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站在省城商业银行总部门前,仰头望着高耸入云的玻璃幕墙。阳光在玻璃上折射出刺眼的光芒,他下意识地眯起眼睛,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
八月的省城像个巨大的蒸笼,他身上的白衬衫已经湿透,紧贴在背上。这件衬衫是他特意为了今天报到买的,花了他整整一百二十块钱,相当于他在老家一个月的伙食费。
“新来的?“
身后传来一个略带嘲讽的声音,陈默转过身,看到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年轻男人正打量着自己。那人约莫二十七八岁,梳着油光水滑的大背头,手腕上戴着一块闪闪发亮的劳力士。
“是的,我是来报到的。“陈默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哪个学校毕业的?“对方漫不经心地问。
“省财经大学。“
“哦?“对方挑了挑眉,“那怎么分到我们这来了?“
陈默听出了话里的潜台词。省财经大学是省内最好的财经类院校,往年毕业生大多去了总行或者一线城市的分行。而他,却被分配到了省城最偏远的城西支行。
“可能是组织上的安排吧。“陈默勉强笑了笑。
“呵,“对方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我叫李明,是城西支行的副行长。既然来了,就好好干吧。“
陈默跟着李明走进电梯,闻到了一股若有若无的古龙水味道。电梯里还有几个衣着光鲜的男女,他们低声交谈着,时不时发出轻笑声。陈默站在角落里,感觉自己格格不入。
到了十五楼的人力资源部,李明把他交给了一个中年女人就离开了。陈默注意到,李明走的时候连个招呼都没打。
“这是你的工牌和员工手册。“中年女人递过来一个文件夹,“明天早上八点,准时到城西支行报到。“
陈默接过文件夹,手指微微发抖。他知道,从明天开始,他就要正式踏入这个光鲜亮丽的金融世界了。
第二天一早,陈默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城西支行。支行位于老城区,周围都是些低矮的居民楼,和总部的现代化大楼形成了鲜明对比。
“你就是新来的信贷员?“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从办公室里探出头来,“我是信贷部主任王德发,进来吧。“
陈默跟着王德发走进办公室,发现里面堆满了各种文件和报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
“咱们支行条件比较艰苦,“王德发一边翻找文件一边说,“不过机会也多。最近总行在推小微企业贷款,你刚来,就从这块开始做吧。“
陈默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忐忑。他知道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大,收益低,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对了,“王德发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咱们支行有个规矩,新来的信贷员要完成一百万的放贷任务才能转正。你抓紧时间吧。“
陈默心里一沉。一百万,对于他这样一个毫无人脉的新人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默开始了艰难的展业之路。他每天早出晚归,跑遍了城西的每一条街道。可是,那些小老板们一听说他是银行的,要么避之不及,要么狮子大开口。
一个月过去了,他的业绩依然是零。
这天傍晚,陈默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支行。刚进门,就听见李明在办公室里大发雷霆。
“这个月的业绩又是垫底!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李明的怒吼声透过薄薄的墙壁传来,“尤其是那个新来的,一个月了连个屁都没放出来!“
陈默站在走廊里,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他知道,李明说的“新来的“就是他。
“小陈啊,“王德发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他身后,“别往心里去。李行长就是这样,脾气大。“
陈默勉强笑了笑,“王主任,我是不是特别没用?“
“说什么呢!“王德发拍拍他的肩膀,“做信贷这行,最重要的是坚持。你知道吗?咱们老行长张建国,当年也是从最基层做起的。“
“张建国?“陈默一愣,“是那个退休的张行长吗?“
“对,就是他。“王德发压低声音,“听说他现在在城西开了家小超市,你要是真想学东西,不妨去找他请教请教。“
陈默的眼睛亮了起来。他知道,这可能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第二天一早,陈默就按照王德发给的地址,找到了张建国的超市。那是一家不大的店面,门口挂着“便民超市“的招牌。
推开门,陈默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整理货架。老人穿着朴素,但举手投足间仍能看出曾经的风范。
“张行长?“陈默试探着叫了一声。
