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咱们用膝盖想问题
- 重生80:我有一个商店
- 我想做个岛
- 2101字
- 2025-02-11 00:38:10
许杨的脊背微微紧绷,在李婶热情洋溢的话语声中,他佯装镇定,眼神却不受控制地游离。
许杨坐在石凳上,屁股下的石板凉意透过衣物传来,让他愈发清醒。
表面上,他时不时点头应和,嘴里还适时地发出“嗯”“对”应付着对方,可心里却像有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在飞速地琢磨李婶的真实意图。
李婶的话一句接一句,仿佛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她描述的再婚生活听起来美好得近乎梦幻——有人照顾孩子,有人陪伴日子,还有完整的家庭氛围。
这些话乍一听温暖贴心,可越是听下去,许杨的心里就越觉得不对劲。
那些话语在他脑海中反复翻滚,每一个字都像是被放大镜审视过一般。
李婶今天的这番表现,与平日里的闲聊完全不同。
她的语气比以往更急切,眼神里带着某种难以掩饰的期待,甚至有些咄咄逼人的意味。
这一切都让许杨感到隐隐不安。
他暗自思忖:“李婶这么不遗余力地劝说自己再婚,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仅仅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
念头一转,他又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
“根本没有可能的事情,能让人这么主动去促成一件事,那只是说因为这件事对自己有好处,有利益。在这个世上,平白无故的热心99%都是有着别样的目的。”
在许杨的回忆中,他原先和这个李婶交集也不多。
李婶不过是村子里一个普通的长辈,见面了客气地打个招呼,偶尔闲聊几句家长里短,不过那都是4年前的事情了。
自从蔡芳华过世后,原主的生活便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迷茫。
那段日子如同一片深不见底的泥潭,将他牢牢困住,让他对外界的感知变得模糊而遥远。
他每日浑浑噩噩,沉浸在酒精的麻痹中,过着喝酒、睡觉、再喝酒的恶性循环生活。
在那段黯淡无光的日子里,他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少,和李婶之间更是基本断了往来,彼此的生活轨迹似乎再无交集。
然而,事情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转折。
就在年初的时候,情况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原本几乎从生活中消失的李婶,竟又重新频繁出现在原主的世界里。
尤其是两个月之前,李婶的热情程度达到了顶峰。
她总是隔三岔五地来到原主家,手里不是拎着自家刚收获的新鲜蔬果,就是带着一些生活用品。
她会主动帮忙打扫院子,为孩子们准备可口的饭菜,热络得让原主一时都有些不知所措。
许杨静静地坐在院子里,手指轻轻敲击着石凳边缘,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心里细细梳理着所有的一切。
从李婶突然频繁造访,到那些热情得近乎过分的关心,再到如今她极力撮合自己再婚,这一切都显得太过刻意。
“李婶这般热心地撮合自己结婚,既然不是为了自己着想,那背后必定还有另一个关键人物。而这个人物的身份,恐怕就是解开谜题的关键所在。”
想到这里,许杨的思绪更加清晰。他不禁在心里问自己:“这个人为什么非要嫁给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男人?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他脑海中反复盘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一个答案逐渐浮出水面,且似乎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对方看上的极有可能是原主在上海的背景了。
毕竟,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除了那三个被视为“累赘”的孩子,他唯一的特殊之处,恐怕就是作为下乡插队知青的身份了吧。
想到这儿,他轻轻叹了口气,有时候答案越是荒诞可笑越是接近真相。
那么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幕后之人的身份大概率就是李婶口中这个所谓的“远房亲戚”了。
如此一来,之前李婶提到的安排工作,最终的目的大概率也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和那个“不知名的女人”结婚了呗。
先是抛出工作这个诱人的橄榄枝,让自己心动,再慢慢引导到结婚这件事上,李婶的算盘打得倒是精明。
至于为什么会有发现许杨原生家庭特殊,实际上也简单的很。试想一下,一个整日酗酒的男人,3-4年无所事事,一家人没饿死,用膝盖想都知道肯定有人定期汇款救助。
而在这个年代,能定期汇款的人,除了至亲之外,还能有谁?
想到这里,许杨的心里已经基本有了答案。
他也不再打算继续探究这件事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了,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
毫无意义的事情,反正他也马上要回上海了,不管对方到底什么想法和意图都只有失败一个结果。
“既然这个李婶千方百计地想从自己这儿获取好处,那自己的请求她十有八九都会答应。”
许杨暗自思量,与其遮遮掩掩,倒不如开门见山直接问。
拿定主意后,脸上挂起一抹礼貌的笑容,语气平和而诚恳地说道:“李婶,工作的事情回头再说吧,我近期要回一趟上海,您是长辈,我也不跟您绕弯子了。这次是我上海的父亲 50大寿,我打算带着三个孩子都回去看看长辈。”
“讲起来都是我的不是,三个孩子都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呢。”
“其实呢我这次来找您,实际上是希望获得您的帮助,有两个小小的请求,还望您答应。”许杨说话的时候一直直视对面的李婶,目光坦然,眼神中带着点期待。
“哎呦喂,五十大寿那可是大事哇!”李婶一听,脸上立马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恁就直说咋帮,只要婶子能办得到,一准儿不含糊!咱这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婶子是个热心肠,有啥事儿你尽管放心!”
“实际上也很简单啦嘛,我们一家人都走了那这个房子肯定就空了呀,你也知道房子不能空着的,我希望您这边能在我们走以后帮我照看一下房子。”
“还有就是因为您也知道我之前挥霍无度,手上实在没多少积蓄了。这一路回上海,山高水长的,多带点钱心里才踏实。所以我想着,能不能问您借点钱应急。您放心,我一到上海,第一时间就给您汇款,利息也照算,您看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