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前往BJ(二)
- 重启83,从退婚镇长女儿开始
- 放声鸣
- 2015字
- 2025-03-05 23:38:30
“那就等项目动工,再联系。”
王健带了不少的礼物,又包了一份五千块的红包送了过去。
虽然这点钱对于项目承包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个项目经理来说,确实不少。
“王总,你放心好了。”
“只要项目有消息,我这边立马通知你。”
王健留下了名片。
接下来的几天,他又看了几个类似的项目。
项目情况大致类似,都是需要垫付资金,有些对承包公司的资质要求还很严格。
这些都是不小的费用。
......
“哎,资金还是不够啊。”
王健坐在马路边,默默点起了一根烟来。
不过很快,他就被呛得扔掉了烟头。
他印象中,承包工程是很赚钱的活,但这个时代。
想在工程里发家并不容易。
王健还是准备回上海继续研究服装产业。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
张箐那边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作坊的管理。
一车车的高仿货,也从广州不断地向上海发货。
王健在SH市郊租了一个五百平的厂房,用于堆放这些高仿品。
另一边。
王健手下的几位销售也带来了好消息。
他们以正品销售价三折的价格,打开了高仿品的市场。
许多个体户。
没有实力囤购正品,只能把心思花在了这些仿品上。
......
“王总,接下来,该怎么办?”
销售主管李涛有些感慨。
王健的手段在他眼里确实很有魄力,特别是自己生产自己品牌的高仿。
但他总觉得这样会把牌子玩砸。
“继续卖啊,这些高仿品暂时的市场还是不错的。”
“至于品牌的问题,我自然有办法。”
王健并不在意品牌的黑名声。
在这个还是报纸作为主流信息来源的时候。
想要得到一个好名声,很难。
但想臭,很简单。
几家报社根本不需要打点,就会在头版头条进行报道。
......
果然,这件事很快引起了部分消费者的不满。
她们花费了高价购买的正品,却被市场上便宜一半的高仿品替代了。
而且这些高仿品的外观看起来,与正品无异。
报社的报道则更加离谱。
认为王健在正品的定价方面有很大问题,质疑王健这边生产成本。
利润太大,才会引起同行的竞争。
剩下一些。
则是原本准备动手生产的那些小老板们。
他们发现王健的品牌塌方了之后,就不敢在进行仿制。
售卖王健正品的那些商场的销量受到了影响。
唯一的获利者,就是这批高仿货。
也就是王健本人。
......
王健逃避了整整一个月,没有出解释,直到事情再度发酵。
那些仿制品几乎成了人生必有的服装后。
王健才召集记者,开启了记者招待会。
“王先生您好,请问那些顾客怀疑,您的商品品质不行。”
“样式设计保护工作也不到位,才会发生这种事情。”
“请问你这边有什么好解释的么?”
“解释?”
王健笑着吩咐员工拿来了两套衣服,其中一套是正品,另一套是高仿。
“你们知道这两件,哪件是正品,哪件又是高仿品么?”
这套高仿品是王健专门研究过的。
外表都是采用同样的技术,自然没人能看出来。
“我现在就教教大家如何分辨我们的正品服装。”
王健拿起一件衣服,找到了它的标签,也展示给各位记者看。
“这件是我们生产的正品。”
“虽然外表看上去没有区别,但正品的标签是有编号的。”
“每一套的编号都是独立的。”
“我们的客服那边,我会送上坚定识别编码的人才。”
“若是买到产品后,想要测试正假,可以去到专卖店,验证这个编号码。”
“每套服饰的编码查询只有三次机会,也杜绝了高仿品,借用我们的验证码。”
王健,不仅仅是这一套办法,找来这些记者们记录这些,在他们看起来都很新颖。
“看来王总的技术还是很成熟的,不仅仅是验证真伪,还特意晚了一段时间才向公众回答。”
“另外还有一点,材质问题。”
王健拿来高仿的衣服,并将两套衣服打开来。
两套衣服的内部,王健使用了不同的材料。
看上去或者很难分辨,但内部是差距很大的。
“我们的正品,为了保证质量,内部的材料用得都是最高等的布料,而这些高仿品却差了一些。”
“我也可以保证,生产这些衣服的成本是很高的,并不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
王健这一套操作,让记者们有着反应不过来。
不过,很快,便有记者开始鼓起了掌来。
......
这一次的发布会很有效果。
当天便有部分买了高仿品的顾客,特意过来正品店购买正品。
试衣后。
他们才清楚知道这两者直接的差距。
当然也有一部分顾客。
明明知道另一边卖的是高仿,但外表上两者没有差异。
他们为了虚荣心,也买下了这些剩余的高仿品。
“王老板,你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
李涛虽然当过几年销售。
但一般服装厂基本没有这些问题,也不会特意想出防伪的办法。
最离谱得是。
现在所有人都不清楚,这高仿品是王健自己创建的。
“接下来那些其他厂,应该也会动心了。”
“吩咐张箐那边,先停止生产。”
“接下来,该那些其他作坊卷了。”
王健已经预料到。
等那些其他厂生产出来高仿品,那高仿品的价格也会降低。
“其他款式的呢?”
“先停一停,咱们现在只做正品。”
张箐管理的哪个厂,王健也有其他的想法。
他原本就知道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
而张箐的那个厂就是为了生产童装的。
“打出你们自己的牌子,接下来就由你们负责童装,设计图我也已经送过去了。”
王健继续叮嘱张箐道:
“另外要找家玩具厂,做一些玩偶,用于童装的赠品。”
人性是可以人为操作的。
儿童见到那些赠品,即使没有太强的购买意愿。
但他们的父母确实会觉得送孩子一套玩具,若是不买东西,有些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