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领着程昱来到曹操面前,“明公,这位便是程昱程仲德。”曹昂见到程昱的第一面便觉得史书所言真不虚也,好一个山东大汉,魁梧且帅气,长须飘然有长者风范。
“程昱见过明公,昔日桓帝时辽东人殷馗夜观天象,说有黄星见于楚宋之交,五十年后必有真人起于梁沛,想必说的便是明公吧”。程昱作了一个揖,向曹操恭敬的说到。
“仲德说的是哪里话,谶言之说不足为信,此谶言说的无论是何人,本将军都无所畏惧,若是上天佑我,便是让我早点结束这个乱世,让天下的士人小民都得以生息。”曹操豪爽的说道。
“明公气量真常人所不能及,我程昱得遇明公有如鱼得水也,此生必为明公效死力。”程昱觉得曹操就是他所要匡扶的明主,因此有些动情的说到。
“仲德真性情,本将军得仲德犹如汉之得周亚夫是也,你我之辈但携手进退,共谋大业。”曹操也是个浪漫气息浓厚的人,也因此发出了如此感慨。
这时候感情抒发完了,该试试成分了,“不知仲德有何可以教我!”
“不敢当,但是我却有一礼送于明公。”
曹操有些愕然,我如今已是一方军阀,还能有什么礼让我心动除了地盘和实力,但是曹操还是耐着性子问道:不知仲德说的是何物。
“兖州”程昱只吐出了两个字,但却足以让曹操动容,这种市长变高官的好事还请仲德细细讲来,曹操表示我的G点被你戳动了,你要帮我平下去。
“明公觉得兖州之地如何?”程昱并不直接回答,反而与曹操装起了迷藏,曹操表示引诱人仲德你是有两手的。
“兖州居天下之中交通发达,物资充盈但也正因如此这里成了四战之地且是无险可守,而且自黄巾之乱起兖州反复被蹂躏,已经是元气大伤,如果仅凭此州之力平定天下极难矣,
更何况我如今只是一介东郡太守,兖州割据势力大的有刘岱,小的有张邈,鲍信。若是想凭此成为兖州州牧更是难矣。我实不知如何成为兖州之主。还请仲德教我。”曹操有些颓然地说道。
“明公何须忧虑,得兖州之法便是一个驱虎吞狼之策罢了。”程昱神秘一笑,我程昱长于军略便从军事入手让你曹操刮目相看,拜我为官。
“如何驱虎吞狼,兖州上下恐怕没有一个人物敢说能够为操驱使,即便张邈鲍信之辈与我为至交好友。”曹操的兴趣更大了,这个程昱果然是个大才,自己对他的期待更大了。
“那明公可知界桥之战前被公孙瓒打跑的青州黄巾现在何处?”
曹操觉得自己应该猜到了,便急切地说到:“难道上百万的青州黄巾已经离兖州很近了么?难道仲德所说的驱虎吞狼便是让这群黄巾军扰乱兖州,然后本将军尽收兖州士民之心,驱逐黄巾军。”
“明公真真聪慧过人,我的谋划便是如此,不过还需公台兄在其中穿针引线才行。”
真是妙极真是妙极,曹操抚掌大笑,这个程昱军略过人,竟能为我如此破局。
“不过···。”
“不过什么,还请仲德快快直言。”
目前还差一个时机,等到时机到了便可以让陈公台去联系兖州上下官员,共同推举明公成为兖州之主。程昱自信满满的说到,有陈宫这个本地豪族上前游说必然是事半功倍。
“是何时机!”曹操急了,若是错过了,我曹某岂不是一辈子都要给袁本初打工,当他的头马不如自己单干创下自己的事业留给子孙。
“只要兖州刺史刘岱死在黄巾军手上,兖州群龙无首,此时便是动手的时机了,到时候明公兴大兵,除乱贼,平定全州指日可待。”程昱一挥手,豪迈地说道。
“仲德所言皆是有理,操必然遵从。”曹操作了一揖,程昱坦然收下。
······
会见完程昱第二日,曹昂的三千部属已经遴选完毕,全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他们大多已经在这乱世之中摸爬滚打,经历种种道德与心理的摧残,成为野性难驯的人形野兽。曹昂决定要改变这种状态,教员曾经说过一支部队靠着野性打仗是不可靠的,也不是长久地。
曹昂站在校场高台,对着下面的将士说道:“今日以后,你们全是我曹昂的兄弟,部下,我与你们将会一同上战场,面对强敌。你们也许会说吃粮当兵凭什么要替我买死命。
因为我会给你们最丰厚的奖赏,最好的待遇。
因为我把你们视为袍泽,将你们视为兄弟与你们在一个大锅里吃饭,与你们同甘共苦,绝不会让你们在前面拼杀而我在后面享福。
因为我们要结束这个乱世,让你们的子孙后代享福,会读书的当个太平官吏,会种地的安安稳稳种地不用担心辛苦一年的粮食被别人夺走,会经商的会做手艺的不用担心辛苦一年的攒的了老婆本被乱军劫匪夺走。
因为你们一旦战死,我曹家养着你们的妻子儿女把他们抚养长大,娶妻生子。
你们告诉我,你们愿意为我死战,把我当作兄弟吗?”
