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个普通人的小故事

A的故事

A君78年出生,毕业后在昆明的一家公司上班,但他对朝九晚五的沉闷日子始终难以适应,心中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几年之后,猎头挖他去另一家上海公司任职,他抱着换个环境、换个活法的心态去参加了面试,开头两关过得很顺利,于是那家公司约他在总部做最后的会晤,他到了上海,早上赶去办公楼的时候,被地铁站的拥挤状况着实吓了一大跳!之前也听说过北上广深的早晚交通高峰,但亲眼目睹的现场情景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只见成百上千的上班族人人表情麻木、动作机械地走向在地铁口,仿佛一大群无意识的动物赶向食槽,黑压压一望无际。那一瞬间,A君被震动了,他想,如果我离乡背井在这里上班,岂不是每天也过着这样的日子,这难道是自己希望的生活吗!他站在路边怔怔发呆了很久,最终决定放弃在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机会,径自回到云南。

多年来A君一直爱好布艺设计,他决心开设自己的工作室,以此为生,也以此为乐。拿着30万块钱积蓄,他租工作室、购置设备、居然还招募了两个帮手,就这样干起来。

如同所有的生意一样,刚起步时当然也是举步维艰,雪上加霜的是在开业刚两个月,父亲手术住院一下子还用光了他所有的存款,但A君没有退却,借款继续工作,合作伙伴也没有离开,依然与他同甘共苦。

刚起步时客户并不多,但A君不仅没有急于扩张订单量,甚至还会谢绝掉一些他觉得没有意义,或者认为顾客要求不合理的生意,他沉下心来精研技术和质量,把每一个设计都做到最好。有意思是,他这样只服务小众顾客的理念反而带来了更多的生意,随着时间的积淀,越来越多的顾客主动上门约订单了。但A君依然我行我素,不紧不慢地赶活,绝不贪多。

大约三五年后,A君的布艺设计坊干得风生水起,在当地小有了名气,而且拥有了一圈固定的朋友,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如今他每天工作4个小时,干完当天的活儿就绝不再接订单,去会晤亲友、学学弹吉他,隔三差五也去外地旅游,完全放松在他那所谓的有灵性的生活之中。

很多人以为他过着如此惬意的生活一定是发了大财,可是A君坦诚说自己在财富方面并没有像别人想象的那样,他只是每天可以挣够可以生活的基本数字而已。

“很多人无休止追逐金钱的原因其实是源于恐惧、对茫然不知的未来的恐惧。可是,如果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因此而获得收益的时候,人的心灵是充满自信的,也就没有那种恐惧了”。——A君如是说。

B的故事

B的年龄比我们大一些,他的经历颇为传奇。此公九十年代放弃公务员的铁饭碗(那个时候叫停薪留职)、带着200块钱孤身赴热火朝天的广东发展,几年后就成为了一家大型企业的总监级人物,在行业界小有了自己的名气——这期间的艰辛固然不是如此轻描淡写,但励志鸡汤已经不讨人喜欢,在这儿就不费口水了——可他看出来自己如果继续做一个职业经理人,那么事业的更大发展却终归受到局限。要知道,外表温和、谦谦有礼的B君其实骨子里心高气傲、年青的灵魂也是壮志凌云,他不会满足于已经得到的利益现状,于是再一次跳出稳定的港湾,在广州创办了独资媒体公司。说起来这厮还真是个厉害角色,本来就有沙海淘金的眼光,又善于编制人脉,而珠三角在上个世纪末本是一片火热的商海,没几年,他的事业再一次腾飞,公司业绩飞速上升,接连创作了好几个全国知名的电视广告,在CCTV不停地滚播,也是那两年,国内的广告制作迷上了邀约影视明星当代言人,所以B君也少不得跟娱乐圈子里的人打交道,其中真不乏一线明星。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好些一线艳星(大陆港台都有)跟他多有往来,相互勾肩搭背。互做亲吻状的照片在阁楼里贴得东拉西扯,初次进去看见这些合影的人少不得大呼小叫、一惊一乍。当然,我们的B君可是个正派青年(新世纪初期,他当时的年龄还勉强可以称之为青年),除了这些姿态亲密的“艳照”,倒也没有跟女星之间造出可以作为谈资的任何绯闻——这一点颇让看客们失望,不过没办法。谁叫猪脚就是这么正派呢。

再过了几年,公司被一家外资收购了,B君套现出局,净获利数千万,身家殷实。此际的他已鬓发泛白,奋斗了十余载,该享受人生了。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四十多的人了,这辈子就这样啦,还折腾个啥!”于是在羊城购得精屋若干,租赁收佣,从此过上衣食无忧、闲来种花写书,一心只是培育儿子成长的中国好父亲。

故事至此本也平淡,不外乎一个男人独自奋斗成功,然后归隐凡尘的普通流水账,甚至都未必励志,但万事皆有变化。月阴晴、潮起落,草木有枯荣、岁月有冬夏、老话说的“世事多变”一词绝非浪得虚名,而是货真价实——B君的人生原以为已是一马平川,但随后又有许多跌宕起伏,看起来还云遮雾绕,山高路远。

