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三分佐证法

切割话语,冷冷落下。

而后周悟松拂袖转身,径直离去。

只留下神情黯然的周元明与目光闪烁的李方。

经此一事,昨日疑惑尽数解开。

因初代族人安云茹的恩情,周悟松无法对自己出手,只能以言语发气。

又因恩情殆尽,加之严族因素,双方关系已是形同路人,互不相干。

周家局势在他眼里越来越明朗了。

“李道友。”

数息过后,周元明提起精神,朝着李方作辑道,“炼制血脉丹一事,怕是要委屈李道友赶鸭子上架了。”

“我知此事颇为强人所难,可时不待人。”

“血纹草不同其他宝植,极为特殊,一当成熟,三日必摘,否则由生转死,走向衰亡。”

“一当摘后,七日必用,否则如枯叶般药力尽失,生机不存,化作一摊腐土。”

“不过请李道友放心,在此事上我周家会全力助你。”

周元明话语一顿,然后细说道,

“稍后我会为李道友取来血脉丹的丹方和炼制典例,以方便李道友炼丹。”

“同时还有其他杂品的丹方和炼制典例,用以李道友上手炼丹,从而积累炼丹经验。”

话语落下后,李方却是摇头道:“周道友,血脉丹的丹方,周前辈在昨日便已赐下。”

“还有,炼丹房内除了沸腾叶外,怕是再无其他杂品药材了。”

“周前辈在这一月里不休炼丹,已是全数用尽。”

周元明一听,怔在原地,然后低头苦涩道:“难怪……”

“难怪态度这般坚决,原来是真想跟我周家切分个干净。”

“当真……”

“当真是不留半点余地,就这般见不得我周家半点好。”

旋即周元明回过神来,看向李方,苦笑道:“周家不幸,让李道友见笑了。”

随后周元明再道:“既然已无杂品药材,那就只好另寻他法。”

“可用三分佐证法,不求炼制成丹,只求累积炼丹经验。”

“还有,也不怕李道友笑话,如今的叔父已不是以前的叔父,为防丹方被动手脚,在炼丹一事上李道友还是用我周家的丹方为好。”

“也希望李道友莫要藏私,周家虽飘摇动荡,可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

面对着半是真情半是威胁的话语,李方轻轻摇头,如实道:

“周道友,若我说尽力而为,不说周道友不相信,怕是连我自己都骗不了自己。”

“我只能说因利而来,因利而去,得你周家几分利,那便出几成力。”

“再者,你周家倒了,对我可没有半点好处,以我炼气一层的修为,逃到哪里都是做家奴的命。”

“更不提,我这心头上可是住着一头蚀心的夺命虫。”

周元明听后,神色渐渐缓和,点头道:“希望李道友牢记今日所言。”

同时对李方高看一眼。

不是所言情真意切,而是正中他心头所想。

随后周元明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望着周元明离去的方向,李方黑白的双瞳浮起深沉,更是燃起野火。

先前所言半点不假,可还有后话未道:

你周家给利再多,难不成还能让他长生?

你周家不幸,可对他而言却是一大幸事,无需在丹童上苦熬多年,便能直接上手炼丹,于炼丹师三字上越来越近,成为他日后立身的又一资本。

至于蚀心虫……

江老与汪道友谋划已久,哪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

三日后,炼丹房。

红黑交杂的火焰徐徐燃起,阵阵热气蔓延四周。

“转!”

忽而一道沉音于炼丹房内响起,其源头正是来自李方。

只见李方右手结印一变,炉眼内的火势随之一转,自徐徐燃烧的微火转为火舌跳蹿的小火。

更有滋滋细声从丹炉内响起。

那是药材在高温下解体的声音,那是药力在高温下化作流液的声音。

与此同时,一道看不见的丝线从丹炉内飘出,然后没入李方脑中,犹如隔空搭建起一座无形的桥梁,让双方在此时此地交互在一起。

如水乳交融,似同出一根,让李方能清晰感受到丹炉内的变化:

