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海户

不过龙夜县,还有着很多的问题要处理,所以陈渊还准备在龙夜县,反正走到哪里就是哪里。

夜色越来越漆黑了。

沿着街道,大步的向着前方走去。

“主子,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白镜他们跟在陈渊的身后,轻声的问道。

“说实话,我也不清楚要去哪里,走到哪儿算哪儿吧。”

陈渊苦笑着说道。

“靠海的地方,有着一户人家,看着还挺大的,要不晚上我们去借宿一晚。”

“也顺便了解一下,他们这些船户的生意怎么样。”

“我看岸边停了很多的船,他们又是靠什么营生的,主子,你说行不行。”

明荣向着陈渊看了一眼之后说道。

“可以。”

陈渊直接就点了点头。

很快他们一行人就来到了靠着海边的一户人家。

明荣快步走上前去,砰砰砰的敲起了门。

“有人吗?”

明荣敲了半天门之后,却是没有人应答。

“看来是没有人,我们要不再换一户人家吧。”

“这附近的海户,应该都是靠着这些船只做些生意的。”

“要不是打鱼,要不就是运输一些货物。”

白镜一面说着,一面向着海边的大量船只望去。

正在他们准备走的时候,里面有着一阵脚步声响了起来。

“谁啊?”

一名男子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们是路过的,错过了客栈,想要再此打尖。”

“不知可否?”

明荣问道。

吱咛一声,门打开了,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他打量着陈渊他们。

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是坏人。

“这位大哥,我们想要借宿一宿,不置可否。”

“这里有几两银子你收下,就当是我们的住宿费用和吃饭的费用了。”

白镜拿出几两碎银交给了这位大哥。

这位大哥从里面捡了最小的一块。

“只是这一块,我已经占了便宜了,一看你们就不是什么坏人,大晚上的,我也不忍心让你们再去找别的人家了,请进来吧。”

这位大哥还算是比较热情,直接就把他们请了进来。

陈渊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

进入到里面之后,这是一个很大的院落。

陈渊四周看了看,左右一共有四五间的房间。

而此时这位大哥带着他们来到了其中的一个房间门口。

“你们今天晚上就在这里睡吧,里面有两张大床,足够你们住了,我去给你们准备一些吃的。”

大哥说了之后,就向着厨房的方向走去。

院子里面停着几辆马车,看来都是拉货用的,不过大哥的脸上却满是风霜的痕迹,而且手臂之上有着一些伤口。

这是怎么造成的,就让陈渊有些不清楚了。

虽然大哥面对他们时,总是带着笑容,可是陈渊总觉得这位大哥的心里面藏着一些心事儿。

看着这院子挺大的,可是却有着一股子寒酸的味道,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推门进入到这间房间之后,除了两张大床,和几张椅子桌子之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了,而且里面十分的冷。

一股子发霉的味道充斥在这里。

进入到里面之后,地面之上,还有着一些破碎的罐子片,看得出来,这里以前似乎是放着一些杂物的。

最近才大概清理了一下,四周的墙壁之上,有着一道道的裂缝,怎么看也不像是住人的地方。

不过在这深夜,能够找到一处歇脚的地方,已经是很不错了。

明荣一进入到里面后,就把四周的窗子先打开了。

从深冬到早春,寒气从东往南移,如今虽然是早春,可是清寒之气却是丝毫未曾减退。

窗子刚刚打开,大片的寒风,从外面灌进来,形成穿堂而过的一派气象,不过在角落之中,却是放着一盆已经干枯了的花朵。

这般景色和宫中自然是不能比,不过在陈渊看来,却是别有一番滋味,这户人家的院子,看起来也是很大的,不过院落之中,却是堆放着各种各样的杂物,甚至于还有几艘破船。

明明靠着海做生意,应该是发财的,可是一进入到里面之后,处处都充斥着一股穷酸味,这让陈渊很是不解。

难道这里的漕运生意老百姓也做不得吗?

心头有了这般想法之后,陈渊倒是更愿意停留在这里,好好的看看,毕竟漕运是否运行的好,关乎一个国家的命运。

漕运清司,掌握着国家的大小水运、生意、海防等等。

若是漕运清司也有作奸犯科之举的话,自然国家是不会好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陈渊看到此情此景之后,准备留下来。

明日他还打算去别的海户看一看,看看这些靠海营生的海户,都过的怎么样。

若是一个两个过的不好,生活上面处处透风,那还说的过去,若是大家都过的不好的话,那自然就是制度有问题,朝廷有问题,到时候该解决还是要解决的。

从小处着手,才能看大问题,若是连小处的问题都看不到,大处的解决了又能如何呢?

天下看似是掌握在陈渊的手中,可是朝堂之上诡谲波动,大臣看似和睦,明里暗里也是处处相斗,每日陈渊都疲于应对朝中大臣之间的互相争斗,出来之后,和百姓相处起来,倒是顺和了许多。

陈渊愿意多看看民间的疾民,等回去之后,也好质问一下各司、各部的大臣,百姓的问题,百姓的需求,他们都是否知道。

看到问题,也许很轻松,可是真正的要去解决一个问题,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往往牵一发就要动全身。

龙关县的问题看似解决了,可是后续若是处理不好,到时候各种问题还是会出现。

往往上面有政策,下面就会有对策,所以陈渊觉得等把各处的弊病都看清楚之后,回去之后,可以下一道清安良疏,不过这个奏疏不能由自己下,要由朝中的大臣来下,到时候陈渊会看看谁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这等事情,不能由陈渊自言自语,需要有明眼的大臣们提出来,就看谁到时候识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