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新奇的椰子

普里火车站,距离贾格纳特神庙,大约只有三公里。

伴随“吱嘎吱嘎”的老旧铁路摩擦声,上午第一辆开往普里的火车,难得地准点抵达。

八点三十五分。

深红色与奶油色相间的车厢还没打开铁门,攀爬在两侧和车顶的人群就像蚂蚁一样,哗啦啦跳下车身。

混乱、嘈杂、拥挤、犯罪...这些印度的底层色调,时隔几天,又原原本本地恢复了火车站往日的喧嚣。

“阿琼,跑慢点!”

母亲提着帆布行李包,大声地提醒在人流中奔跑的男孩。

九岁的阿琼听话地停下来,靠在一堵显眼的墙边。

不出意外,父亲追上来打了他屁股一巴掌。

“不要调皮捣蛋,小心被人拐走!”

阿琼“哦”了一声,乖乖跟在父母屁股后面挤出了火车站。

父亲鲁陀罗,昨晚才突然得知火车站恢复售票的消息,大晚上排长队,终于买到了三张坐票。

他们一家子,都是传统且虔诚的印度教徒,还是素食主义者,早就慕名贾格纳特神庙已久。

这次趁着儿子阿琼放寒假,一家人怎么也要来朝拜一趟这座心目中的圣地。

虽然他们不是本地人,但也不是任宰的外国旅客,以十分合理的价钱雇到了一辆人力拉车。

不到二十分钟,他们就远远望见了覆盖着赭红色砂岩的高高塔尖,看见了表面绘画着几何图案和神话场景的古旧石墙。

“那是神庙!”阿琼激动地抢先开口。

父亲鲁陀罗这次没有斥责儿子的吵闹,因为他的目光和心思,也被那座简直散发神圣光辉的神庙所吸引。

“噢~湿婆神保佑,一路平安抵达!”

作为朝圣者,前往神庙参拜是一件郑重的事情。

他们在进入之前安放好行李,购买了几个金黄色的万寿菊花环。

“椰子,椰子别忘了!”披着头巾的妻子帕瓦蒂,在一旁温柔地提醒道。

椰子和花圈,是敬拜神像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

“妈妈,那边,那边...”摇头晃脑的阿琼拽住妈妈的手,指了一个方向。

“那边有好多的椰子卖!”

一家三口的目光遁去,发现在广场靠近神庙门口的方向,有一处格外显眼的摊位。

堆积成小山的椰子,安放在厚厚的塑料隔层上,和周围零零散散售卖椰子的小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在摊位显眼处还放置了一座小神龛,上面点燃了一盏酥油灯并焚香,朝着神庙的方向供奉着。

“那一定是一名虔诚的教徒!”

这一处小小的细节,瞬间拉满了父亲鲁陀罗心中的好感,这位售卖椰子的摊主,怎么能不是一名虔诚的信教徒呢?

“咱们就去那买!”他当即做出决定。

椰子摊位前,身材高大的维杰,身旁还有四名雇佣的听话小孩,身上齐齐穿着一种名叫“多蒂”的长棉布。

这是租来的印度教徒传统衣服。

就差把“虔诚”两个字刻在脑门上了。

果然维杰的这些小举动取得了良好的吸引效果,一早上顾客源源不绝。

“咦?椰子上面还有标签...”阿琼小跑过来,率先拿起了一只脑袋大的椰子。

上面的标签偷走了他好奇的目光。

父亲鲁陀罗也来到摊位前,拿起面前一个外壳圆润的椰子,第一眼也发现了上面的标签。

“噢!上面怎么会有广告语?”

他一下子跌入谷底般心生厌恶,瞥了一眼就将椰子塞回去。

怎么能够在纯洁的椰子上面,粘贴低俗的广告标签?

这简直就是对神明不敬,是自身信仰的玷污!

他内心浮现这样想法的同时,下意识却多看了一眼标签上的文字。

“嗯?”他拿着椰子的手掌,定格在了半空。

“匠本纪服饰,祈愿您蒙受贾格纳特的神视加持,业净福至?”

他眼珠子圆溜溜的不可思议,试探性拿起另一个椰子。

“雅芳自行车,以苦行之心献椰,助您真知照见梵?”

他的手臂禁不住颤抖,这行优美的文字简直照进了他虔诚内心。

“爸爸,你看看这个!”

