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铁路恢复运行

明晚约在咖啡厅?

维杰第一次碰见这么有调性的印度商人。

大多数人估计会选择,大白天直接约见在倒闭店铺的门口。

聊得来再找处地方坐下接着聊;聊不来直接原地散伙。

突出一个简单、随意。

维杰接着把三千卢比还回迪帕克,充当他与原本的合作商毁约的违约金。

江湖规矩,付了违约金,就不能再雇打手上门找麻烦了。

接着又跟迪帕克聊了部分的细节,但具体情况,还得看明晚的见面是否能拿下了。

维杰对此有不小的把握。

【今日情报:普里的铁路系统于明天提前恢复运行,接下来几天,每天都会有上千名朝圣者涌入普里,前往贾格纳特神庙参观和祈福,小贩市场的椰子供应,将产生巨大缺口】

普里这座小城市,能成为印度教四大圣地之一。

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贾格纳特神庙的存在。

这座现存的神庙建于公元十二世纪,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因此众多印度教徒,包括国外旅游,常常不远千万里,也要跑来参观和朝拜。

这也是为什么普里这样一座小城市,会有外国旅客的原因。

维杰突然回忆起来,之前在奥里萨邦的一份报纸上,就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

铁路工人因薪资纠纷罢工,本月二十五日起多条线路停运,恢复时间未知。

无论是国内外的朝圣者,前往普里基本都是乘坐火车,这几天火车又基本停摆了。

可想而知,行程暂且搁置的人们不少会憋着一股劲,等的就是铁路恢复运行的时候。

况且十二月份底,本就是一年里神庙朝圣的高峰期。

因为这个时间点学校普遍放寒假了,家人可以带着孩子进行一场家庭朝拜。

而且印度人虽然在一月一日没有特殊的宗教节日,但往往也会在年终进行新年祈福。

种种原因加持下,也难怪明天铁路一旦恢复运行,会接连有大量朝圣者涌入了。

椰子供应将有巨大缺口?

这不就是提醒自己倒卖椰子吗?

维杰了解常识,在神庙门前摆摊贩卖椰子,并不是给路人旅客喝椰汁解渴;

椰子通常会剥除外层纤维,保留白色硬壳,充当参拜神庙的供奉品。

因为在印度教的神话中,椰子就是“神赐予人类的三大礼物”之一。

“还有一大礼物,就是干净又卫生的恒河水...”维杰腹诽了一句。

因此前来神庙朝圣和参观的人群,往往都会有购买几个椰子的需求。

就像上坟要买香纸一样。

按照情报提供的信息,其他的底层小摊贩,估计了解不到明天铁路就会紧急恢复的信息。

自己只要找普里附近的几大椰子种植园,以量换价,把它们还剩下的新鲜椰子都收购就行了。

到时候摆摊小小垄断一手,每个椰子在原先基础上,涨价个一卢比不是问题。

甚至由于近乎独此一家,自己还可以搞一手捆绑销售,比如无论要几个椰子都要买一杯奶茶。

奶茶的价钱就按一卢比售卖,这样顾客痛感不高,而且往往也正巧口渴,不会有什么抱怨。

“但是,还是赚得太少了...”

这是维杰不满意的地方。

毕竟一连好几天摆摊,哪怕雇人帮忙,也是一件费时费精力的活。

但就算往乐观方向估计,一天能卖两千多个椰子,连续卖四五天。

再加上奶茶那点微薄利润,也就勉强赚个两万卢比左右。

两万卢比对于小贩而言很多。

但对自己来说还大大不够。

“有什么办法,能逮住这个机会,多赚一笔呢?”

“人流量,没有把人流量利用起来...”

维杰一连串的想法,都是在短暂时间内完成,迪帕克正好停下嘴巴,趁热把咖喱饭解决掉。

“迪帕克...”维杰等到对方吃完后,才开口道。

“今天有空吗?”

“我当然有空,服装厂那边也不需要我每天看管。”

迪帕克刚填饱肚子,“怎么了维杰?”

“我又有了一个新的点子,需要咱们合作。”

迪帕克欣喜地把打了一半的嗝憋了回去,“真的?”

