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鲤鱼 花生配
- 重生从1980年开始
- 腐竹人生
- 3059字
- 2024-01-14 11:40:27
天还未亮!
徐父便静悄悄的起床,昏暗的屋内,伸手不见五指。摩挲着衣服,轻轻的穿好之后。
一不小心,碰到了桌子角,‘砰’的一声,桌子上放的鸡毛掸子掉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徐冬青迷迷糊糊的睁开双眼,看了看堂屋的方向。
啾啾.....
刺耳的关门声传来。
徐冬青麻溜的起床,年轻人睡一晚上,什么瞌睡都给赶跑了。踏着残月,徐冬青看见徐父的背影。
朝着山沟跑去。
小庄村不远处的地方,有一条溪流,连接着一汪深泉,蜿蜒曲折的河流,绕着附近的村落。
直通县城。
徐冬青望着父亲的背影,心中感动,淳朴的父亲,为了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估计想着看能不能捞几条鱼。
找人帮忙的时候,不至于空手过去。
收到卷尾鲤鱼的许支书,也不好意思拒绝,人情到了,礼仪到了,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人情世故?
哪里何时缺过。
有人说过,大城市之中靠的是能力,小县城之中,玩的便是人情世故,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他们家想要拿到两张证明,其他人是不是便会少两张。
淳朴算计的父亲,老实木讷,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说话比较直来直去,好听一点是直男。
难听一点,便是不懂‘事’。
唯一能想到办法,便是早点起来,去村里面的溪流之中,看能不能捞几条鲤鱼,或者是螃蟹、虾米....。
不至于空手上门。
提前跟隔壁的许伯父打好招呼,也算是礼数周全,徐母只会最后出场,倒不是说胡搅蛮缠。
而是徐母的办法,会非常的简单直接。
问候他们家老小?
虽然粗鲁,有时候,还是非常的管用的,一个村庄里面的农民,谁家还没有沾亲带故。
只能说关系的远近不同罢了。
跟在徐父的身后,看着徐父赤脚走在冰冷的河面上,弯着身子,天边的亮光,从地平线升起来的时候。
清澈的河水之中,游走的鱼儿还在假寐之中。
手中的标枪,光洁的竹竿,朝着最近鲤鱼扎去。
快准狠!
徐父满意的将叉子拿起来,活蹦乱跳的鲤鱼头,被他娴熟的丢在身后的竹篓之中。
颇有一点看月夜下手持三叉戟的闰土。
“爹,你这手艺可是一点也没有退步。”徐冬青站在河沟上,看着弯腰继续寻找鲤鱼的徐父。
竖起大拇指。
“老幺,你怎么不多睡一会,还要上工呢?”徐父嘀咕一声,手中的叉子急速脱手。
不过一秒钟的时间。
手上又多了一条鲤鱼,小时候,他闹着想要吃鱼,徐父便会拿着叉子去河里面捞。
有时候是螃蟹、有时候是虾米,大的河虾炒菜吃,小的虾米,过一遍油,咯嘣脆。
各有各的好。
徐冬青也没有闲着,站在岸边,将一些浸水的石块搬开,有时候可以看见螃蟹躲在幽暗的石块。
拿着树枝戳戳松软的泥土,看到冒泡的螃蟹从泥土之中,冒出头的时候,徐冬青娴熟的抓起贝壳。
扔到竹篓里面。
忙得不亦乐乎。
青烟徐徐,直冲天际的烟雾,袅袅升起,徐父赤脚从河里面走上岸,用破旧的毛巾擦拭着腿上的河水。
淡淡道:“老幺,再过一会,就要上工了,赶紧回家吃饭,一上午的时间,可不能饿肚子。”
徐父扛着叉子,将竹篓套在竹竿上,里面还有乱爬的螃蟹,若是夹住肉,疼一天一夜也不是没有可能。
“好嘞。”
徐冬青笑眯眯的点点头,回家之后,还能吃一顿蒸螃蟹,配上料子,味道鲜美。
从小他便喜欢吃。
跟在徐父的身边,走了很远,穿过一排排的土胚房,经过一座孤零零的小院的时候。
栅栏院落中有一个脏兮兮的小姑娘,双手捂着眼泪,蹲在墙角悲伤哭泣。
“奶奶,崽崽....饿了。”断断续续的声音,不时还能听见房间之中的咒骂声。
“赔钱货!”
“爹,这户人家是谁啊,怎么让小姑娘一个人在外面蹲着哭啊。”徐冬青怜悯的看了一眼扎着篱笆的院子。
人的悲欢离合,果然是不一样的。
哎!
