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朱瑾走私了许多食盐,不知触犯到多少人的利益。
想必,这监斩官正是其中的一个。
“且慢!”
那小吏也是刚正不阿之人,眼看着监斩官非要将朱瑾杀之而后快,不由得大手一张,吹胡子瞪眼的叱道:“刺史之令,汝岂敢忤逆?”
“此诚我大唐危急存亡之秋也。社稷多舛,正需要朱瑾这等勇士上阵杀敌,报效朝廷,汝竟敢擅杀?”
“不管怎么说,朱瑾是张刺史要保的。你若动他,请先从我李振的尸体上踏过去!”
话音一落,名为“李振”的小吏就张开自己的双臂,跟护犊子的母牛一般,挡在了朱瑾的身前。
李振这么一说,监斩官就倍感忌惮了。
刺史的职权很大,他怎敢与之作对?
“放人!”
经过一番折腾,朱瑾还是被释放了。
说是释放,其实朱瑾还是跟其他囚徒一样,要被编入行伍,与伪齐军(农民军)作战。
他的年龄虽小,却分外勇猛。
曾倒拽牛尾,以一己之力杀死十几个劫道的山贼。
朱瑾由此声名鹊起,这才被一众私盐贩子追随,成了宋州当地有名的“盐枭”。
“李先生,你听说过我的故事?”
被卸下脚镣,解开枷锁的朱瑾,活动一下筋骨之后,饶有兴致的问了一句。
李振闻言,细细的端详了朱瑾一番,旋即意味深长的笑道:“朱瑾,余没听说过你的故事,但你的眼中写满了故事。”
“……”
这李振,也是一个有趣之人!
……
由于农民军已经进犯宋州,兵锋直抵宋州治所睢阳城,刺史张蕤不敢怠慢,假赦境内的所有囚徒充军,以求抗击贼兵,同时还央求屯驻于此的义武军保卫宋州。
义武军,是大唐位于河北的一个重要藩镇。
其下辖定州、易州,是朝廷遏制河北三镇的桥头堡。
现在的义武军节度使,乃是累世勋贵的王处存。
在大唐的所有节度使当中,王处存绝对是为“挽大厦之将倾”最积极的一人。
他一听闻黄巢率军攻破长安,天子西狩的消息,不等勤王诏书,就急急忙忙的带兵入关平叛。
当时以黄巢为首的伪齐军势大,王处存自渭北亲选精兵五千,皆以白繻为号,乘夜入京城。
唐军一度攻入长安,迫使黄巢仓促出逃。
没想到的是他们高兴的太早了,弹冠相庆之余,军队、百姓哄乱,被伪齐军瞅准机会杀了回去。
结果,唐军惨败,战死者十之八九,黄巢痛恨百姓们欢迎唐兵,索性不装了,纵容手下滥杀长安百姓八万人,路上血流成河,称之为“洗城”。
而王处存还在为了平息叛乱,挽救唐室不遗余力的努力着。
他一边向兵强马壮的李克用求援,一边跑到中原一带募兵。
朱瑾就被划归到了王处存的麾下。
成了一个……
马夫!
这让朱瑾是始料未及的。
难道刺史张蕤没有听说过他的“故事”吗?
不应该!
让朱瑾这样的人沦为一个马夫,着实是大材小用了。
话虽如此,朱瑾现在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他跟着大部队当夜就赶往了睢阳城郊的营寨。
睢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池。
是燧人氏作为天皇时的中心都邑。
帝颛顼,以及夏朝、商朝,都曾迁都于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宋国的都城。
睢阳也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
地处中原心腹之地,物产丰盈,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因此商业繁荣。
安史之乱的时候,张巡、许远以数千之众坚守睢阳。
历时十个月,前后大小数百战,共计歼敌十二万人,使叛军不能南下江淮。
那一场彪炳史册的睢阳保卫战,保全了江淮,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大功,更为唐朝恢复元气起到重要作用。
现在,睢阳这座城池再次成了江淮的屏障。
“哎,老王,你看那是谁家的姑娘?”
“好生美丽!”
翌日一早,朱瑾等一众囚徒兵就等候在睢水之畔吹着冷风。
瑟瑟发抖之余,乐观的朱瑾还不忘有着闲情逸致发出调侃。
在睢阳的城郊外边,已经是人满为患的一番景象。
由于伪齐军进犯,所到之处,难免兵燹而涂炭生灵。
为了活下去的老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到睢阳寻求庇护。
只是这么多的流民,以睢阳城之大也无法容纳得下。
流民们只好在城郊外搭建草棚、茅屋,或是风餐露宿。
由刺史张蕤出面,官府开仓放粮,地方上豪门大户也要施舍一些,接济一下这些饿得只剩下皮包骨的流民。
不然饿坏了的流民,被伪齐军裹挟攻城的话,对于唐军那是极为不利的。
顺着朱瑾的目光看过去,只见是一个不过双十年华的女子。
她朱唇轻点,仿若晨曦中最为绚烂的一抹丹霞。
肤如羊脂白玉,细腻温润,世间少有。
其容颜之美,恍若九天玄女降临凡尘。
这佳人额间饰着精致小巧的珠花,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以丝带绑着,垂在肩上、胸前,有一种娴静淑女之感。
身披繁复细腻的华服,衣摆轻扬,宛如云霞飘逸,举手投足间,尽显一抹淡雅脱俗,高贵不凡的风华韵味。
怎一个“美”字了得?
尤其是这女子站在草棚中,被甲兵、侍女环绕,还亲手为流民们打粥的一幕,更是将她的容貌衬托得格外出彩。
绝世而孤立!
鹤立鸡群一般。
“咳。”
被朱瑾称之为“老王”的军汉,一点都不老。
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扛着一支铁枪,蜂腰猿背,面色黝黑,只是看着显老罢了。
这“老王”与朱瑾一见如故,是后者的顶头上司,担任义武军的十将。
十将,就相当于十夫长,手底下管着十个军汉。
老王的祖上三代都是军汉,轮到他这一代人,也还是当兵的。
他有一个在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
王彦章!
不同于别的小校,王彦章比较平易近人,跟朱瑾插科打诨,也未尝不可。
此刻王彦章轻咳了一声,瞟了一眼朱瑾之后,没好气的问道:“小朱,你怎知她是未嫁人的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