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盐
- 李承乾没造反!我怎么当太子?
- 暴躁小柴犬
- 2039字
- 2025-03-03 00:47:52
两人对视,一时间气氛极其微妙。
最终,王衍败下阵来,无奈叹气,为李治续上茶水。
“本王不喝温吞茶。”李治屈指轻叩桌面,“王公子有话直说便可。”
王衍笑着收回手,“殿下可知长安周边盐价这几个月涨了三成?城东刘记盐铺今早为抢半斤粗盐,可是踩断了两个伙计的腿。”
李治微微眯眼,这事他还真的不知,贞观年间,由于管理宽松、税收压力小,是允许官民参与盐业生产,虽朝廷还未直接干预,但盐价一直都是趋于平稳。
这平白之间涨了三成,其中定有文章。
“所以?”
“太原王氏愿每年向殿下进献十万石官盐。”王衍从怀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账册推过去,“只要您点个头,这些盐明日就能进长安官仓。”
李治突然笑出声,账册擦着王衍耳畔砸在身后屏风上:“拿本王当叫花子打发?你们给太子的年礼都不止这个数吧。”他猛地倾身逼近:“怎么,太子嫌你们孝敬得少?”
王衍颈后瞬间渗出冷汗,他怎么也没想到面前这看似还有些许稚嫩的晋王,竟然能掌握到如此隐秘的消息,纵使心中惊惧,但他仍然端着世家公子的从容,缓缓开口:
“殿下可知,太子要的是我那盐场五成利,并且还要插手盐场的人事...”
“所以退而求其次找上本王?”李治突然不屑的轻笑一声,“你们这些百年世家,骨头倒是软得快。”
王衍却不在意他的调侃,幽幽说道:“七年前扬州漕运案,盐商沉船三十艘;三年前剑南道盐价暴涨,朝廷彻查私盐;上月太原盐仓走水...这些意外,殿下当真以为是巧合?”
李治看着王衍深邃的瞳孔,心中不禁一颤,这些事,自己还真的不知。
王衍见李治仍旧面色如常,不禁皱了皱,直截了当说道:
“殿下,那个被您带走的麻衣小子,手里有给粗盐提纯的法子,想必殿下也注意到了吧?”
李治双眼微眯,没有与他纠缠这个话题,而是转而幽幽说道:“你可明白?是你们王家来求我,不是本王要沾你们这身铜臭味。”
王衍神色一滞,他明白李治的意思,就算没有王家,还有其他世家,李治只要想做,便有的是办法。
这时,还未待王衍反应,李治缓缓起身,来到门前,却停住了脚步,“明日午时,让你家盐铺掌柜带着近三年账本来这见本王。”
“殿下这是答应了?”
然而,李治却没有回话,径直走出了包厢。
待回到晋王府,便见那麻衣少年正与狄仁杰围在院内,不知忙些什么。
“诶?殿下您回来了!您看,这家伙的粗盐可是比寻常的盐铺要好的很多。”
李治捻起一撮盐粒,细碎的晶体在指尖泛着青灰。
他忽然把盐撒进石桌上的茶碗里,清水瞬间泛起浑浊的泥沙。
“这叫好?”他屈指敲着碗沿,看着垂手立在阶下的麻衣少年,“长安西市最劣等的盐商,都比你多三道滤灰工序。”
少年猛地抬头,略显不服气:“殿下明鉴!这是用河东卤水煎出的盐,比寻常矿盐...”
“你倒是机敏,但这会吃死人的。”李治打断了少年的话,指尖沾了点盐末在舌尖一抿,“咸中带苦,久食伤肾。”
李治突然抓起少年手腕,虎口正好扣住他腕间狰狞的烫疤。
他双眼微眯,随即好似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吃痛却不敢挣动,糯糯开口:“萧景瑀。”
姓萧,李治心中不断回味着这个姓氏,渐渐,嘴角勾起一丝轻笑,“想不想让全长安的贵人,都吃你制的盐?”
那少年双眼一亮,顿时点头,然而一旁的狄仁杰却面色凝重,忽的开口:“殿下!”
李治摆了摆手,“无妨!”
狄仁杰这段时间住在晋王府,早已吃上了这辈子都没吃过的美味,他曾去过厨房,见过那精细如沙的细盐,自然能猜到如今的李治想要这萧景瑀去做什么。
“明日带他去曲江池。”李治松开手,任由少年踉跄着跌坐在地,“取十车海水,备二十口陶瓮……”
转眼三日,晋王府后厨腾起呛人的烟雾。
萧景瑀灰头土脸地举着木勺,看李治将海水倒进铺着细麻布的漏斗:“沙子滤净了,接着用这木炭粉...”
“殿下怎知炭能去腥?”少年突然发问。
李治轻笑一声,撇向萧景瑀双眼,“谁都有秘密不是吗?”
萧景瑀一怔,神色一暗,没有再继续追问。
然而,李治却忽然攥住他的后颈,逼他看向瓮中渐渐析出的雪色结晶:“记住,这法子传出去,够诛你九族了,连带着你剩下的那些‘亲人’……”
待一切弄好,李治便带着两人返回了正堂,那王家送来的账册此时正放在桌前。
萧景瑀见状,好奇的上前翻看打量起来,刚欲出声阻止的狄仁杰,却被李治挥手打断。
两人就这样静静在后面看着他。
不多时,萧景瑀面色疑惑的转头看向二人。
“殿下,这账目有问题啊!”
“哦?哪里有问题?”
李治对这方面并不在行,先前要账目也是想着看看对方的态度罢了。
“殿下可否许我笔墨,给我点时间,我为殿下标明。”
李治颔首,不多时,密密麻麻的墨字递到了李治面前。
李治瞳孔微缩。
这般精细的算法,便是户部老吏也未必能及,上面竟是按“市价”“囤价”“散仓”分列,甚至标了各坊人口耗盐数,然后做出的推算。
殊有一种后世‘Excel’的既视感。
“好清晰的算法,这么看来,这账目果真有问题。”一旁的狄仁杰见状,不禁感叹。
李治不禁心中暗笑,看来这次还真是捡到宝了,看着一旁的萧景瑀,脑中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当夜,李治望着琉璃盏中细如初雪的盐粒,指尖在案几上敲出轻响。
窗外更夫梆子声传来时,他忽然对暗处道:“给东宫递个话,就说太原王氏送来的账本...有蹊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