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程咬金遇刺重伤
- 李承乾没造反!我怎么当太子?
- 暴躁小柴犬
- 2064字
- 2025-04-05 23:40:00
“路大人,过些时日,我会在长安城外单独为军器监寻得一处场地。等流水线大范围普及后,现在的地方,就不够你们用了。”
路冲连连点头,如今他对李治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仿佛看到自己今后的升迁之路,正在向他不断招手。
就在此时,一队禁军策马扬起尘烟,匆忙向他们这里赶来!
“晋王殿下,陛下急召,十万火急,请速速前往太极殿议事。”
李治一怔,看着后方那一队禁军,当即问道:“敢问将军,是出了何事?”
那名禁军见状,连忙拱手,“末将不知,还请殿下速速前往,末将还需前往其他国公府上传话。”
说罢,众人一哄而散,扬起马鞭,向着不同方向,疾驰而去。
“这些人是怎么知道,公子您在这里的呢?”狄仁杰皱着眉头,不禁疑惑开口。
李治双眼微眯,没有说话,转而翻身跃上一旁马匹,奔向太极宫。
此刻的太极殿内。
随着殿门转动,几人齐齐回头,一脸煞气。
李治刚踏进殿内,顿时愣在原地,满眼惊恐。
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高士廉、尉迟敬德、萧瑀、侯君集、唐俭、刘弘基、张亮几人正列位于前。
更让李治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已经患病的李靖竟然与李勣、尉迟敬德、侯君集三人身披主帅铠甲,横刀身后。
李治怔怔的后退数步,心中大惊。
怎么了这是?
李承乾终于造反了?可是侯君集怎么在这?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大唐在世的国公齐聚一堂,记得上次这个时候,仿佛还是母亲病逝那年。
“雉奴,过来!”李世民声音低沉,那目光看的李治阵阵心惊。
他小心翼翼的走上前去,只见侯君集当即开口:“陛下,不用多想了,给老夫十万兵马,我定将那高句丽国王给您抓来。”
李治此刻来到前列,看着众人围着沙盘,以及侯君集刚刚那番话后,顿时明白了过来。
高句丽这个时候怎么会大唐呢?
“用不着十万,给老子五万就行。”尉迟恭随即上前。
“你若敢去,河北道岂不是要翻了天!”侯君集话音刚落,尉迟恭瞬间便要挥拳,“你特么再说一遍……”侯君集不逞多让,说罢便要上前。
“够了!”
李世民厉喝一声,两人顿时哑火,悻悻后退。
李勣轻轻拍了拍李治肩膀,“义贞遇刺,如今昏迷,生死未卜。”
李治当即惊的后撤半步,程咬金遇刺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好好待在河北道的程咬金怎会遇刺呢?
“高句丽方面派来的死士,在幽州刺史府内动的手,随军中郎将程处默、刺史狄知逊等人,重伤。
河北道内,营州刺史,蓟州刺史、檀州刺史、定州刺史、恒州刺史皆有遇刺……”
当李勣说完,李治满脸不可思议,随即双眼微眯,“都是边境!”
虽说如今契丹与奚族均已落入大唐境内,但如今这些地盘均是以开发为主,并未驻派大军,目前这几州仍然算是边境州。
“阿耶,如今孙思邈杏林院已经建好,院内事宜可独自运转,孩儿请旨,率军前赴幽州。”
尉迟敬德见状,连忙开口:“陛下,就让老夫护晋王殿下北上吧。”
李世民不语,缓缓抬头,双眼布满血丝,眼神凌厉看向李治。
“陛下,不如由老臣率晋王殿下前去吧。”这时,李靖竟然缓缓开口,原本骄横的尉迟恭见状,顿时没了声音。
要说在场众人,他打仗最服哪个,当李靖莫属了。
李治看着其脸色有些苍白,心中不免有些不安,随即连忙上前,“卫公国乃国之柱石,如此弹丸小国,岂需您亲自出马。”说着,他随即看向李世民:
“阿耶,就请让孩儿率军前去吧。”
李世民深吸口气,随即长叹一声,“罢了,就依雉奴此言吧,带孙神医即刻启程。”
尉迟恭随即双眼一亮,再次开口:“陛下,那就让我老夫护晋王殿下前去吧。”
李治心中却有些不情愿,这老家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还极其骄横,他要是与自己前去,恐怕这河北道还真不会太平。
然而,李世民却没有回答而是转而说道:“朕决定亲自挂帅,亲征高句丽!”
众人顿时大惊,然而,他却直接挥手打断众人即将开口的谏言,“朕心意已决,你们不必多言,若是想去,那就跟随朕挂将,不然...”
“老夫定为陛下先锋!”尉迟恭见状,当即先行占了个主位。
李世民摆了摆手,随即看向李治,“雉奴,你率前军先行前往,随军大将,你挑选几人吧。”
李治看着周围几人对自己那眼神灼灼的模样,心中顿时无奈。
“儿臣请率夔国公刘弘基,为前军大总管,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右武侯卫薛仁贵随孩儿左右。”
原本对此事并不抱希望的刘弘基当即一愣,而李勣和高士廉见状,则是微微一笑,不禁感叹:这李治还真会选人。
以刘弘基的履历来看,其一生虽有波折,但却也是开国名将,资历在这。并且按前世历史,他本就是出征高句丽的前锋。
这家伙自打被贬重新启用后,便一直郁郁不得志,如今带着他,反而给他为自己留下一丝好感。
众人见状,并未多言,而是转头看向李世民。
“弘基为大总管,朕觉得可行!准!”
看着刘弘基那双眼泛光的模样,李治不禁打趣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多谢殿下!老夫的刀可还未有钝觉。”
就在这时,尉迟恭再次出言,“老夫知道薛仁贵乃是殿下身边亲卫,这无可厚非。但那苏定方有何才能,为何殿下要其随行?”
李治微微一笑,看向李靖,“卫国公,敢问苏定方可堪一用?”
“骁勇善战,将帅之才!”
李靖都开口了,尉迟恭也只好悻悻作罢。
就这样,前往河北道的大军,不到三日便于长安城外集结完毕。
李治身披轻甲立于中央,左右两旁,薛仁贵与苏定方策马而立。
看着刘弘基缓缓上前,两人点了点头。
随即,刘弘基大喝一声: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