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两步走计划

商人阿密特也没对维杰的主动搭话感到意外,毕竟这里每天都有和自己这般同病相怜的商人。

他满脸苦笑,“常年跟这群人打交道,我怎么会不清楚?”

“可我的货物卖不出去,就一分钱也收不回来。

“我让这里的官员给我宽限点时间,他却把我当成垃圾一样扔了出来!”

维杰理解这个商人的苦衷,沉默间话锋一转。

“你的订单不能按时出港的话,需要支付多少违约金?”

他可不是平白无故喜欢揭人伤疤,只是方便后续掂量一下能接受的出价。

“呵,五千卢比的违约金,但也可以选择不偿还,因为异地官司成本的原因,或许只会单方面和我终止合作...”

阿密特精疲力竭地晃晃脑袋。

“我选择后者,干这行太心累了。”

他可没有心思再陪这群狡猾的官员斗智斗勇了。

囊中羞涩驱使他放弃,还是回去继承家里的田产吧。

维杰内心有了大概的判断,这才问出了自己的来意。

“什么货物的订单?”

“一千支钢笔。”

“说详细点...”维杰追问道。

阿密特正惆怅地抱着脑袋,突然缓缓抬起了疑惑的头颅,选择先回答维杰的问题。

“牌子是卢克索,铱粒加固的钢尖,用的是可替换墨囊,高档货。”

“一支多少钱?”

“出海价是五十卢比一支,如果...你愿意要的话,我可以便宜转让给你。”

原本就处在心态崩溃的边沿,阿密特选择事无巨细地向维杰交了底。

“四十卢比一支,全部卖给我怎么样?”

阿密特眨眨眼睛,爽快地同意了,这个价钱只比内销的市场价低一点。

自己当然可以把这批货放在印度国内卖,但是自己没有销售渠道,只会费时费力。

阿密特感谢维杰帮了自己大忙,感激的双手一时不知所措,“向罗摩神致敬,祂会赞扬你的美德!”

“朋友,你是一名文具商人?”

“不是。”

“噢你是打算转卖给文具店吗?”

“也不是。”

“...您总不可能一千支钢笔留着自己用吧?”

维杰露出了笑容。

“我打算,把它们全部捐掉。”

他计划将这批钢笔全部捐给市政厅,就算是自己的一份示好的“礼物”。

顺了拉希姆的提醒,拿出点真情实意,花钱消除潜在的不必要的麻烦。

一千支钢笔,就是四万卢比,基本等于把之前赚的钱全部填了进去,维杰不可能不心疼。

吃了这么个闷头亏,自己怎么也要从市政厅的钱袋子上咬下一口,才能舒舒坦坦心理平衡。

于是维杰还准备了第二步计划...

后续维杰验货满意后,很快和阿密特达成了这笔交易。

对方把整批货物送到自己的店铺,自己再支付四万卢比的金额。

维杰接着又屁股受难,骑了三个小时吧唧吧唧的黑烟摩托车。

顺利回到了普里后,此刻已然是深夜。

“这么晚没回家,香蒂估计要着急死了...”

维杰无奈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前往斑斓服装厂寻找迪帕克。

印度没有深夜加班的传统,维杰也不是个喜欢忙碌的性格。

但这件事情最好赶走今晚达成沟通,毕竟明天就要把那批钢笔捐出去了。

迪帕克就住服装厂附近,此刻正蹲守电视,津津有味地观看着电视剧《大篷车》。

贴身女仆也站在沙发后面一同陪看,入迷地忘记了要给主人切洗水果。

得知维杰居然深夜来访后,迪帕克愣头愣脑地把维杰带进了家里。

“我的朋友,你怎么这么晚来找我,发生了什么急事吗?”

“也不是很紧急的事情...只是想让你帮个忙,一起达成笔生意。”

“噢,你尽管开口,是要找我借钱吗?”