老人转过身,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是银行的?“
“是的,我是城西支行新来的信贷员。“陈默连忙自我介绍,“我叫陈默。“
“哦,“张建国点点头,“王德发那小子让你来的吧?“
陈默有些尴尬,“是我自己想来请教您。“
张建国放下手中的货物,走到收银台后面坐下,“说吧,遇到什么困难了?“
陈默把自己这一个月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张建国静静地听着,不时点点头。
“你知道你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等陈默说完,张建国问道。
陈默摇摇头。
“你太着急了。“张建国说,“做信贷,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你天天追着人家问要不要贷款,人家当然躲着你。“
“那我该怎么办?“
“先交朋友,再谈业务。“张建国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这是我当年做信贷员时记的,你拿回去看看吧。“
陈默接过笔记本,感觉手里沉甸甸的。
“对了,“张建国突然说,“明天早上七点,你到城西批发市场来找我。“
第二天一早,陈默准时来到了批发市场。远远地,他就看见张建国正在和一个卖水果的摊主聊天。
“老张,今天怎么有空来啊?“摊主热情地打招呼。
“带个小朋友来转转。“张建国指了指陈默,“这是我远房侄子,刚来省城,以后还请你多关照。“
陈默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连忙上前打招呼。
就这样,张建国带着陈默在市场里转了一圈,把他介绍给了十几个摊主。陈默注意到,张建国和这些人说话时,从不提贷款的事,只是聊家常,问生意。
“记住,“临走时张建国对陈默说,“做信贷员,首先要学会做人。这些人都是你的潜在客户,但更是你的朋友。“
从那天起,陈默每天都会来批发市场转转。他开始帮摊主们搬货、记账,甚至帮忙照看摊位。渐渐地,大家对这个勤快的年轻人产生了好感。
一个月后,当陈默第一次主动提出可以帮他们办理贷款时,竟然有五个摊主当场就答应了。
“小陈啊,“一个卖干货的老大爷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们信得过你。你帮了我们这么多,现在也该我们帮帮你了。“
就这样,陈默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个百万放贷任务。当他拿着合同回到支行时,李明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不错嘛,“李明翻看着合同,“看来你还挺有两下子。“
陈默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金融世界里,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陈默站在批发市场的入口,深吸了一口气。清晨的空气里飘荡着各种食材的味道,混杂着商贩们的吆喝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小陈!这边!“干货摊的王大爷远远地朝他招手。
陈默快步走过去,接过王大爷手中的一袋干香菇,“王大爷,今天生意怎么样?“
“托你的福啊,“王大爷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自从用了你教的那个记账方法,我这账目清楚多了。“
陈默帮王大爷把货物摆放整齐,又检查了一遍账本。这是他这一个月来养成的习惯,每天早上都会来市场转转,帮摊主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对了,“王大爷突然压低声音,“你听说了吗?市场要改造了。“
陈默一愣,“改造?“
“是啊,“王大爷指了指市场东头,“那边要建一个大型生鲜超市,听说是什么连锁品牌。“
陈默的心猛地跳了一下。作为信贷员,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机会。
“王大爷,“他凑近了些,“您认识市场管理处的张主任吗?“
“认识啊,“王大爷说,“老张头嘛,经常来我这买香菇。“
“能帮我引荐一下吗?“陈默问。
王大爷打量了他一会儿,笑了,“你小子,是不是又打什么主意了?“
陈默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就是想了解一下市场改造的事。“
当天下午,在王大爷的引荐下,陈默见到了市场管理处的张主任。那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厚厚的眼镜,看起来有些严肃。
“小陈是吧?“张主任翻看着陈默的名片,“你们银行对市场改造感兴趣?“
“是的,“陈默恭敬地说,“我们银行最近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新型贷款产品,利率优惠,审批快捷。“
张主任推了推眼镜,“具体说说。“
陈默从包里拿出一份资料,详细介绍了贷款产品的特点。他注意到,当说到“最长可贷五年,前两年只还利息“时,张主任的眼睛亮了一下。
“这样吧,“张主任说,“下周一市场要开商户大会,讨论改造的事。你要是有兴趣,可以来做个宣讲。“
