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利。”
这是高欢思索了好多四五十岁的女演员之后,综合考虑下的结果。
演技,这就不用说了,华语电影圈,现如今只有三位欧洲三大影后,她就是之一,内地电影人里的唯一。
还是上世纪末国内好片绕不开的女演员。
“《霸王别姬》《红高粱》《活着》《秋菊打官司》……”
自己完全可以相信那么多第五代导演的选择。
知名度,那更不用说了,都出道十几年的前辈了。
当年和张一谋的事,话题度还是挺高的。
最重要的是,其在三大圈子里也颇有名气,世纪初,00年的柏林评审团主席,02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主席。
三年内,当了两次欧洲三大的评审团主席,能做到这一点的电影人,高欢没具体了解过,但绝对不多。
甚至于在米国的电影圈子里也有一定的名气,有她在,《看不见的客人》说不定还能卖出些国外的版权。
去赚刀乐。
US刀乐。
能赚刀乐的导演,明显要比只能在国内卖票房的导演高一个档次嘛。
“果然!”听到高欢回答的韩三品一副不出我所料的模样,而后就陷入了沉默之中。
思索一阵,道。
“你要是想找她拍戏,我可以试着联系一下。”
“但提前说好,不一定能成。”
“你得看人家的档期,还有,片酬。”
“而且据我所知,去年她的报价就是两百万美金了。”
“在国内拍片嘛,应该可以降一个档次,但再低也该有个限度,否则我的面子也未必好使。”
“所以,你计划出多少?”
“八百万试试,最多一千万。”再高,那高欢就不干了,小本生意,不可能真按照她的报价来的,给不起。
“行吧。”韩三品点点头,“那你给我一份剧本,我派人去联系。”
“聊聊下一件事,你这部片子,需要我支持多少?”
“百分之二十五?”高欢试探性的给出了一个报价。
高欢计划自己手里最少留百分之四十,如果巩利不演,成本够低,就再多留点。
巩利愿意演,回本压力稍大,就百分之四十拉倒。
还得拿出一部分去溢价卖出去。
既能降低风险,还能减少片子的对手,顺便做些交换,给演员找些活,自己也稍微了解一下电视剧领域。
这样一来,留给中影的也不会有太多。
报个二十五,砍价也好看,总不能自己报二十五,韩三品直接喊价五十吧?
哪曾想,高欢多心了,韩三品根本没多要,就那么答应下来了。
“不管你最后的成本是五百万,还是一千五百万,就这么说定了,百分之二十五。”
对于这个比例,韩三品不是很在意。
高欢自己觉得中影出百分之二十五就能拍完片,那就百分之二十五吧。
少点也没什么。
正好中影现在的资金也没那么宽裕。
陈凯哥导演的新片《无极》,得三千万投资呢,单位还是美元,中影的资金要集中在这部片上面。
《无极》,齐聚中日韩三国明星,大投资,大明星,大导演,那是冲着《英雄》的成绩去的。
明显能造出更大的声势,更好看的成绩来。
好钢要用在刀把,不,刀刃上!
“那就麻烦韩总了啊!”高欢起身,伸出了双手,“感谢韩总的关心,支持。”
“好好拍!”
韩三品一手握着高欢,一手拍了拍高欢的胳膊,“我看好你,继续努力,争取成为年轻导演中的领头羊。”
“我尽力。”
“嗯,去忙吧。”
“好!”
……
高欢不喜欢明日复明日。
说做就做。
第二天。
高欢就行动起来了。
不管有巩利没巩利,剧本都是那样,要拍的画面也是那样,高欢不准备有大的改动。
那么,前期筹备便可以即刻开始。
高欢将已经加入神武影视的,和上次用过,暂时还在学校的人都叫到了北影附近的一家中等档次的饭店,开了间大包厢。
饭刚端上来。
高欢给自己倒上一杯酒,站起了身。
“大家都是合作过一次的朋友了,我就不卖关子了。”
“这次找大家来,是我有新片要拍。”
说到这里,高欢笑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想到了去年六月份。”
“咱们的第一次聚会都只能在学校的食堂里。”
“那时候我跟大家说,争取举行庆功宴的时候,可以在京城饭店。”
“事实证明,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那句话并不是胡言乱语,咱们取得了不算多么石破天惊,却也让整个圈子惊讶不已的成绩。”
“三千多万的票房。”
“总票房第八名。”
“华语片第四。”
“内地影片第三,仅次于冯晓刚和七百万美元大投资的《天地传奇》。”
“今年,咱们一起再次征战国内电影市场,遇到的可能会是成龍,周星弛,张一谋,冯晓钢。”
“还是那句话,成功了,京城饭店,我亲手给大家发比去年更大的红包。”
“大家有没有信心,和我再来一次?”
“有!”
在座的大都是些在校学生和刚毕业的年轻人,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候,也是对自己未来迷茫的时候。
可去年和高欢合作的那一次,让大家尝到了甜头,品到了成功的滋味。
有那么六七个人一听到高欢的话,就觉得未来充满了盼头,当即举起酒杯,站起来,喊出了声。
“有!”
“有!”
“咱们肯定能取得更高的票房。”被几个人一领头,哗啦啦地又站起了一拨人。
一些偏内向的左右看看,没喊出声,却也拿着酒杯站了起来。
“好!”
“那就这么说好了。”
“大家尽心尽力干,把工作做好,到时候我给大家发大红包。”高欢自动忽略了成功了才发红包的事实。
要让大家觉得我只要尽心尽力,就会有大红包。
省的各种摸鱼。
“我干了!大家随意。”
高欢仰头,将杯子里的酒喝了个一干二净。
那一瞬间,高欢竟然起了一种摔杯子的冲动,幸好压住了,将杯子放回了桌上。
看着正在喝酒的众人。
高欢生出了些欣慰。
还是年轻人乐意奋斗啊!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变成老油条,能磨洋工就磨洋工了。
不过无所谓,只要别太过分,太影响工作,高欢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说了。
有句话说的好。
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在年轻。
如果真到了那个程度,北电一批一批的新人正等着出头呢。
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届时高欢也只能忍痛向圈子里输送人才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