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他们再也代表不了天下民意了
- 大明:三千佳丽的我都不算暴君?
- 叶皇陛下
- 2144字
- 2023-11-22 15:25:48
有好事之人,购买了一份,才一个铜钱,便宜,一读,眼珠子都瞪大了,便是再也停不下来了,直到读完,依旧意犹未尽。
“这啥子报纸,太好看了,以往俺们只能在申明亭看朝廷政令,写的文绉绉的,俺们也看不懂,当差的也不讲。”
“报纸讲的啥?俺不认识字,你们谁读俺们听听?”
“红薯真的可以抗旱救灾吗?”
有老百姓面露疑色。
当即就有人回答:“俺是福建来的,红薯在俺们地也叫甘薯,俺们福建有一年大旱,俺就是靠着甘薯活命的,甘薯好东西咧!”
“不可思议,这就是皇帝陛下说过的话吗,太亲切了,皇帝陛下心里还是有俺们老百姓的,呜呜呜。”
有人捧着报纸,不住的抹泪,望着报纸上的崇祯讲话,仿佛看着皇帝陛下本人。
时间飞快,转眼一个月时间混过去了,气候更加寒冷,有钱人家早换上了大毛的裘皮,棉服,穷人家穿着狗皮,粗羊皮,也有穿芦苇的,京中大街小巷,行人行色匆匆,为了生活奔波。
郭允厚购买的粮食,一部分送到了京中,一部分直接发往陕西,京郊皇庄热火朝天,准备着耐饥丸,曹化淳按照皇帝陛下教的新式方法,训练军队,白杆军日夜兼程,赶往京中。
大明,一切有条不紊的运行着,大明日报也慢慢改变了京中百姓的生活,大明日报自打发行后,很快,风靡京中,到处是卖报的孩童,读报纸的普通人。
就算不认识字的大老粗,也能凑一起,去茶馆叫上一壶粗茶,点一碟子茴香豆,听台上落魄的说书先生讲报纸,读到兴起,烫烫的喝上一口茶,嚼上几粒香豆子,嗨上几句国家大事,心里说不出的舒坦。
皇帝陛下下令不许生员私自集会,议政,但是发表在报纸上的东西,大伙还是可以评说的,不过一月,京中的老百姓算长了见识,明白了许多事理,逢人都要聊上几句国家大事。
此刻,京中一间雅室,炭火烧的旺旺的,屋里温暖如春,几名文人聚坐,面前摆着一张桌几,桌几上铺满了报纸,从第一期,到最近一期都有。
为首的文人,正是张溥,他手里摇着羽毛扇,一袭白衣,披着昂贵的裘皮,戴着玉簪,一副高人派头。
“四川石砫宣抚使,秦良玉将军,率领五千白杆军,抵达通州,即将抵达京师,与腾骧四卫营,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张溥念出声。
当即有一名读书人跳了出来。
“好一个大明日报,太不成体统了,写的什么玩意儿,古人造字,是为了教化万民的,不是这般胡乱用的。”
若不是有辱斯文,他们都想骂娘了,开啥子玩笑,文字变得通俗易懂了,还有这些断句,泥腿子都能谈论国家大事了,他们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了。
“听说这是东厂新搞出的花样,阉党误国,古人诚不欺我也,我等听说秦良玉是个娘们,娘们怎可为将军,岂不是牝鸡司晨?”
“她在四川深山里当个土司倒罢了,一个娘们,跑京里丢人现眼,朝廷怎么想的?”一名书生不满意道。
张溥摇着扇子,冷哼一声:“没有朝廷的调令,她怎敢私自带兵入京,此罪同谋反,她既然来了,肯定手里有朝廷的调令,可恨,之前我们在朝中的人,为何没有透露一点消息?”
张溥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在兵部有人,复社几千弟子,加上之前东林同袍,朝中怎会没有一丝消息泄露出来?
只能说,皇帝背着兵部,偷偷发了中旨,按照秦良玉行程,这道中旨怕不是皇帝刚登基时就发出了?
张溥暗骂。
小皇帝好深的心机,刚登基,就准备搞兵权了,如今白杆军入京,还有内廷管理的腾骧四卫营,锦衣卫,东厂,好家伙,小皇帝手里将近几万兵马。
下一步,小皇帝必有大动作,大族动手迟了啊,小皇帝成了气候了,我等书生只怕也没好日子过了。
张溥一声叹息。
张溥又盯着一行文字看,又念出来。
“今日祭天,皇帝陛下发表重要讲话,陛下对群臣道,士农工商,皆是朕的子民,朕一视同仁,士农工商平等。”
这句话含义可大了,士农工商都平等了,他们士人享受的各种优待,是不是可以取消了?
张溥头疼,以手抚额,暗忖,但愿我想多了,小皇帝怎么敢动天下读书人的利益,怎么敢动天下士绅的利益?
他手里的几万人马,怕是不够打。
可是?
倘若,他依靠手里的几万人马,彻底整顿京营七十二卫,手握几十万大军,未必不能平推大明?
张溥疯狂算计,越算计越骇然,最后,他摇摇头,觉得小皇帝还是不敢有这么大胆子,当年武宗都不敢做的事儿,他怎么敢?
“不成体统,有辱斯文,我等士人,自幼熟读孔圣人之言,岂能同泥腿子,商贾之流平等?”
“阉党误国,国将不国,现在就是市井黄毛小儿,田间的泥腿子,张口闭口也是国家大事,我等生员却不许议政,成何体统,张先生,您拿个章程出来,大伙该怎么办?”一众书生气愤道。
张溥闭目沉思,不说话。
此刻,旁边的张采坐不住了,他霍然站起身来,双手捏拳,咬牙切齿道:“不能再让阉党搞下去了,不能再让他们蒙蔽圣听了,我等读书人当站起来,将民意上达天听。”
“十日后,咱们多组织些书生,国子监,太学,各州府的生员,一起聚集京中孔庙,我们当行哭庙之事,让天子知道,天下民心所向,诛杀魏忠贤。”
众书生纷纷称是,其中,有一名书生忽的道。
“你们看过第一期大明日报吗?”
“皇帝陛下诏令,读书人私下集会超过三十人,诛杀。”
众人沉默片刻,心中暗骂现在的内阁诸臣媚上,要是往年,如此荒唐的圣旨,内阁早打回去了,怎么可能让皇帝发下来?
退一万步讲,往年就算有媚上的官员,六科,御史台的言官,早上书开骂了,现在啊,内阁首辅温体仁唯皇帝马首是瞻,科道言官中的东林贤臣基本驱逐了。
他们也就在地方上还有些势力,可是看看眼前的报纸,他们预感,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读书人再也代表不了天下民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