钱。”
“换言之,寻常百姓只需要不到四文钱,就能获得一整天的温暖。”
虽说这个价格对百姓们而言,依旧有些苛刻。
但比起昂贵的木炭,和根本没什么用的木柴秸秆。
蜂窝煤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能完爆它们!
大庆文武百官全部都震惊了,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嬴政。
似乎是不相信,世间竟然会有这样的神物。
冯去疾的声音都在颤抖。
“敢问陛下,果真如此吗?”
嬴政点点头,
冯去疾一脸喜色,欣喜若狂。
大秦百官,全都激动,疯狂了。
倘若这东西真如陛下所说,乃是能够拯救世间万民的神物!
功参造化,造福万民!
“点上给诸位臣僚看看。”
嬴政一声令下,工匠们自然赶快动起来。
蜂窝煤引燃,放入火炉中,一股暖意从其中散发出来。
大殿太大,一个火炉自然没办法暖和整个大殿。
不过这并不重要。
只要让他们知道,火炉和蜂窝煤的确好用就行。
百官纷纷围了过来,围着火炉。
暖融融的热意从火炉中散发而出,温暖着一众文武百官的面颊和身躯。
群臣一脸惊喜,此物,倒还真的挺暖和。
倘若如陛下所言,那么便宜的话,或许可以推行全国。
让整个大秦的百姓都用上好用又便宜的此物。
冯去疾再次开口:“陛下,不知此物可否推行全国,有没有什么限制。”
嬴政摇摇头,“此物推行没有任何限制,我大秦,随地可用。”
冯去疾一脸激动,“臣请陛下,将此物推行大秦全境,保全大秦百姓!”
“此物造福万民,功在社稷,若是推行全境,必然可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此物,本就是朕为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从一位大才手中求访而得。”
“至于推行全境之事,朕已然在做了。”
“会制作蜂窝煤以及火炉技术的工匠,已经尽数进入将作监。”
“他们将会这一技术的传授给将作监工匠。”
“随后,将这些工匠,洒向全国,向大秦全境推行此物。”
“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嬴政已经把所有事都做在了前面。
而且思虑得还相当合理。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群臣自然是激动顿首。
“陛下圣明。”
嬴政笑眯眯地看着跪倒在地的一众大臣,突然开口。
“此番倘若能够帮助大秦渡过雪灾。”
“这些工匠,当记一功。”
“他们掌握的蜂窝煤技术,挽救了百万黎庶的性命。”
“依朕看,当厚赏。”
“不如,皆赐爵簪袅如何?”
簪袅,大秦二十级军功爵制的第三级,可受房屋和田产。
嬴政此话一出,群臣一愣。
下意识想要反对。
但是想到这些工匠所做之事,乃是造福大秦万民之事。
不知有多少人会因为他们活命。
这等功业,不比战场杀敌来得差。
因此,群臣转而一想,也就默认了嬴政的话。
反正也只是簪袅,不碍事的。
大秦养得起。
见无人反对,嬴政满意地点点头。
提高工匠地位的第一步,已经迈了出去。
后续,可徐徐图之。
而冯去疾,再次开口。
“陛下,臣听闻陛下乃是从一位绝世大才处寻得此神物。”
“岂能赏工匠,而不赏那位大才。”
“还请陛下,同样奖赏那位心怀大秦百姓的贤才。”
“应召其入朝为官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