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她的决定

阳光灿烂。

海角湾街角后那栋最显眼的双层写字楼。

人齐,礼花响,一批红色气球缓缓飞到天空。

艺术中心的开业大典如火如荼地进行。

有人来祝贺,有人来参观。

辛莞站在门口两排长长的花篮队伍中间,看着每一束锦簇花团上面的祝贺词。

她对每一个进艺术中心的人微笑打招呼。

身后的高处。

是她刚刚亲手揭开红布的招牌。

“莞美艺术培训中心。”

简约流畅的黑色字体招牌与白墙建筑融为一体。

她的莞。

和刘美乐的美。

两个简简单单的字,拼凑成一个简简单单的招牌,却承载了她许多重要的回忆和经历...

都说一次开业,见证一次人脉。

此时此刻。

距离揭招牌那会儿都过去了半个小时。

莞美艺术中心的正门,还一直有源源不断的花篮和贺礼被人送来。

有云氏金融集团的,欧氏土木集团的,凌盛集团的,包括盈硕律师事务所等等。

云飞鸣特地给妹妹请了一对开过光的翡翠貔貅。

欧少松给辛莞送来的,是上等种水的玉白菜。

通透的白玉翠玉搭配起来晶莹贵气,寓意发大财。

而老父亲云胜威,在这一块早早就做了准备。

他是直接把这栋本是辛莞租赁来的写字楼买下。

今日命人将房权证,土地证和契证送了过来。

未来的准婆婆宋依玲代表凌盛,命人送来了一副典藏名画,还有一封两斤多重的红包。

其中的金额只可意会。

甚至连那个早已回归家族企业的舒沁,都以舒桂园的名义,给莞美艺术中心送来了隆重的大礼。

艺术中心前台员工礼物搬个不停的样子,让来参观的路人,无不觉得开了眼界,惊讶连连。

可对于辛莞来说。

最为感触的在另一头。

那是曾在美乐艺术中心任职过的小伙伴们,送来的贺礼。

如今志在远方的大家,依旧记挂着辛莞。

听说了她新艺术中心开业的事情,纷纷定了鲜花和礼品送过来...

虽然那些东西,远不如宋依玲他们的大手笔。

可物薄情厚。

辛莞从不以礼定人。

她翻阅着伙伴们的亲笔手写信。

眼眶悄悄红透。

她怕失态,不敢多看下去,只是命人把东西都收好起来。

这时。

叶琉璃刚好发了微信来,问辛莞有没有看到她送的礼物。

辛莞找到以后,拍照给叶琉璃看。

见对方一直正在输入...

她缓缓撕开包装。

入眼是一幅装裱好的长方形字画。

虽然还未拆完包装,但能看得出上面画了一颗很特别的白色叶子大树。

恰巧这时。

叶琉璃编辑好的一大堆文字,也发了过来...

辛莞看完信息一愣。

静默了许久。

闺蜜叶琉璃送来的礼物。

果然最不简单。

原来,三年前的大火之后。

叶琉璃经一番波折周转。

拿到了原美乐艺术中心,墙上的画报还未被完全烧毁的部分残迹。

她将那些碎纸重新染了色。

纯白遮盖了原先的焦黑色。

一张又一张碎纸屑,粘在手画的树根顶端作树叶。

而大树底下,有好多个小朋友。

他们有在拉小提琴的,吹口琴,还有的在弹钢琴和手风琴等等。

另外几个则是手牵着手围成一圈在树下跳舞。

线条是稍显笨拙的画工,仔细一看,还能看到暗暗修改过的痕迹。

由此而知,创作这幅画的主人,有多用心。

叶琉璃画画的水平不太好。

可毛笔字却写得一流。

在大树旁的空白处。

有叶琉璃亲笔写下的一行字。

【种下一颗大树最佳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辛莞看到这一句手写,猛地捂住嘴,当下就掉了眼泪。

因为。

这句话,是她的母亲刘美乐,生前给美乐艺术中心定下的宣传语....

为了鼓励每一个心中有梦的人。

辛莞原以为。

这些意义早已消失在那场大火中。

她不去想也不敢去记。

没想到,叶琉璃一直替辛莞记着,还替她延续.....

“老板,你怎么了?”

来搬礼品的前台姑娘路过,细心地注意到辛莞的情绪,关心道。

辛莞轻咳一声,略显仓皇地收起感性。

她指了指那一副长方形画框:“没事,你等会儿找个工人,把这个钉到墙上。”

年轻的小姑娘应了声好的后,就继续忙活去了。

辛莞吸了吸鼻子。

他们很多人虽因工作繁忙不能到场,但送来的礼物件件贵重。

句句贺词真挚感人。

心意实在太多。

虽然还想再好好点一点每个人送来的东西。

但这时的陈月月已经走过来小声催促辛莞上楼开会。

她还得上楼和团队沟通下午公开宣传课的细节。

为方便日后回礼。

辛莞和另一位前台员工反复嘱咐,一定要把名单登记全了,少一个都不行。

强调完,她上了二楼。

二楼最里一间是会议室。

装修简洁。

中间摆了长桌。

桌前是电子黑板,一旁是最新款无线投屏器。

此时。

长桌的周围坐齐了下午要上公开课的老师。

而分别负责钢琴和小提琴教学的江家两兄妹,在最前面的两侧位置坐着。

一见人进来。

江子赫绅士地替辛莞拉开凳子。

而辛莞也在大家一声声老板好中坐下。

她翘起二郎腿,问了一句:“周霖呢?”

江孜画不太爽地撇撇嘴:“刚落地就不知道野哪儿去了,说是公开课又没指挥,真是的,大家都在这里待命就他最会搞特殊....”

相比于江孜画的碎碎念,辛莞显得很包容。

她不太在意周霖的随性,淡淡道:“让他先熟悉一下这里也好,我们开始吧。”

会议室坐着的老师们,全是行内佼佼者。

因为早就开业之前,大家就已经互相认识过了。

志同道合的团队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拍即合。

所以,艺术中心第一场正式的会议开得很顺利。

各方面的事宜及小细节都敲定得很快。

很快。

大家就散了。

这时,江子赫出声叫住了准备离开会议室的辛莞。

“阿莞,我们单独聊一会儿吧。”

辛莞轻轻点了头,重新坐回位置上。

她知道。

即使当初在电话里说清楚了。

可江子赫还是想要了解,她是为什么突然更改了计划方向。

追溯回那个时候。

退出柏林乐团后的辛莞。

除了创办艺术中心,还有一个组建大型交响乐团的计划。

可回A城后。

她一下子就决定要换成组人数最少的小型管弦乐团。

只由指挥,小提,中提,大题,贝斯,还有适用性最广的钢琴组合...

江子赫确实不解,他惆怅地叹了口气:“虽然我是支持你的,但还是想知道你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在他眼里。

辛莞这个决定和弹钢琴连跳两个跨八度一样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