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当我穿过那个十字路口的时候,身后只剩一片风声。
此刻,我端着碗,碗里有饭,饭里有两块蒜香茄鱼。我眼里已经没有饭,我眼睛好像已经不再工作,只有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个男人模糊倒下的样子。
那个坏人经历的一切一定与我们不一样,所以他选择了一种与我们不一样的结束生命的方式。那个在他手里瑟瑟发抖的孩子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卷入到这个可怕事件当中的?那也许会是他一辈子的阴影,虽然他幸运地从刀下脱身,留得一条继续在这世间艰难行走的命。
生命是那样的脆弱。
那个坏人很年轻,听枕边人说,群里的一直在议论,讨论得很热烈。我总觉得大家那么热烈地讨论这件事,既不是出于对坏人的憎恶,也不是对孩子的同情,这更像是一次聚会。只要有得聊,那一天就是愉快而充实的。
坏人就生活在那个小区里,据目击者称,看上去不过20出头的样子,长相虽然说不上英俊,但模样也是周正的,身上干干净净,发型清清爽爽。背着一个红色的双肩包,与那些匆匆行走在大街上的,年轻的上班族没有区别。
他们讨论的细节很多,仿佛事发的时候就在现场一般,但我们都知道,他们都不是亲历者,他们只是道听途说和重新组合再添油加醋。
枕边人的眉头铍得紧紧的,不喝酒的时候他都是个理性的人,对于这个绘声绘色,他显然不感兴趣。
枕边人总认为,世间的纷扰总是有原因的,我们不知道并不等于不存在,过分的揣测只会背离事实本身。
“真年轻,太不值了啊。”我说。
“愚蠢!”枕边人说。
那句话的余音还在饭厅响着,他人已经去到了厨房,开始收拾厨房里的一片狼藉了。
全然没了食欲,我把碗里剩余的偷偷往身边的垃圾桶里倒,倒完以后,又抓几张餐巾纸刻意地掩盖了一番。我们从小都生活在一种艰困的环境里,浪费不仅意味着可耻,还意味着一种对生活的践踏。
刚刚的掩盖,不是做给枕边人看的,更多的是掩饰我自己不安,看不到那白花花的被倒掉的米饭,我心里没有那么难受。世上大多数时候的掩盖或是粉饰,表面看是应付别人,更多时候就糊弄自己吧。
下午2点,枕边人又背上他黑色的电脑包出门了,他要回到60公里外的另一座小城,他的公司在那座四面环山的小城,那里是另一个他熟悉而依恋的世界。
为什么用“依恋”这个词?
他毕业那一年,由于专业原因,好几家公司到学校抢人,像他那样优秀的学生,是不愁被抢的。面对那么多的就业机会,他却令人意外地选择乙城,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薪水都不如留在省城强,但他还是去了。
为这事儿,我们之间也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后来,他用一句话平息了我心头的怒火。他说:“如果在省城,我们要用20年的时间才能找到一处相对安静的栖身之所,去了乙城,我向你保证,5年内,我们就可以在那里拥有自己住所,居住环境只会比省城更好。”
那句话打动了我。如果我们可以拥有一处鸟语花香,曲径通幽的居所,这辈子,我想,一定值了。我是个爱安静的人,但我们住不起那样的小区。
也许,他到了乙城,真的可以很快实现我们的理想。
然而,这理想破碎得极其快。由于竞争者的快速涌入,他们的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空前巨大。
生活就是这样,你越想如何,它就愈发考验你的耐心与承受力。我明显感受到枕边人的焦灼与压力,虽然他极力克制,但他越来越沉默的背影已经说明了一切。
都说命运是无法预演的,这坏里有的时候又会冒出些好来,就像阳台上那盆茶花,当初叶枯花黄,我以为它死了。春天来的时候,它却又冒出新芽来,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
就在枕边人的公司经营吃力的时候,我却开始了在自己的行业里快速奔跑的节奏。
我也背着双肩包,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奔忙,真可谓披星戴月。主要原因是通勤不太方便,我有一点点强迫症,这当然不是病,而是人的一种自我约束的责任机制在发挥作用。
无论如何,我的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渐渐看到了一点希望,看着银行卡里不断变化的数字,他每次一回来,我就给他看那个数字,每次都不一样。刚开始,他并不高兴,似乎这加剧了他的挫败感,但生活的希望总是有感染力的,渐渐地的,他的表情也轻松起来,有时还戏谑地与我开起了小玩笑。
憧憬比实现更有趣,因为可以无限脑补一切美好。
憧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活力起来。虽然我们仍挤在10平米的小房子里,生活在像菜市场一样拥挤,老旧而面目沧桑的小区里,但我们似乎已经能够看到屋外的星空,窗台上的明月。
那时,屋外没有星空,窗台上也没有月亮,对面是密密麻麻而拥挤的,同样破旧的老楼房,每天我们都把每扇窗户的窗帘死死地拉上,才感觉自己是自由与安全的。
后来,经济条件稍好些,我们换了一个小区。虽然也是旧小区,但环境比起从前改善了不少,至少有花园了,窗台上能看到花园里的绿树,阳光出来的时候还可以看到花园里盛放的花儿。
其实,我们之所以换地方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疯子大学毕业,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去处,只能暂居我们这里,原来10平米自然是住不下了,加上手里的钱宽裕些了,我们便考虑换地方,换了个2居室。
那个2居室是我们新生活的起点,我们相信,不到5年,我们将在生活的这座城市拥有一处自己的房子。
枕边人说,乙城就不考虑了,还是在省城买房子吧,哪怕小一点都可以。我非常卖力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奔波着,每天都在收获着新房的希望。他也在努力打拼,认认真真地攒着砖瓦钱,还有未来我们的孩子的奶粉钱。他是这样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