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叶家

代老爷子面带微笑,轻轻摇头,“瞧把你美的!”周围的人立刻跟着起哄,打趣道:“老叶头,尾巴都要翘上天了!”“老叶头,你咋不自己飞上天呢?”……叶老头并不生气,依旧笑容满面,显得十分得意。一瞬间,院子里热闹非凡,笑声此起彼伏。特别是与叶老头年纪相仿、平时关系不错的几位老友,互相逗趣,气氛热烈。最终,叶老头笑呵呵地开始挽留客人。“几位老哥老弟,中午咱们都别走了,在家里吃鱼吃鸡,今天管够,敞开肚子吃!”“行,我回家拿我自酿的高粱酒。”“我回家说一声……”……几位老爷子也不推辞,纷纷点头答应。无论是回去拿酒的,还是说要回家说一声的,回来时都不会空手而归。毕竟,他们也清楚叶老头家的情况,怎好意思白吃人家的饭?因此,他们都会带上一些米面粮油、鸡蛋青菜等物品。当然,叶老头也不会让这些客人空手而归。他已经和叶老太太商量好了,每人送一条鱼。正如叶老头所说,大户人家生了孩子,高兴之余会摆几天流水席,以示对孩子的喜爱和重视。如今,自家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闺女,自然要好好庆祝一番,走一走流程。虽然摆不起流水席,但送条鱼也图个吉利,算是为闺女积福。于是,叶老头兴高采烈地招呼儿子,开始送鱼。“里仔,给你王大爷捞条鱼带回去……”“二虎,给你李叔挑条大的……”“小养,给你八叔……”一条条大鱼被送出,仿佛一条条银色的河流在人们手中流淌。得到鱼的人,笑容比手中的鱼还要灿烂,仿佛他们的喜悦比鱼的重量还要重。这些鲤鱼和草鱼,每一条都有好几斤重,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丰收的喜悦。即便是那些鲫鱼,最小的也有一巴掌长,大的可能有二三斤,仿佛在展示它们的健壮。叶家送出的都是大鲤鱼,寓意着希望来年更加吉祥如意。

李月棘看着一条条大鲤鱼被送出,心疼得直哆嗦,仿佛那些鱼都是她的宝贝。她低声对叶治仔说:“孩子他爹,这么多鱼能卖不少银子,怎么能白白送人?”叶治仔不耐烦地瞪了她一眼,似乎在责怪她多管闲事,“爹说送就送,你管那么多干嘛?”李月棘被叶治仔这么一怼,气得说不出话来,仿佛被一盆冷水浇在头上。如果是平时,她可能就不再坚持了,毕竟这个家还是公婆说了算。但今天,李月棘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肚子里的闺女给了她勇气。于是,她不甘心地叫道:“我怎么就不能管?这些鱼有我一份儿,也有我闺女一份儿!”说完,她特意挺了挺肚子,仿佛在强调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叶治仔的目光落在李月棘的肚子上,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似乎在质疑她肚子里的孩子是否真的存在。

“你肚子里的是闺女?不可能!咱娘都生了六个小子了,才生了咱妹妹,你哪里有那个福气?”叶治仔的话像一把利剑,刺痛了李月棘的心。她感到心痛,仿佛心中的怒火在燃烧。刚才还是心疼,现在变成了心痛,仿佛所有的委屈都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幸运的是,叶治仔并不完全固执。他最终看了一眼李月棘的肚子,解释道:“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平时也没少帮衬我们家。现在我们家得了这么多鱼,自然要回报人情。”叶治仔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更何况,今天家里添丁进口,总要庆祝一下。”李月棘知道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索性眼不见为净,转身进了屋。至于做饭什么的,与她无关。她怀着老叶家的孩子,还是个闺女,理所当然什么都不用做了。李月棘就这样把自己的地位抬高了。

以前婆婆怀着孩子时也忙里忙外,作为儿媳妇的她自然也不好意思什么都不做。但现在婆婆已经生了,她觉得自己可以摆摆孕妇的架子了。实际上,在叶家这样贫穷的家庭里,女人怀了孩子,哪里有资格娇气?饭都快吃不上了,还谈什么娇气?照样是洗衣做饭,喂猪喂鸡,什么都得干。有的女人甚至临产前还在地里劳作。穷人哪里有养胎安胎的命。

不过,叶家也算是疼媳妇的人家,对儿媳妇还算不错。赵春也不指望李月棘,自己杀鸡宰鱼,忙得热火朝天。“大华,你帮娘烧火。”“知道了,娘。”大华虽然年纪小,但非常听话。赵春满眼疼爱地看着儿子,又吩咐叶六虎:“六弟,你帮大嫂拔鸡毛。”“好嘞,大嫂。”叶小养兴奋地点头。拔鸡毛可是个好差事,鸡毛可以留着,去和小伙伴们炫耀。赵春一边忙碌着,一边不时地望向李月棘紧闭的房门,眼神中既有理解也有无奈。她知道,李月棘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在这个贫穷的家庭里,每一份收获都来之不易。但她也明白,人情往来,是乡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维系邻里间和睦关系的重要纽带。

随着日头逐渐升高,院子里弥漫着鱼肉的鲜香和米饭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客人们也陆续回到了院子,有的提着酒壶,有的拿着自家种的蔬菜,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

“哎呀,老叶家的饭菜真是香啊,我这肚子早就咕咕叫了。”王大爷一进门就大声笑道,引来一阵哄笑。

叶老头见状,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连忙招呼大家入座。“来来来,都别站着了,快坐下吃饭。今天咱们不醉不归!”

饭桌上,大家举杯相庆,纷纷向叶老头和叶老太太道贺,祝福他们喜得千金,家庭和睦。李月棘虽然坐在一旁,但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的怨气也渐渐消散,开始感受到这份喜悦和温馨。

“月棘啊,你也多吃点,看你瘦的。”赵春夹了一块鱼肉放到李月棘碗里,关切地说道。

李月棘抬头看了看婆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点了点头,轻声说道:“谢谢娘。”

饭后,客人们纷纷离去,但他们的笑声和祝福却留在了叶家每个人的心中。叶老头和叶老太太更是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