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花灯节

  • 深宫绕
  • 绿玉.
  • 2261字
  • 2024-04-30 23:20:41

楔子

“我心里住了一个人……”

一辈子,怎么那么长,又那么短……

“谢家姑娘,其实你在我心里,已经住了很久了。我对你……心悦良久,情意难掩。”

…………

正文

西齐,永初二十五年。

初春,乍暖还寒。边关大胜,帝喜。

大赏三军,命其休养生息,谢皊与王瑄回西齐都城晋州复命。

谢府。

“你刚回来,不知朝中局势,陛下大概是油尽灯枯了。既如此,我便不得不早做打算,你往云州一趟。”

说话之人,乃是谢皊的父亲,当朝太师。

谢皊垂眸低思,他这些年立下不少战功,加之家世显赫,只怕谢家已是皇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若新帝登基,只怕会更加忌惮。

“父亲的意思是……”

谢太师点头,话锋一转。

“我唤了你妹妹过来,让她陪你一起,掩人耳目。切记,此事莫让你妹妹知晓。”

“是。”

太师摆手,示意他退下。

开门,冷风夹杂着门缝透进来,是渗人的冷。

云州。

踏入春三月,繁花似锦。

大街上,一辆马车缓缓在客栈前停下来。

领首之人,一条玉佩系在腰间,明亮的眸子,当真是面如冠玉。

他下马,轻声对马车内的人道“下来吧,我们到了。”

一会儿,姑娘探出头,扶着侍女缓缓下车。

她穿了一件绿色衣裙,下衣微微摆动。绾了发髻,耳上是绿松石耳坠,云鬓别致更点缀着一枝玉簪,腰间轻挂着一绣荷包。

面容姣好,眉下是顾盼生神的美眸,乌黑的发丝,细细看去便是楚楚动人。

“阿兄。”

姑娘立在谢皊身旁,乖巧至极。

谢皊轻声细语,“今夜我们便在客栈住下,待明日我去寻个宅子,我们再搬过去。”

“好。”

翌日,谢皊寻好宅子,一行人便搬了过去。

开了春,云州大街小巷都热闹非凡。

谢皊打听到,街上人潮拥挤,是因花灯节临近。此花灯节同晋州不同,晋州花灯节在元宵,而云州的是在春三月。

谢云慧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暗自对云州的花灯节生了几分好奇心。

谢皊察觉,轻瞟了一眼。嘴角勾起,满是无奈的宠溺“花灯节在明日,待我出去办完事。回来便带你去。”

“好。”

谢云慧眉中带笑,眼眸弯成月牙。

夜幕降临,谢云慧也没多想,带着对花灯节的好奇,很快便入睡了。

谢皊想着父亲的交代,也不知明日去沈家会如何。

云州沈家,乃晋州迁至此。

沈家还有一个谢皊的好友,沈延。他的祖父曾是西齐丞相,后辞官,迁至云州。谢皊幼时跟着沈延,在他门下学习。

云州多学子,各大书院也是层出不穷。沈延便是云州首当其冲有名号的学子之一。

次日,谢皊陪妹妹吃过早膳,便出门了。

临走前,谢云慧心里还惦记着花灯节,便送他至门口,叮嘱他早些回来。

谢皊应下,走了两步又退回来,叮嘱妹妹别乱跑,有事等他回来。

谢皊出门,一路疾行,不料空中竟飘了点细雨。

沈府门前,谢皊对门府就道:“容您禀告沈丞相,就说晋州谢小郎君求见。”

“烦请贵人稍等。”也没将人往府里请。

谢皊也不是非等不可,让门口的小厮带他进去,想来也不会见怪。可他不想那么做,正想着待会要如何对沈丞相开口,身后便传了说话声。

回身一看,也不知哪里来了眉清目秀,清风霁月的郎君举着伞,说了句:“回去吧!”那郎君,身穿青衫,一条白杏色荔枝纹金缕带系在腰间,一头墨黑色的发丝,眉清目秀的朗目,当真是翩翩公子。

他开始没注意到谢皊,待走近些,眼中颇有些震惊。

“令仪。”

也是奇了,一别多年,二人都还是当年的模样。

此人正是沈丞相的孙子,沈延。见到沈延,谢皊俯首行礼:“晏明,我来寻沈丞相。”

见到故人,沈延言语不由温和几分,道:“进去说话。”

谢皊点头,跟着他进府。

晚膳,谢皊没归来。谢云慧在侍女和管家的劝说下,先行用膳。

她吧啦几口,有些索然无味,眼睛却直勾勾盯门外。

侍女春杏知她在等什么,也知郎君肯定是被要是耽搁了。

主动开口劝道“姑娘,莫急。郎君什么时候对你食言过。”

又给她盛了小半碗粥,放在跟前。

谢云慧也知侍女的话不假,阿兄答应过她的事,从来没有做不到的。

她只是,只是有点不习惯。

毕竟,这些日子谢皊一直陪着她用膳,她觉着,这才是一家人。

“不吃了,春杏我们去院子里逛逛。”

春杏示意下人收走,她陪着姑娘出了门。

又过了一个时辰,谢皊还是没回来。

谢云慧心不免有些着急。

带着春杏去了书房,书房内燃着灯盏,昏黄灯光映亮棂窗。

她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是谢皊回来了。抬手轻叩两下,却无人回应。

“阿兄?”

她再次抬手,敲门声在夜里格外清晰。

许久无人应答,她只好歇了心思。

她想着,阿兄大抵还是没回来,许是在外被要是耽误了。她先回去,再等等。

她转身欲走,身后阿兄的侍卫快步走来。

“姑娘,公子今夜大抵回不来了。”

谢云慧抬头,眼中难掩失落。

侍卫又拱手道“姑娘,郎君让奴才护送你去花灯节。”

谢云慧虽失落,却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纠结一番,还是带着春杏跟着他出了门。

只是,可惜阿兄不能同去。

谢皊年长谢云慧七岁,兄妹感情很好。

如今谢皊二十有一,因及冠那年打了胜战,被帝大封,如今官居一品。

谢家虽是世家,却有非嫡子不能同时入朝为官的规矩。

恰好,谢皊的父亲是那辈唯一的嫡子,自然也没有旁的烦恼。

往后,便生了谢皊和谢云慧一儿一女,他们的母亲生下谢云慧不久,便体弱去世。

此后,哪怕如今做了太师,他们的父亲也没娶续弦。

无论在外如何,在谢府,谢云慧被众人要紧得很。

街上人影稠密,花灯云集,叫卖声,招呼声,不绝于耳,一派民风开放的繁荣景象。

“姑娘,花灯节人可真多啊!”春杏一面儿絮絮说着,一面儿看得眼花缭乱。

谢云慧回眸笑道:“瞧着,和晋州的不太一样呢。”

忽然,春杏见前面挤满了人,道“姑娘,前面有舞狮子,姑娘可要去瞧瞧?”

不等她开口,侍卫元浦拦在前,开口“姑娘,人多,还是小心为上。”

谢云慧愣了一愣,正欲说些什么。转念又想到

元浦是阿兄的人,免得他受罚,便打消了去围观的念头,点了点头。

春杏依言,也不再说什么。

谢云慧便道“我们去前面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