父亲鲁陀罗接过阿琼递给的又一个椰子。

“印度风味小吃坊提醒您,此椰已被象头神迦尼萨提前嗅过,甜点诚可贵,椰子价更高!”

象头神迦尼萨酷爱甜点,他一下子就理解了其中的趣味性。

“有趣,真有趣...”

之前内心的偏见一下子烟消云散,他现在觉得,贴有这种文字标签的椰子,才真正具备了神圣的属性。

他简直爱上了这几个椰子!

“老板,这三个椰子我要了!一共多少钱?”他抬头询问维杰。

“每个四卢比,一共十二卢比。”

维杰不忘递过一杯奶茶,“您还需要额外支付一卢比的“祈愿费”,附赠一杯马萨拉奶茶。”

“爸爸,我口渴了,要喝那杯奶茶!”

父亲鲁陀罗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买下了那三个椰子和一杯奶茶。

他抱着椰子爱不释手,还不停给妻子帕瓦蒂赞美那几句文案写得有多好,要把这椰子上的标签收藏起来。

维杰把一张张卢比塞进腰包,又达成了一笔愉快的交易。

“看来效果很不错嘛,不出意料的话,今天内就能买完三千个椰子...”

这还只是铁路恢复运行的第一天,传导效应会让接下来几天流量更加爆满。

紧邻正午,维杰和迪帕克进行交接班。

两人轮流看守摊位半天,维杰负责上午,迪帕克负责下午。

同一时间。

点心师傅维卡斯抵达了他忠诚的门店。

虽然更换了地方,还是第一天上班,但成熟老练的工作经验让他应付自如。

也不知出于何种心理,维卡斯的到来,让贾尔迪贾师傅萌生了一丝危机感,于是干活更加卖力了。

眼下维杰一间店铺,兼具了制作小吃、点心和饮品三种功能。

维卡斯每天除了制作供应警局下午茶的点心量之外,还可以多预留部分,摆在门店里售卖给顾客。

点心的利润,可比小吃高出不少的百分点。

维杰估算着,按照现在店铺天天顾客爆满的情况,一个月能赚将近一万卢比。

虽然跟自己利用情报赚取的钱相比,这只占了不大的一部分。

况且还要每天操劳,但维杰却乐在其中。

毕竟在印度可没有拿着钱投入资本市场,钱生钱利滚利,躺着盈利当富家翁的选项。

至少对于维杰而言没有这个选项。

因为印度可不姓资。

虽然它自认姓社。

但维杰觉得印度的社会性质就如同它的街边小吃一般,什么奇奇怪怪的调料都往里面加一点。

一点奴隶制,一点封建制,一点资本制,一点社会制。

杂糅成了一盆不亲自尝一尝,就没法了解味道的“大锅烩”,这就是尼赫鲁社会主义。

总之,在印度这个奇怪的地方,要混得自在,得有一层“保护伞”。

排除掉天生高种姓这个选项。

想要发达,要么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商业大帝国,要么买下大量土地当个收租的地主老爷。

或者二者兼之。

总之得有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支点”,而不是单纯的有钱。

否则自己只会成为丛林里揣着钱袋子的小白兔。

赚来的钱就像水泥和砖瓦,得把他们搭建成房屋,才能给自己遮风挡雨。

这也是维杰那么重视店铺的原因。

下午三点。

维杰顺利地完成了第一天的下午茶送货。

等回到自己的店铺时,却发现一道瘦弱的身影正紧巴巴地左右徘徊在门口。

“这不是自己雇的一个在椰子摊位干活的小孩吗?”

维杰上前拍拍小孩的肩膀,示意他不要慌张,把话说清楚。

“那条街的警察来找麻烦,说你的摊位违法什么的,要把东西收走!”

维杰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缘由。

估计是其他人眼红塞钱给那名巡街警察,让他来闹事了。

“自己昨天明明给了他两百卢比,但第二天这家伙就出尔反尔。”

“维杰,你怎么一点也不慌啊?”那个小孩扯着维杰的衣角,满脸疑惑。

那可是拿着棍棒的警察!

你的椰子就要被收走了!

“放心,你先回去...”维杰拍了拍小孩的脑袋。

出来混,看的是势力。

刚刚好,维杰的靠山就比那家伙高了一个级别。

这不,是时候拉出来遛一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