众所周知,房地产投资也决非一劳永逸、旱涝保收的永恒印钞机,古今中外皆无例外,万事的变化更迭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愈加频繁。08年奥运会之后,南方的经济主体制造业每况愈下,衰退带来房市的低迷。B君性情豪爽好客,赋闲享受的几年时光中,平日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开销原本不小,狐朋狗友凡有借钱,明知有去无回也无不慷慨相助,加上供儿子国外读书,支出十分惊人,积累下来消耗巨大。当他发现用于租赁的几处房产不再持续带来收益时,才察觉财务状况有了问题。古人还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B君的“仓廪”虽已不“实”,其礼节固然还是有的,但此时毕竟心里慌慌,原先的镇定、风雅少了若干。穷则思变,他果断清空房产、割肉套现,把资金投向朋友的产业,计划当个小股东,不用上班操心,每年享受定期分红,自己继续过安定的生活即好(编者按:这肿生活岂止是安定,简直是超然!)他的这个如意算盘倒是不错,只是结果差强人意,房产没有一成不变,企业也不例外,谁说公司经营就只赚不赔、光入不出呢,要不股票怎么会起起落落!他投资的公司也没有如期盈利,两年下来,人过中年的B君没能把投资美梦转为现实,仅拿回了本钱,再一次陷入不知去向的惶惑之中。(能够拿回本钱已是万幸!这真是菩萨眷顾、老天有眼、上帝保佑、东南西北的神仙一齐爱他了)

B君算下来也赋闲多年了,回顾过往的成败岁月,他发现走过的历程中,当年在企业加班到凌晨、后来创办小公司的无数不眠之夜,那些挥汗如雨、手足胼胝的日子,都带来自豪的成功,而凡是期望坐收渔利但求安稳的期望,结果却总是失望。比如投资房市和别人的公司,都是寄望于他人的挣钱方式,终归是一种想不劳而获的投机,偶一为之无妨,但不可作为唯一的人生。思前想后,他终于悟出一个结论:人还是必须要有自己的工作才行。

离开曾经沸腾的南方,回到西北家乡,他用所有资金入资到一家国营牧业集团,然后凭借多年积累的商界人脉和创业经验,成功实现了公司和外资的合营,他自己因为这次成功而坐上了合资企业总经理的位置。虽说是高管,但这儿是寒冷的西北高原,跟喧嚣的大城市不一样,四野静得出奇,两人相对而坐时若不说话,天地间仿佛只能听到彼此缓慢的心跳声。想起当年所说的“四十多的人了,这辈子就这样啦……”的话,如今的他,守望在高风悲旋、蓝天四垂的青海湖畔,和员工们照料着山峦上哞哞叫唤的千百牛羊,安详而平静,他感悟到其实人生漫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活着一天就要工作,直到长眠那一天方休——这是上帝的旨意。

知天命之年的B君已走过岁月的波峰浪谷,阅尽人生繁华和冷清:“现在我最大的心愿,……”他远望地平线边的雪峰,缓缓抿一口清茶,目光深邃,不带半分俗气,“就是等着公司在A股上市了,到那时,我们会有太多钱……呵呵呵嘻嘻!”

C的故事

他其实还是个初三的少年,那天早上看见她的第一眼,他立即陷入了爱河。

初冬早晨空气清冷,薄雾弥漫,少年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如平常一样逶迤走向学校。他睡眼惺忪、走路摇头晃脑,无意间看见她从路的另一边走来,绿色衣衫,挎着书包,顿觉好似天仙。她短发、瓜子脸,沉静的眼神,侧面看起来鼻梁挺拔,有一种形容不出来的含蓄和好看。像光亮穿透混沌,仿佛一扇门在这霎那开启,他产生出从未有过的、对一个异性无法阻止的倾慕。知好色而慕少艾。

陌生的她像一个充满吸引力的世界,让他每一刻都想去探索未知的神秘,想知道她是谁、在哪间教室、跟谁在一起、喜欢做什么?这样的探秘过程实在太刺激,占据了他全部的心思,上课已心不在焉、神魂出离。课间休息时看见她,他心跳加速、莫名兴奋,故意跟伙伴们颠狂地打闹,只为了吸引她的注意。他慢慢知道了她的名字,比自己低一个年级,而且还竟然是一个优等生!

