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去了外地工作,一方面是疫情影响,另一方面的确距离也是十分的遥远,所以很多朋友相聚不多。年后回来,便不时的邀约一些老友相聚,相互之间讲讲各自的故事。昨晚也是如此,几位老朋友年龄有些差距,最大的一位兄长已经退休,还有几位已经到了临界的阶段,觥筹之间便回忆起当年,说到动情之处,不免又是多喝上几杯。
早上起来,也许是昨晚贪杯的缘故,不免有些口干舌燥,胃里有些翻江倒海的感觉,特别想吃点汤汤水水的食物,于是便洗漱出门去觅食。信步来到了单位旁的一家千里香小馄饨店,印象中,这家店应该开了好多年,至少六年前我刚搬到这里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在了,前三年的疫情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一位老奶奶每天守着小小的店铺,不时还能看到一位老先生在店里帮忙,食客也大多是附近的老熟客,一碗小馄饨或其他馅料的大馄饨,汤鲜料足,吃上一碗还是挺能够满足一下胃里的需求。
照例点上一碗小馄饨,便坐在门口的位置上等候。耳朵里传来身后的一对母子的声音,妈妈照例是各种的唠叨不断,儿子印象中两年前还是小小的个子,但现在已经窜高了很多,对妈妈的唠叨似乎已经产生了一种屏蔽的机制,也似乎带有一种不满的情绪,吃完了便跑到门外的路边站着等妈妈。我的馄饨也端上了桌,滴上几滴陈醋,用汤勺搅拌了几下,一股熟悉的味道窜入鼻孔,迫不及待的喝了口汤,几片碎碎的香菜在口中留了下来。
拍了张照片和朋友分享,朋友也回复一下表示羡慕的表情。朋友的单位有免费的早餐提供,只是很多时候提供的食物不是太合胃口罢了。我也表示了一下对朋友的羡慕,毕竟现在的经济环境之下,还可以有的免费的早餐享用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现实就是这样好玩,我的幸福在于早餐自由,想吃啥就去吃啥,只是一切成本都得需要自己来承担,而朋友的幸福在于不用承担任何成本,只是吃啥由不得自己决定,只能是被安排的状态。我们相互之间调侃着说到:没有完美的人生,想要自由那就需要自己能够承受相应成本和代价,而不承担成本的结果就是以失去自由为代价。
是啊,哪里有完美的人生!疫情这三年的职场经历也让我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凡事总有利弊两面之处,我们只不过是一直在做着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题,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做利弊的分析和取舍。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追求,自然在利弊分析和取舍上也就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总是无法十全十美的称心如意,所以有些遗憾自然也是难免的,就像昨晚几位老友回顾过往,纷纷表示自己又想通了一些生活的真谛,那就是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