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2024.5.1第5章,前一章,进入大学前的细节补充。
在学校,老师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小学起,高考就仿佛成为改变人生最有效的途径,它如一首被反复吟唱的老歌,在电视新闻里回响,在报纸的铅字间流淌,在邻里亲友的交谈中萦绕,在一张张写满答案的试卷上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在这个飘着槐花香气的六月,这场盛大的考试终于轮到我亲身面对。
高考前一天,我独自坐在院子里。阳光有些刺眼,这让我本就烦躁的心情愈发烦闷,紧张与对未来的迷茫如影随形,仿佛前方是一个未知的岔路口,不知该迈向何方。
这时,奶奶慢慢走过来,轻声问:“耀,是在担心明天的考试吗?”
“嗯,我好像站在岔路口,不知道哪条路才是正确的。”我回答。
奶奶温和地说:“从你填报志愿的那一刻起,奶奶就相信你已经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我无奈又担忧:“我怕,怕让自己失望,更怕让大家的期待落空。”
奶奶微微顿了顿,接着说道:“在我年轻的时候,高考是一道遥不可及的梦,也是难以跨越的桥。在那一路的追寻中,充满了苦涩与悲伤,好多人哪怕付出再多,也没能获得踏上这座桥的机会。人生中,大家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有开心的、不开心的、高兴的、难过的,每一段经历或许都会让我们有所感悟。而你们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有权利决定自己的选择,还有深爱你们的父母。虽然他们有时候不善于表达,但你们要知道,他们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你。奶奶知道你一直对父母有些不满,在你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没能时刻陪伴。我记得初三那年,你站上讲台拿着颁发的奖状,环视台下却不见他们的身影,当时你眼中满是失落与埋怨。但孩子,年轻时心怀抱怨会让前行的脚步变得沉重。不过生活也没有完美无缺的选择,我们这辈人吃了太多没文化的苦,而你们不一样,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束缚,不愁吃穿也没有难以逾越的阻碍。一切都那么安静,祥和,年轻人一往无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吧!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去勇敢的面对。
我沉默了许久,然后鼓起勇气说:“奶奶,还有大家,等着我的好消息!”
夜晚,万籁俱寂。爷爷奶奶还在灶房里忙活着准备明天的早餐。为了让我能全身心地投入考试,他们亲自做了许多美食:蒸了小笼包和馒头,还泡发了黄豆准备用来打豆浆。锅里清水泡着煮粥用的大米,菜板上放着切好的瘦肉,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此,爷爷还特意写了一张菜单:第一天准备小笼包、馒头、豆浆和瘦肉粥;第二天是炸酱面和豆浆;第三天安排饺子、蜂蜜蒸蛋。
第二天,早早地来到学校。走进校园,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们铿锵有力的朗读声,宛如初升的朝阳般充满活力。天空中,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远处灰蒙蒙的一片,仿佛被一层薄纱笼罩。教室里,几本书零乱地摆放着,有同学右手转着圆珠笔,目不转睛地看着书本,争分夺秒地复习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不久,老师来到教室,组织我们有序登上开往考场的校车。今天,我们的第一站就是高考的考场,第一场考试——语文。车上,大家欢声笑语,信心满满,仿佛在向来势汹汹的挑战宣告: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下了车,步行几分钟后,我们步入考点大门。考点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融入了夜空,与天边渐次亮起的繁星相互辉映。
考试铃声响起,监考老师开始挨个核对证件。当准考证上的考号映入眼帘,原本陌生的数字此刻竟莫名地亲切起来。核对完毕后,大家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考场的电风扇轻轻扇动着,试图驱散盛夏的暑气。窗外,监考人员来回巡视,树上的蝉鸣此起彼伏,在安静的考场里格外清晰。考生们微微弓着背认真答题,监考老师则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我们,这紧张的氛围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无比珍贵,真希望时间能再慢一些。
终于,收卷的铃声响起。我轻轻合上笔帽,如同农民收获时收好沾着晨露的镰刀,心中满是踏实。同学们依次走出考场,彼此打着招呼,分享着这场考试的点滴。原本紧张的心情此刻也豁然开朗。或许人生的许多时刻,那些看似惊心动魄的变化,不过是我们与自我内心和解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