陈默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谢谢张主任,我一定准时到。“
从市场管理处出来,陈默立刻给王德发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王德发的声音透着兴奋,“好小子,这可是个大单子!我这就向李行长汇报。“
然而,事情并没有陈默想象的那么顺利。
第二天一早,陈默刚进办公室,就被李明叫到了行长室。
“听说你联系上了市场管理处?“李明靠在真皮座椅上,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
“是的,“陈默说,“下周一有个商户大会,我准备去做个宣讲。“
李明冷笑一声,“你一个新人,能把握住这么大的项目吗?“
陈默心里一紧,“李行长,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样吧,“李明打断他,“这个项目由我亲自负责,你配合就行。“
陈默攥紧了拳头,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旦项目成功,功劳都是李明的;如果失败,责任就是他的。
“李行长,“他深吸一口气,“这个项目是我...“
“怎么?“李明眯起眼睛,“你有意见?“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穿着职业套装的女人走了进来,高跟鞋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行长,“女人微笑着说,“总行刚刚通知,要我们支行推荐一个优秀信贷员参加总行的业务培训。“
李明愣了一下,“苏经理,这事...“
“我听说小陈最近表现不错,“被称作苏经理的女人看向陈默,“就让他去吧。“
陈默认出来了,这是总行人力资源部的苏雨晴。上次在总部报到时见过一面。
“可是...“李明还想说什么。
“这是总行的决定,“苏雨晴的语气不容置疑,“培训期间,小陈手头的工作就由其他人接手吧。“
从行长室出来,陈默还有些恍惚。他没想到事情会出现这样的转机。
“小陈,“苏雨晴叫住他,“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陈默点点头,“谢谢苏经理。“
“叫我雨晴就好,“苏雨晴笑了笑,“我比你大不了几岁。“
看着苏雨晴离去的背影,陈默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偶然的机会,或许并不那么简单。
培训为期两周,地点在总行的培训中心。这里的环境比支行好得多,食堂的饭菜也丰盛许多。但陈默没有心思享受这些,他满脑子都是批发市场的项目。
培训的最后一天,陈默接到了王大爷的电话。
“小陈啊,“王大爷的声音有些焦急,“市场改造的事定了,明天就要签合同了。“
陈默心里一沉,“这么快?“
“是啊,“王大爷说,“听说李行长亲自来谈的,条件很优惠。“
陈默握紧了手机。他知道,如果让李明谈成了这个项目,自己在支行就更难有出头之日了。
“王大爷,“他压低声音,“您能帮我约张主任今晚见个面吗?“
“这...“王大爷有些犹豫,“不太好吧?“
“就聊聊天,“陈默说,“不谈业务。“
当晚,陈默请张主任在一家小饭馆吃饭。席间,他绝口不提贷款的事,只是和张主任聊家常,聊市场的发展。
“小陈啊,“酒过三巡,张主任突然说,“其实我知道你为什么来找我。“
陈默心里一惊,正要解释,张主任摆摆手,“你不用说了。我告诉你,明天的合同还没签。“
陈默的眼睛亮了起来。
“但是,“张主任话锋一转,“你得给我一个理由,为什么要选择你们银行。“
陈默深吸一口气,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张主任,这是我这两周做的市场改造融资方案。“
张主任接过文件,仔细翻看起来。渐渐地,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有意思,“他合上文件,“你这份方案,比李行长给我的要详细得多。“
陈默的心跳加快了。
“这样吧,“张主任说,“明天上午九点,你带着这份方案来管理处。记住,只有你一个人来。“
第二天一早,陈默准时来到了市场管理处。让他意外的是,李明已经等在那里了。
“你怎么来了?“李明的脸色很难看。
“张主任让我来的。“陈默平静地说。
就在这时,张主任走了出来,“都进来吧。“
会议室里,除了张主任,还有几个市场管理处的领导。陈默注意到,他们面前都摆着一份文件,正是他昨晚给张主任的那份方案。
“开始吧,“张主任说,“李行长,你先说说你们的方案。“
李明站起来,开始介绍他们支行的贷款方案。陈默听出来,这和他最初准备的方案几乎一模一样。
“很好,“张主任点点头,“小陈,该你了。“
陈默站起来,打开笔记本电脑。他的方案不仅包括了贷款方案,还有一整套市场改造后的运营建议,甚至详细到了每个摊位的布局。
“根据我的调研,“陈默指着投影屏幕,“改造后的市场可以引入智慧支付系统,这样不仅能提高交易效率,还能为商户提供精准的销售数据...“
他讲了整整一个小时。结束时,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啪、啪、啪。“张主任带头鼓起掌来。
“小陈,“他笑着说,“你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最终,市场管理处选择了陈默的方案。这个项目不仅为支行带来了可观的业绩,更重要的是,它让陈默在支行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