日子一天天流逝,她的轮廓越发清晰,他的思慕也愈加增长,而她却对此毫无所知。早恋在中学不仅为校纪所不容,更会成为所有人的笑柄,少年对自己的心事不知道该做什么,他只是盼望上学、盼望每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

他的成绩不怎么好,属于老师不太喜欢的学生,但他是学校乐队的首席小号手。

于是机会来了,在学校年度汇演时,他精心准备,表演得格外成功——他本来就喜爱吹奏小号,音乐仿佛是生命的一部分,在吹奏时他融进全部激情,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激情本来很模糊,但现在因她而清晰——他站在舞台中间,光芒四射,清亮的号音只是为人群中的她而鸣奏。满堂喝彩声中,尽管眼光根本不敢看向她,但他感觉到那双眼睛看过来了,有一种欣赏、有一种莫名的好感——这感觉让他心花怒放、激动得彻夜难眠。

她从这一天开始注意到他了,静静地关注他每一次的演出和参加的比赛,知道他为学校取得荣耀。

那些获奖的海报定期张贴在墙上,她会驻足关注;乐队节目排练时,她静静地在远处看;上学路上他和她常相遇,时间好像总是那么凑巧。

课间时分,在操场上他们各自跟同伴说话,但有意无意靠得很近,笑语声清晰可闻……偶尔两人目光相碰,但随即闪开,彼此做得都那么的若无其事。一种难以述说的感觉在两人心中悄然滋生,若隐若现,有如玫瑰花般的甜蜜。夏天的一个雨夜,校际表演在很远的外校举行,他想不会有本校同学来观看,可是他站上舞台,竟然在人丛看见了那熟悉的绿色衣衫,看见了那双清澈的眼睛,在不远处望着自己——当目光相遇时,她没有躲避,安静地望着他,眼光中好似述说着一份心思、一个故事。

人潮如海,两人犹如相隔彼岸,那么远、又那么近——这一刻,他心跳得如同激越的鼓点,原先朦胧的心思像阳光穿过晨雾,霎那清晰透亮。张爱玲说过:人世间最美妙的事情,莫过于你喜欢的人正巧也喜欢着你!

两情相悦多么美妙,人世间还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吗。为什么男女会相互爱慕?为什么人有这么奇妙的本能?上帝造人一定是希望男人和女人成双结伴走过生命的旅程。

暑假到来,失去了她的踪影,他怅然若失,于是去她居住的地方,徒劳地东游西荡,像猎狗一样搜寻每一处她可能的所在,幻想能看见她的身影出现在小路那端,但阳光下只有寂寞弥漫在空中……青春岁月好青涩,少年人初次体会到孤独和痛苦的滋味。

转眼到了毕业前夕,他忍不住把心事告诉给了同伴,可没有料到同伴却因得此猛料而兴奋异常,并告诉其他人,结果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竟然周围同学和老师全知道了。学生们瞎起哄,她尴尬万分,不知所措。他很难再看见她的身影了.。

离校前,他鼓起全部勇气给她写了一封信,表白了心思,却万万没有料到等来的却是班主任的约谈。他惊讶、羞愧、失望,跑到演出大厅痛哭一场,为这场让自己魂系梦萦、未曾发生就夭折的初恋。很久之后他才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一场误会,不过已经于事无补。

后来他考上外地的音乐艺高,离开了中学。再之后没有了她的丝毫音讯。

好多好多年过去了,世道沧海桑田,那条遇见她的小路已经变成了高架桥,昔日的学校早已经不在,往事成云烟,随岁月漂远,踪迹全无。他人过中年,有了快乐小家,孩子读中学,年龄几乎与当年吹小号的他一般大了,日子在忙碌中平淡地度过。可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夜里,莫名其妙地,他竟梦见到她!

梦中又回到少年时光,和她相遇在校园,周围小伙伴们在欢笑嬉戏,老师呼唤他演出,而他在偷偷地看她……那一刻心如鹿撞,莫名兴奋……这真是太奇怪了,遥远的青春年少、恍若隔世,怎么会有这个梦?怎么会遇见她!

当年她收到那封信之后,由于误会确实交给了班主任。事后她后悔不已,想找他解释那场误会,但他恨恨地甩头而去。他在大学毕业后也曾经试图再找她,但她居住的那个部队大院已经迁走,不知去了哪里。唉,忆当年,少年的初心何等单纯,从来没有去想过她家里是否有房有车、是否是权贵,是否对前途有利……少年人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想知道,只有极简单的思慕,就是一份情窦初开的心思,就是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这份心思丝毫不带本能的情欲。

他后来也恋爱,也曾为伊人而辗转反侧、荡气回肠。逝水流年里,沧海水、巫山云,又走过了多长的情海心路。他本以为自己历经岁月如此迢迢旅途,过去的一切早已全然忘却,但直到这个梦,才知道原来初陷情网的记忆,一直潜藏在自己心海的最深处。

醒来后,他呆坐床头发愣,好长时间都无法让思绪回到现实世界,他在使劲让自己能够重回那个奇幻的梦境。他闭上眼睛,努力回想,然后时光就真的重回到了刚才的梦中、回到了好多年前——

那仿佛是另外一个维度的空间,是距离此时若干年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中,初升的阳光穿过迷雾,照得她像透明一般,他精神抖擞、站在舞台上,鼓起全身的劲头吹奏号角,眼角余光不时偷偷瞄向她,而她也沉静地回望他,那眼神像是在述说一份心思、一个故事,委婉悠长。梦中的校园,繁花盛开,少年人的号音嘹亮、乐声清扬,响彻四野。

这滚滚而至的号音,就像是懵懂少年心海中翻出的爱浪,排山倒海般涌向那彼岸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