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就有人问我,读书是为了什么。爸爸妈妈给我的回答是:读书是为了考大学,考了大学才会有出路。后来我没考上大学,只考了一个专科。但是,在校园里,我仍每天会去图书馆看书。这时又有同学问我:“你每天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当时我自是无言以对。可是,后来我在欣赏《郁达夫散文》时想了想这个问题,我觉得读书的意义是——读书使人优雅,读书使人快乐。虽然读书不能使我获得万贯家财,也并不一定就能让人得名,但是它能使人有一个优雅的生活,徜徉于书海,能使人感受到一种真正的快乐,如此足矣。
这年秋季,我赋闲在家,于九月十月常去青原区图书馆借书。我看书的速率实不算快,于这段时间先后看了五本书。第一本我借的是《欧阳修:醉醒两亭台,浮沉一青山》,从中我大概知晓了欧阳修的生平,还有他为官的经历,以及与永叔公有关的那几个亭。第二本是《陶渊明》,这是一部传,让我知晓了晋朝的那一段历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以及陶渊明归去来兮的风流与潇洒。第三本是《林徽因诗传》,让我见识了民国战乱时期一代红颜跌宕起伏的经历。再一本是《纳兰词传》,让我认识了一位多情才子的一生。还有一本是《苏轼词传:四海一生踏歌行》,在这五本书中,我唯独对这本书的印象最模糊,可能是我早就看过苏东坡的生平吧。
现在,我正在读的是《白居易诗传.苦守初心终不悔》,读了这么多书,我再扪心叩问一句:我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读书的意义难道是打发时间吗?回答:有这个成分。这段时间的读书让我体会了一种美好的生活,令我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通过读书,我感觉自己成熟了不少,使我的人生获得了一种不一般的体验,难道是这些还不够吗?我随后想到:读书是可以获得美,但它无法直接获得金钱,解决不了人基本的生存问题。在这个社会中,工人拼命的打工,教师日复一日地站在讲台上,不就是为了养活自己吗?但是,读书可以让人获得知识,获得技能,有知识和技能在,人们可能会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可能会令你在单位上升职。读书直接给你的是美,间接给你的是创造财富,这比“读书使人优雅,读书使人快乐”的道理要深刻多了。
这段时间我看历史传记的内容中,有不少寒窗苦读的例子。一代有学问的大儒,他必定经历了这一番历程,欧阳修为了积攒学问备科考,偶尔从夜里读到了第二天早上,不知疲倦。读书读多了真的可以增长一个人的学问,读书和文字打交道,可以使人变得机敏,提高一个人的记忆力。遨游于书的海洋,徜徉在文字的乐园,可以充实人的才学和才干。想当作家势必要多读书。读书虽然不一定能直接获得什么,但它可以令你间接获得什么,在背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塑造着你,从而激励着你。不过,我认为,一个成人,他的主要时间应该放在正经营生、养家糊口上,其余挤出来的时间,才用于看书。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手里拿着小说的人说,我要如何如何买更多的书,读更多的书,他就问我:“读书有什么用,你要读这么多书干什么?”我现在回答:“读书可以使人获得一种美学的涵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塑造着你;它可以使你心里有个乐园,在现实困顿时他迎接着你。他不可以使你直接获得什么,但是可以令你间接获得什么;读书使人优雅,读书使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