“还是你出本金我出计划,一起干活五五分成。”

铁路明天就恢复运行了,眼下还剩大半天时间。

维杰一个人忙活不过来,必须得找一个帮手。

迪帕克至少在听话层面,还是极其靠谱的伙伴。

而且加上两天后还要支付“黑盒子”剩下的一万五千卢比,那样自己口袋里差不多就剩一万了。

维杰可不想再体验一次囊中羞涩的迫切感。

还是直接借用现金流应该比自己充沛的迪帕克的本金,对自己而言要更稳妥一些。

望着对方频频点头同意后,维杰把计划托出。

“我今天依靠铁路部门的关系得到了一条靠谱情报,明天普里相关的铁路会紧急恢复运行。”

“真的?那可是一件好事。”

“我估计未来几天会有大量的朝圣者涌入普里,咱们可以在神庙门前摆摊售卖椰子。”

迪帕克听完后蠢蠢欲动,“维杰你这主意真不错!”

“我可以现在去跟附近的椰子种植园谈,让他们把新鲜的椰子都卖给我。”

售卖椰子的小摊贩基本也是从种植园进货,但眼下他们还没获取这个情报。

而由于这几天铁路停运,神庙门前生意惨淡,他们也不会有现在大量采购椰子的想法。

这就给维杰和迪帕克能够垄断椰子供应的机会。

维杰却摇摇头,“不,这件事情我来做,你去干一件更有趣的事情。”

“什么事情?”迪帕克的好奇被完全调动。

“你是服装厂主,肯定跟普里以及布巴内斯瓦尔的服装品牌商有打交道,这是你的优势。”

迪帕克短暂愣了一下,点点头。

“所以我需要你跟他们谈,咱们未来几天可以在椰子的硬壳上贴标签帮他们打广告,他们支付广告费。”

“维杰,你...你有点疯狂!”迪帕克把“你是不是疯了”的话吞回了肚子里。

“椰子可是朝圣的贡品,你在表壳上面打广告,不但是对神灵的亵渎,而且原本打算购买的人也会打退堂鼓。”

他说的都是合理的分析,毕竟纯洁的贡品怎么容许广告的亵渎呢?

维杰却异常冷静。

他不但要打广告,他还要大大方方把贴了标签那一面摆在上面。

让路人一眼就能看见。

“所以我要你找品牌商,而不是随便一家路边的门店;而且利用你的人脉,其他行业的品牌商,也可以尝试合作。”

“维杰,我听不懂了...什么意思?”

维杰耐心解释。

“咱们不需要在粘贴的标签上写下赤裸裸的广告语,而是要写祝贺语,例如‘某某品牌祝贺您啥啥啥’这种,懂了吗?

“找品牌商的原因就在于,品牌不需要广告语,只需要曝光和露脸,就能让人记住,这是跟给一家不知明店铺打广告的不同之处。

“品牌知名度越高,跟咱们合作的几率就越大。”

迪帕克在维杰的慢慢开导下,逐渐有所明悟,“我好像理解了...”

例如小黄人服饰是一个知名度不错的服装品牌,开有好多家门店。

如果它同意和维杰合作,在售卖的椰子上打广告。

没必要在标签上宣传“小黄人服饰,质量过硬,便宜实惠”。

只需要在上面写下“小黄人品牌,祝您未来一年获得湿婆神的保佑!”

或者换一种写法“撕开这个标签,小黄人服饰将把您一年的霉运统统带走。”

诸如此类,还可以加一点修饰和润色,总之大致是这个思路。

这样既能打广告,还没有赤果果的广告商业语,惹恼购买的朝圣者。

谁都喜欢被赞美,只需要用印度教的宗教术语表达出来就行。

说不定购买者不但不会反感,甚至还会新奇和喜欢。

就像过年去超市买零食大礼包:

一袋上写着红色大字,“祝您明年腰好肾好”;另一袋上啥也没写,只有一个四肢发达笑哈哈的小男孩。

选择哪一袋,显而易见。

而且维杰拥有经验,椰子的白色外壳上面的标签,是很容易就完整撕下来的。

不会有像贴到玻璃那样,撕了一角就撕烂粘死的情况。

大部分朝圣者都会看完文字标签后,不反感地将它撕下,不会照成实质性的阻碍。

这样广告曝光的目的也达到了。

“听懂了吗?咱们接下来说说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