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吴丧明嫡

面对陆逊的好言相劝,董厥反倒觉得是一种对大汉的轻视。

他大为不服,暗道:这次我们北伐,完全是捎带着配合你们而已。

就算没有东吴四路伐魏,我们也照样能打得魏军满地找牙。

董厥正了正头顶冠帽,朗声道:“上大将军多虑了,吾家安定王殿下神武非凡,智计过人,有安定王在,魏军不足为惧。”

“安定王?”陆逊略一思索,“可是贵国的二皇子刘文枢?”

他虽不认识刘瑶,但手中的对蜀情报里面还是记了一笔刘瑶这么个人物。

“没错。”董厥扬起下巴,“去年偏师破陇西,斩敌两万余,今朝北上灭西平,获甲四千具。都是我家殿下之谋划。”

“贵国有如此英王良将,真是可喜可贺。”陆逊表面说着客套话不动声色,内心却是极为震惊。

他曾从建业方面听闻蜀军去年大破陇西,又接董厥通报刚刚他们败魏军于西平。

陆逊本以为,如此惊艳的战绩会是姜维、王平或者廖化所为。

毕竟姜维素晓兵事,王平勇毅不逊张郃,而廖化前几年刚刚射杀了魏国南安郡的太守。

诸葛亮、魏延之后,能挑起西蜀军事重担的,或许就是此三人。

可他万没想到。

完成这些伐魏壮举的,竟是名不见经传的刘瑶。

“这小子,应该比吾家阿抗长不了两三岁,怎能竟有如此大的本事?”

陆逊在心里嘀咕,面上却继续摆出长者姿态与董厥虚与委蛇。

等送走董厥,陆逊这才放下伪装,发出一声痛彻心腑的哀叹。

他辅佐太子孙登十余年,尽心尽力,如师如兄。

说隔壁诸葛亮如何对待刘禅,他就如何对待孙登,亦不为过。

可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陆逊再次感受到当年长子陆延早夭时那份心如刀割般的悲哀。

刚才听说西蜀出了个文武双全的皇子刘瑶,他内心其实既羡慕又嫉妒。

更为失去孙登而伤感。

“若太子再多活几年,把我这身本事都学到手,必能强过刘瑶数倍。”

陆逊缓缓闭上双目,将即将流淌而出的老泪紧紧锁在眼眶里。

就在这时。

仆人气喘吁吁走近通报:长公主来前来吊唁,目前就在武昌城外。

“长公主?”陆逊不由得眉头紧皱,暗道这个闹人精怎么来了?

按照辈分来说,陆逊是孙策的女婿,算是孙鲁班的堂姐夫。

但二者年龄相差了将近三十岁。

孙鲁班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

陆逊很明显感觉到,这个“小姑娘”心机颇重,也很有能力,绝非善类。

果然,孙鲁班刚一进城就直奔孙登灵柩前,上演了一出妹哭兄的好戏。

随后,她一边擦眼泪,一边向陆逊表明自己是代表父皇来的。

得知孙登死讯,孙权直接心痛得哭晕过去。

后世都说刘备是个爱哭鬼,其实按照《三国志》的记载中,曹操和孙权哭的次数都比刘备多。

尤其是孙权,有时候哭得莫名其妙,更有时候一场哭戏说来就来,都值得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但如今丧了自家长子,国之储君,孙权是真心难过。

哀不自胜之下,他只得先让长女孙鲁班和大臣吾粲代替自己前往吊唁。

并将孙登遗体运回建业,准备在附近的句容县安葬。

陆逊见孙鲁班的悲伤大部分都是装出来的,也不点破,同样假意安慰了对方几句,随后便与吾粲商议关于遗体运送的相关事宜。

孙鲁班在武昌盘桓了数日,一直到准备返回的前一天,她才鬼鬼祟祟来找陆逊。

“姊夫!姊夫~”

孙鲁班媚眼一翻,秋波流转。

一双哭红了的桃花眼依旧风情万种。

“姊夫,如今我皇兄病逝,国丧明嫡,咱们,咱们今后该如何是好……”

她这番话说得楚楚可怜,让人忍不住心生同情。

聪明的女人,会懂得如何示弱。

就连孙鲁班这种无论在家在外都蛮横强势的女人,却在陆逊面前宛如依人小鸟。

陆逊看着对方惺惺作态,暗地里冷哼一声。

对方虽嘴说上着国家大事,其实不过是想从自己这里套出下一任太子的人选。

亲兄长刚刚去世,便迫不及待关心未来的政治局势。

这个长公主野心不小啊!

陆逊扼腕哀叹:“国不能无储君,太子临终前,已向皇帝推荐子孝接替自己为储。”

“子孝?”孙鲁班一听竟是自己的三弟孙和孙子孝,顿时脸色一沉。

她与孙和之母王夫人素来有隙,今后孙和若继承大位,哪还有她的好日子过?

不过,孙和乃是孙权第三子,在次子孙虑早亡,而今孙登又病故之际,按顺序也应由他来做太子。

“国逢大难,世事难料,长公主还是好好在家相夫教子,明哲保身,方可远离波涛洪流。”

陆逊明里暗里指点孙鲁班,让对方少掺和国家大事。

可将馆陶公主刘嫖视为偶像的孙鲁班,怎会被陆逊三言两语轻易打消掉野望?

她乌黑眼珠一转,进而询问:“说到相夫教子,小妹夫君如今正在伐魏途中,姊夫可知他的近况?”

提到军事,陆逊眉头忽现阴霾:“全大都督如今在芍陂受挫,怕是此次要无功而返了。”

“那襄樊一线呢?”

“樊城已被我军围困,却迟迟不下,吾料亦难成功。”

陆逊身为东吴位高权重的上大将军,自然有他的情报系统。

孙鲁班听不到好消息,柳眉微蹙:“那此次伐魏可有其他人立下功绩?”

此刻,她的狐狸尾巴才露出来。

原来她并非是关心丈夫安危,而是想打探有没有新的才俊在伐魏战争出现。

好给自己的漂亮女儿周芷盈物色联姻的家族对象。

“立功?”陆逊苦苦一笑,“此次能在伐魏上有所成就之人,怕是只有刘瑶刘文枢了!”

虽然吴军尚未露出明显败迹,但陆逊依然能通过战场形势分析出未来走向。

吴军本不占优,又遭太子新亡,不败才怪。

此次吴蜀联合伐魏,如果能有一人在战场上大获功绩,必然只有董厥口中他们的安定王刘瑶。

“刘文枢?”孙鲁班垂下眼帘,始终想不出朝堂上有这么一号人物。

“莫非是已故的光禄勋刘敬舆家的子弟?”她忽然抬头,露出如明媚春光般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