无论是前一天刚答应的友谊,还是相信维杰的商业头脑,迪帕克此刻都表现出了十足的热情。

“也可以这么说。我想让你明天一早,把城里所以标准型号的墨囊购买下来。”

维杰说着拿出一只黑色的钢笔,他从那批货物里提前取走了一支。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维杰还是担心迪帕克有搞错型号的风险,把钢笔塞到了他手中。

“维杰,你是想倒卖墨囊?这东西可没什么利润可赚...”迪帕克并不理解。

“而且普里似乎一共有三家文具店铺,要把所以这种墨囊扫空,估计要好几万卢比...”

这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数额,虽然信任朋友,但也要对自己的钱财负责。

维杰当然明白对方的担忧,开口解释。

“市政厅明天会收到一千支钢笔的捐赠,自然而然,就会派出采购员采购相应的墨囊,满足使用需求,我打算从中赚一笔。”

这类钢笔更接近于中性笔,每隔一段时间,依靠更换中间的墨囊继续使用。按照一般的写字效率,一个墨囊只能使用两到三周。

“可以的话,我需要你把这三家店铺的墨囊全部买下,然后表示三天之后,将这批墨囊一同运往布巴内斯瓦尔,交付另一笔订单。

“等你付款拿到购买凭证,跟店铺表明暂时不取货物,三天后再统一收走。”

迪帕克挠了挠头发浓密的后脑勺,思索了一会。

“你意思是,这三天内会有市政厅的采购员前来采购,正好撞上我已经把所以墨囊买下但没取走的尴尬阶段。于是我好心转卖给他们,顺便提一提价钱?”

“聪明!”维杰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不过,不是‘好心转卖给他们’,是‘冒着另一边违约的风险含泪转卖’;不是”顺便提一提价钱’,是‘为了补偿原本订单的违约金,每一支墨囊提价五成’。”

维杰之所以不亲自操办这件事,而要找个代理人的原因,很好理解。

自己前脚刚给市政厅捐了一千支钢笔,后脚就来一波倒腾垄断加价,等于挖坑埋坑,自己这波捐款“示好”的操作在别人眼里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而找一名代理人来干这活,以这年头的信息水准,怎么也关联不到自己头上。

一者要表面上毫不相干,二者对方还得能掏出几万卢比,维杰认识的所有人里边,也只有迪帕克满足这两个条件。

另一方面,如果直接将墨囊全部买下,然后租个几天的摊位在一旁倒卖,明显执行起来要方便许多。

但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不出这番举动是在等大鱼上吊。

市政厅采购员这条“大鱼”会察觉,怎么前脚有人捐赠钢笔,后脚就有人明晃晃地倒腾配套的墨囊呢?

最终还是会联想到自己头上。

所以刚才维杰所说的那番操作,就是要通过一场“巧合”,来掩盖掉这种本质,哪怕只是多套了一层皮,就已经足够了。

“等等...”脑袋有点晕晕的迪帕克梳理着思绪,话到嘴边又不知怎么描述。

“我提供赚钱的点子,你提供全部启动资金,事后的收益五五分成,如何?”维杰敲定。

“没问题!要是这个听起来完美的计划不成功,我大不了把买的墨囊再原价卖回去。”迪帕克笑道。

维杰投去感激的目光,虽然迪帕克说得云淡风轻,但自己怎么会不清楚,他可是要承担着不小的风险。

“维杰,我还有一个疑惑...”迪帕克还是问出了内心的忐忑。

“你打算加价五成卖给市政厅,但是采购员也不是傻子,他们要是不接收价钱,去其他城市进货怎么办?”

在他看来,每支墨囊加价五成,少说要多花费一两万卢比,市政厅的人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吃亏。

“你不了解市政厅,他们掏的是政府经费而不是自己的钱包,只会图个省事;我们加价既然有正当的理由,他们能够交差就行。”

维杰分享自己的见解,“而且一千支钢笔市政厅用不完,肯定会连同配套的墨囊卖给学校,这里边又是一笔赚钱的交易。

“从采购员的视角来看,他们不会反感甚至会喜欢加价,因为可以从中浑水摸鱼,我加价五卢比,他们就敢上报成六卢比甚至八卢比。”

维杰的话让迪帕克听得一呆一呆,全程嘴巴木楞地合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