红水晶般的血纹草在分解,分解成上下飘摇的碎屑。

锯齿状的沸腾叶在崩散,崩散成左右乱飞的粉尘。

随着火温渐起,一滴滴血红液体与微黄液体从碎屑和粉尘上溢出,悬浮在丹炉的正中央。

除此之外,还有一滴殷红色泽,泛起灵光的血液静静悬浮在一旁——这是心头血的替代品,一滴来自周元明体内的鲜血。

三者似楚河汉界般泾渭分明,可随着时间与火温,三者渐渐升华,由滴状的液态升腾为雾状的气态。

然后三者交汇在一起,渐渐融合,化作一团红中泛黄的雾气。

同时一丝明悟在李方心头升起:

原来成丹色泽不是无迹可寻,而是由因到果。

从气化丹,自然是气成何色,丹呈何色。

思绪流转间,李方手上结印再变,由控火印变为收丹印。

收丹印一出,一股无形压力从丹炉内生起,然后从外到内挤压漂浮雾气,令丹雾渐渐收缩,自散状的气态压缩至实质状的固态。

嘭。

可压缩还未过半,一道嘭音便突然响起。

再揭盖一看,流转着高温的丹炉里哪有半点丹雾,只剩淡淡血气醇香以及炉底残渣。

见此一幕,李方神情平静,毫无意外。

这便是三分佐证法的缺点。

三分佐证法,将一份炼丹材料一分为三,用以尝试炼丹。

优点在于可以借助残留丹香来判断丹方是否正确,同时可以用来练手,从而积累炼丹经验。

缺点则是一分为三的炼丹材料药力大减,无法由气化固,凝结成丹。

更不提心头血由普通鲜血代替,更是毫无成丹希望。

相对于李方的平静,在一侧从头旁观到尾的周元明则是目光熠熠,脸浮喜色。

原本只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决策,可没想到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日时间,从起先的炉炉失败,到二十炉成一炉,再到十炉成一炉,再到如今的十炉成二炉,这般突飞猛进的进步让他暗暗吃惊,如此的炼丹天赋更让他不由瞋舌。

要知道当初周悟松达至二成的杂丹成功几率,可是花费了足足大半年。

相比之下,眼前的李方在炼丹一道上可用一日一变天来形容,当真是难得的炼丹苗子。

一想到这里,周元明心头不由火热起来,笑道:“十炉成二炉,李道友的炼丹手段越发娴熟起来了。”

“看来我周家的血脉丹算是有着落了。”

“哪里的话。”

李方谦虚一句,然后摇头道,“自家知道自家事,若无周道友提供诸多炼丹典例,我怕是如无头苍蝇般,连半点头绪都找不到。”

“哈哈,李道友说笑了。”

周元明打笑一句,称赞道,“以李道友的炼丹天赋,哪怕没有炼丹典例,炼制成功也是早晚的事情。”

“就是如此天赋未免明珠投暗啊。”

周元明有感而叹,然后试探道,“浅池养王八,深海出真龙,江老这艘小舟终究是太小了。”

“若是换做我周家,得此明珠当倾力培养,赐周家字辈,享举族供养,以求达至炼气后期,再期突破至筑基道人。”

“那可是炼气之上的筑基,增寿两百载的筑基啊。”

声声话语,一一落下。

起先李方神情平静,可当听到关于筑基的话语后,竟是维持不住古井无波,更是隐隐生出意动之色。

周元明见状,脸上笑意再浓一分。

不怕贪得无厌,就怕无欲则刚。

这样的人意志坚定,油盐不进,最是令人敬佩,亦最是令人可恨。

当然,在拉拢李方之前,还需再观察一段时间。

毕竟汪云山的前车,历历在目。

周元明的神情亦是落入李方眼底,让他心中的算计如偿所愿:

他炼制成丹的几率不是二成,而是八成!

展现二成的实力,一方面是为了藏拙,另一方面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

无他,根据汪云山所记载的炼丹心得来看,初次炼丹能有二成的几率便可称得上炼丹苗子,足以令周家重视,足以让周家向他递出橄榄枝。

先重视,后拉拢,再取信。

一步一步窥探周家底蕴,一步一步逃离樊笼。

一切的一切,都在朝着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