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对某些东西感兴趣,便会不请自来。
《长安时报》二期今日售卖消息不小心传了出去,勋贵使奴蹲守于致知院门前不远处,欲抢先一步购得此报。
至于为何如此,只因某勋贵如同大喇叭一般,吹嘘自家郎君有了此报,竟自愿读书识字,而已识字郎君研习此报,数日之内便会吟诗作赋,水平之高,远甚于己,但其从不怀疑尚有一种可能,便是其胸无点墨,矮个子里拔高个。
甚至国子监那首奇葩诗亦流传出来,竟惹得一众勋贵稚子纷纷叫好,简直不忍直视。不过对于《长安时报》宣传无疑是成功的。
哄闹如同菜市,卫率兵士不得不亮刀剑吓唬,才让这群人老实列队购买,至于商贩走卒,僧尼道俗皆不敢前来,便于两市苦苦等候。
锣声如往常响起,列队如长龙,甚至能见黔首身影,或许其大字不识一个,但大人物说的夸张虚词,其坚信不疑。
购得一张时报,便揣在怀里,拔腿往家里跑,不知其回家,将此报交给亦是大字不识的好大儿,会不会因浪费五十文而失声痛哭,或是由此刻起,于心中埋下读书种子。
时报二期引起轰动程度甚至远甚于一期,兴许是期待已久,又或许因为杂文中出现几种造纸之术,而以竹造纸,更是闻所未闻。
李承乾此次为避免再引起朝议,刊印造纸之法,着重标明始于何处,由何人进献,皆刊印于报上。当然了,不可能写如此详尽,便是某州,某姓氏郎君进献,至于你欲细查,那便去查,若能查及,李承乾下跪认输。
某府老丈手持时报,仅观之数眼,便气急。
“南方竹子遍地,此物极易生长,用之不尽,若是此法当真可行,不需数年,纸贱价廉,当真好手段,看不见刀子方是最致命的。”
“去吧!”
……
时光转瞬即逝,这日一早,李承乾甚至有心情喂鱼,但冯孝约没有眼力见。
“殿下,出事了!”
李承乾一招仙女散花,鱼食抛向空中。
“随孤来!”
君臣坐定。
“何事?”
“殿下,长安书商将时报运往别处售卖,途中遭劫,车驾亦被纵火烧毁,所幸人无事。”
李承乾冷笑,此举不过延缓时报推广罢了,莫非彼辈技穷尔?
“察事司快马急报,洛阳等地覆版已出现,其价格售至一百至一百五十文,依旧售卖一空,有不良之徒借机牟利,且出现一些小报,其内容不堪入目。”
李承乾闻言一冷,推广之事倒是达成,但吃相也太难看了,乱象已有苗头。至于那不堪入目小报,欲借来一观,给予评判,可惜了。
“尚有一事,殿下请过目。”冯孝约呈上几份纸张,脸上颇为凝重。
李承乾一眼望去,便大惊失色,道:“此物何处得来?”
“有一稚子分发给行人,刚分发被一郎君发现端倪,擒拿至长安县衙,臣阿耶得知,已拟呈状上奏,急忙告知于臣,让臣先上呈殿下,早做定夺。”
李承乾闻言,思虑片刻,多事齐发,背后必有猫腻。
“将此物带给李詹事,再将相关之讯告知,孤即刻入宫面圣。”
“喏!”
李承乾刚出殿门,脑海突然惊醒,便止住脚步,退了回去,仿佛无事发生一般。
冯孝约不明所以,问道:“殿下,可要安排车驾?”
“不必,去吧。”
“喏!”
李承乾等待并不太久,李世民敕令便至东宫,急召其入宫。
两仪殿外,内侍故伎重演,那挤眉弄眼模样便知李世民心情甚是不喜。
李承乾心中有数,硬着头皮入殿,佯装不知何事。
行礼道:“阿耶,不知召儿前来所为何事?”
李世民脸色铁青,冷哼一声,指着御案,道:“你看此物!”
李承乾佯装不解,拿起一观,其内容同冯孝约带回纸张一般无二,不由大怒道:“何人如此丧心病狂,竟敢诽谤阿耶,儿跟其拼命!”
说完便将纸张揉成一团,气愤掷于地上,道:“阿耶,此妖言惑众,不可轻饶,便让儿领金吾卫前去捉拿,将其千刀万剐。”
李世民甚是满意李承乾态度,脸色稍缓道:“胡闹!承乾,你那日预言,不料这般快应验了。你再看,此尚有两份奏报,乃弹劾东宫与民争利,另一份乃长安书商被劫,几事均与时报有关,便一同呈上来。承乾,你以为如何?”
李承乾细看奏章,缓缓道:“阿耶,此间可是有人故意为之,为这时报而来。”
李世民颔首,道:“然也,彼辈贼心不死。”
李承乾欲探李世民态度,问道:“阿耶,如此一来,这时报之事是否暂搁,再做打算。”
“不!彼辈愈是反对,证明你此举愈是要紧,此乃切中要害,彼辈茫然不知所措,故行此暴戾之举。”
李承乾微愣,李世民如此坚决倒有些出乎意料,本准备一大堆说辞,此刻一字皆用不着。不对劲,看向李世民自信神情,心中明悟,闹半天,孤已沦为李世民手中一把剑了。
“阿耶,若是不搁置时报,彼辈仍诽谤阿耶,又当如何?”李承乾继续试探道。
李世民嗤笑一声,道:“即便无时报,彼辈亦不会为朕歌功颂德,不过背后诽谤罢了!”
李承乾闻言,又是一愣,自己道行终究浅了。
李世民,你认知如此深刻,适才那般气愤装给谁看呢?
“承乾,你如何看玄武门之事,阿耶当真如此中所言那般残暴不仁,禽兽不如?”
李承乾背脊涌现丝丝凉意,心道:李世民为何拿此事来考验干部,你不当人父。脸上却是瞬间满是愤怒之色,忿忿不平道:“彼辈无知小儿,狺狺狂吠,岂不知阿耶为形势所迫,遂至喋血禁门,此非阿耶之过,乃息隐王欺人太甚。”
“息隐王残忍,岂主鬯(chàng)之才;海陵剌王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阿耶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天下太平,贞观治世,子民安逸。”
“天下臣民只会对阿耶感恩戴德,岂会如此等宵小这般诽谤于阿耶!若阿耶这般圣君亦称残暴不仁,儿以为天下再无好人矣。”
李世民闻言,稍露喜意,先前不忿已奇迹般消失,招呼李承乾近前,上下打量道:“承乾,乃朕之好儿!”
“阿耶,乃儿之仁父!”
啪……
李承乾双肩一沉,耳边传来李世民肆无忌惮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