曹昂明白让别人跟着你卖命,是要给别人好处的,这好处是全方位的:最直观的金钱财货,最共情的同生共死,最美好的未来生活,子孙的无忧无虑。
底下的战士纵然经历了好多年的尸山血海,但说到底还是一群淳朴的汉子,他们被曹昂许下的诺言打动了,士为知己者死,能有这么好的领导这辈子不亏有奔头。
听着底下一阵阵的欢呼,曹昂明白他们这些经历过世间的残酷的人渴望和平,渴望太平盛世的到来。
这一刻曹昂有些懂了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句话,他是曹操的儿子所以能有机会纵横天下,有机会从乱世中走向皇帝的宝座,有机会青史留名被后人香火祭祀。但是底下的这些淳朴的汉子不一样,他们要从最底层的小兵做起,一刀一枪拼出个功名。但是大汉更多的百姓不一样,他们被这个世界裹挟着,压迫着他们在史书上留下的是大饥人相食,留下的是被屠城时的冰冷数字。
曹昂觉得自己的觉悟提高了,或许自己来到这个乱世不光是成就自己的,曹操的伟业,更是让这个世界的百姓过得更好点,更舒服点。
······
很快,三千人领好了甲胄衣服,每人一套皮甲,两身夏服,三双布鞋三双草鞋以及一些如水壶,火折子匕首刀等装备。人靠衣服马靠鞍,三千人穿上新衣甲胄更是威武不凡。夏侯兰开始安排军队编制。
虽然曹昂目前还是一个别部司马,只相当于民国时期独立团加强营的这一类的等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手里的部队已经能比得上一个校尉营的规模。所以需要按照现行的军队编制组织自己手里的部队。
五人一伍,十伍一队设立队率,两队一屯设立都伯,五屯一曲设立军侯。也就是说曹昂手下要有六个军侯,三十个都伯,当然这些全都让明于律法的夏侯兰与精力充沛的堂弟曹安民忙去,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夏侯兰在历史上的职位曹昂便遵照历史将他任命为军正,管理军法,功赏等事务。曹安民也就变成假司马,成为曹昂的副手。
你要是问曹昂不管军队是跑去休息了么,刚刚还说同甘共苦的,渣男,哦不对,渣昂!其实这倒是冤枉曹昂了。他被姑父喊去准备屯田事宜了。
一进大堂,曹昂便看到一位中年文士与一位雄壮的汉子,“想必这位就是枣祇先生,只是不知这位先生是何人。”曹昂看向任峻,希望他能给出一个答案。
“哈哈子修,这位是韩浩,字元嗣。在你父亲军中任职,他提出军中有些老弱以及之前历年战争伤残但还能劳动的士兵退伍组织军屯,今后边疆军队三分耕种七分备战,内地军队七分耕种三分备战,形成常备军团与驻屯军团配合局面,我觉得建议很好便把他从你父亲的军中要了过来。曹昂听完后更是猛然一惊这位韩浩正是历史上和枣祇一同提出屯田之制的大才。历史上两人提出并且试验了屯田,还有一位袁涣完善了屯田之制,最后由任峻推广全国。所以史书上有军国之饶始于韩枣成于任峻。
现在袁涣还不知呆在那里,所以这次屯田可能就没他的份了。
姑父,至此你叫我过来恐怕是已经准备屯田工作了吧。曹昂问道。
不错子修,这次你提出的屯田事宜我和两位先生都感觉很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具体实行还需要慎之又慎,不能把好事变成了恶事,毕竟还有很多人脑经没转过来,很不看好屯田事宜。
哼哼,恐怕不仅是脑子没转过弯,这心里也不见得赞同屯田。曹昂冷笑道。
“不错,恐怕很多豪族想要多多扩充田地奴隶,这些都和咱们的大计相违背,不过咱们怕什么,手里有兵,田里种出了粮,他们自然得乖乖的配合我们。”韩浩到底是军伍中人说话杀气腾腾。
“不过也不能大意,依我看屯田前期准备需要做下一定的考察工作,首先是东郡一共有多少空荒土地可以利用,二是咱们试点的屯田第一批你能有多少人参与?第三条就是每户每人分发多少土地合适?咱们等粮食丰收要按照多少比例抽取粮食。这个度需要好好把握要让参与屯田的民众生活的有滋有味,军府收上来来的粮食要足够长期消耗。”曹昂顿了顿继续说道:“诸位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