徐父叹了一口气。
“莫要多管,老王家造的孽,儿子不务正业,好吃懒做,跟一个盲流一样,不知道去了哪里?好久没有回来了。”
“但靠着娃他娘撑着这个家,她奶奶的,还嫌弃人家的不是,管不住男人的心。”
“潇潇,快进屋。”
一个头发乱糟糟的妇女,从外面背着一个篓子跑回家,心疼的将小姑娘抱起来。
便去厨房忙碌起来。
不时还能听到屋内的吵架声,摔锅碗瓢盆的声音。
“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啊,王大威这个混蛋,跟其他娘们跑了,你朝我们发什么火。”
徐冬青跟在徐父的身后,朝自家的方向走去。
王家的事情跟他没有关系,摊上这样一家人,也是不幸。
自认为看惯了人情冷暖的徐冬青,对此还是不免有些揪心,可他自己也无能为力。
伸出援手吗?
第二天,估计那老婆子骂他的名声就传到沸沸扬扬,勾引有夫之妇的名声,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
本来就一根救命稻草,还不得抓住,但凡是娘两离开,老婆子上了年岁,挣得那一点工分,估计还不够自己一个人吃呢?
回到家里的时候。
徐母早已经在厨房忙碌起来,炒烂白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辣椒的香味,混杂着窝窝头、米汤的甜味。
不禁胃口大开。
早上能吃一顿辣白菜,也算是不错的选择,现在可没有卖什么鸡蛋灌饼、杂粮煎饼的摊贩。
哪怕是后世,在村里面也不见得有。
靠这个买卖,还不得在村里面饿死。
不过倒是去国营厂门口摆摊,卖杂粮煎饼,凉皮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可唯一不好的地方。
那便是做的工具不好做。
脑海中,无数赚钱的小门路在酝酿,可偏偏因为没有精力做出来,着实有点暴殄天物。
不过也需要时间慢慢的来嘛。
徐冬青掀开门帘,盛满一碗的面糊糊放在桌子上,转身又将窝窝头端到饭桌上。
一家三口。
坐在饭桌前,吃的津津有味,徐父吃的比较快,将碗底的面糊糊倒入口中,随手一擦。
便从竹篓里面,挑出两条小一点的鲤鱼敲响隔壁家的门。
徐母看了一眼,将辣白菜推到徐冬青的身边,拍了拍桌子:“快点吃,一会还要下地劳作。”
“今天早点收工,顺便跟你大哥去地里面扒拉一点向日葵回来。”
徐母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性格,见不得拖拖拉拉。
“嗯。”
徐冬青也没有推迟,将辣白菜吃的一干二净,便看到自家大哥,肩膀上扛着刚刚从地里面扒拉出来的花生。
还非常的嫩!
“老幺,花生倒是买来了,可是这寡淡无味,你确定能卖了。”徐如强心里面也没有底。
他们唯一的优势,便是价格上比供销社卖的便宜一点。
可口味还是有点一般。
“大哥,咱娘刚刚说让我跟你去拔向日葵,你这花生到买回来了。”徐冬青放下碗筷。
走到门口。
蹲下身子,剥开花生壳,将花生扔到嘴里面。
吃了一口。
甜甜的。
还带有水渍。
“花生米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带壳配上八角大料,盐、一起炒,还能炒出不同的口味。”
“一种是剥了壳,先油炸一遍,最后配上盐粒,做出来的咸咸的口味的花生米,另外一种便是裹上白糖,做出来是甜口味的花生米。”
“面对的客户人群不一样,做出来的自然也是不同。”
徐如强摸了摸后脑勺,憨憨的看了一眼身边的媳妇,有些不解道:“还有这么多讲究。”
“老幺,白糖可不好找。”
大嫂真名:韦芳娟。
秀外慧中,做事干练,也是一把干农活的好手,当初之所以看上大哥,便是觉得他老实忠厚。
两人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当初不知道多少人追求她,可最后还是便宜了自家大哥。
“那就不要白糖,先将花生晾晒一下,等下工之后,我给你们演示一下该如何做花生。”
“我还有很多种技巧,做出不同口味的花生,我们不仅可以去火车站卖,最好可以打通县城饭店的渠道,到时候直接卖给饭店,我们的风险也可以小一点。”徐冬青娓娓道来。
徐如强的双眼冒光。
“老幺,还是你的脑袋灵活,大哥没有白疼你。”
徐如强憨憨一笑。
韦芳娟也连忙点头。
“别呆看着了,现在还没有到做梦的时候。”徐母笑着看着他们,提醒道。
“赶紧去上工。”
“对了!”
“若是做的不错,能挣上钱的话,也不要忘了疼爱你的两个姐姐,也将她们拉进来一起做。”
徐母锁上门。
将徐冬青身上的灰尘给拍掉,小声的嘀咕道。
“娘,知道了。”
徐冬青扛着锄头,便向着村外的田地走去,忙活了没一会,便看到徐父笑眯眯的走过来。
从兜里面掏出两张证明,放在徐冬青的面前,炫耀似的道:“现在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城里面干活了。”
“老幺,一定要争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