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触动

重生之后,今天算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回学校看看。

上次李新阳送陈晓玲过来的时候,只是在校门口短暂停留,看不出什么。

其实这时候大家穿的普遍都比较差,李新阳觉得这都还没什么,但吃的上面要是也差,那让人看了心里也不是滋味。

学生们到齐了,陈晓玲维持着秩序。

虽然陈晓玲才来没多久,但学生们似乎都挺喜欢她,陈晓玲脸一沉下来,孩子们顿时就不闹腾了。

开始打菜了。

打菜的时候他没敢给太多,他知道这个菜油水比较足,如果一下吃太多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者其他的问题,比如拉肚子。

到时候要是为此还去买药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就算是加上他们这些大人,锅里都还剩下了三分之一的菜。

孩子们都或蹲或坐的在操场上聚在一起,脸上都是开心的笑容,显然对这顿大餐非常满意。

平时有点吃的大家还会坐在一起换着吃,今天大家都一样,就吃自己的。

李新阳只是吃了一块面饼,肉和土豆都一口没吃,他没什么胃口。

李新阳拿着面饼在操场上转悠起来,和孩子们聊聊天,问问他们还想吃什么,或者觉得味道怎么样。

反馈当然是很好的,大家对他的手艺赞不绝口。

“李老师”,一个比李俊梅看着还高一点的女孩子喊住他,“你以后还来给我们做吃的吗?”

李新阳蹲下身笑道:“当然会,你喜欢吃吗?”

小女孩儿点头,她的头发有些凌乱,被风吹到面前,她伸出手指勾了一下,露出缺了门牙的牙齿笑道:“我觉得你做的饭好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李新阳替她把头发弄到耳朵后面,说道:“那如果你这次考试都是满分,那我就来给你们包饺子怎么样”。

“好,我可以的”。

在楼道的一侧,一个小男孩儿蹲在那里,他把底下的饭和一些土豆给吃了,面饼和肉都留了下来。

“肉不好吃吗?”李新阳在他旁边问道。

孩子抬头看了他一眼,摇摇头,又点头。

“好吃,我吃不下那么多,带回去给我妹妹吃”,男孩儿低着头说道。

李新阳叹了口气,他有点忘记男孩儿是谁了,能在这里读书的都是他们大队的孩子,就算不熟悉,也大概知道一些,只是这么多年了,他也忘得差不多了。

“你叫什么名字?”

“陈思”,男孩儿回答道。

“他爸是个哑巴,有肺痨,母亲也跑了的,家里除了他爸还有个老人,然后下面还有个妹妹”,王大全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说着陈思的家庭情况,“像他这样的学校里也不是一两个”。

王大全沉声说道:“咱们公社穷啊,很多家庭连每个学期两块钱的学费都交不起,国家政策好,把杂费给免了,不然人会更少,就这还有很多人不愿意来呢,所以陈老师是个好人啊”。

陈思走了,李新阳和王大全绕着学校走着。

“支书,我有几个想法跟你说说,你考虑一下”,李新阳在学校里转了半天,心里也有些想法。

王大全笑道:“行,你说说我考虑考虑”。

“我刚才看到学校围墙里面还有一片空地,得有一两亩的样子,空着也是浪费,不如让老师带着学生开垦出来,来年春天种一些菜,一来锻炼孩子们的务实能力,二来也能给大家多一些吃的”。

“这个可以,我回头找老周他们说一声,陈老师城里来的姑娘,怕是不会这些,老周他们没问题,正好发挥一些余热,做点后勤工作”,王大全点头说道,“实在不行我在后边给他们弄点地”。

李新阳心想其实对面鱼鳞滩也可以。

“另外我建议恢复食堂,今年咱们不是分田地的吗,从第二年开始,每个学生可以带一些粮食过来,第一年咱们队上自己想办法凑口粮,只是谁来做饭,这个得支书您安排了”。

“这个我之前想过,只是大队每年也没什么盈余,明年看吧,要是情况好些就恢复食堂,”王大全拍拍自己的烟杆问道,“以前的时候公社还会支援一些,现在各个大队情况都恼火,公社也是有心无力”。

李新阳知道大队要供养几十个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因为条件实在太恼火,有个老师才主动离开的,这才有了陈晓玲的到来。

其实现在的大队小学普遍是这样,没几个大队不恼火的,只有再等两年,取消公社重建乡镇之后,几个村的学校就会合并在一起,那个时候鱼鳞滩小学就会迎来最风光的时候,最高记录全校有三百多个学生。

那个时候几个村供一个小学,压力就会小很多了。

李新阳记得也是那个时候学校恢复食堂的,但需要学生自己带粮食来,食堂给他们煮吗,每天有一个菜,但基本都是素菜,也不多,勉强吃得饱,你要是觉得差了就自己带肉来,食堂可以给你热。

那个时候他记得学校还每个人发了一个杯子,统一用这个来吃饭。

李新阳沉吟了一下说道:“学费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建立一个奖励制度,比如送孩子来读书的,学期中还有学期末的时候,给前几名的学生发一些物质上的奖励,比如可以免除学费,交了学费的就可以退给他”。

“不过我就是这么一个想法,我也知道队上现在钱不趁手,具体怎么做还得您和陈老师他们商量着来”。

王大全点点头,“你有这个想法就很不错,以前靠我一个人撑着,今年有了陈老师好多了,加上队上有了一些结余,明年可以试试看,总之要让孩子们都读上书”。

李新阳说道:“队上这点钱也不能光紧着学校这里来吧,想要让大家重视这个事情,还是得从根子上入手,要让大家知道,读书才是农村的孩子最大的出路”。

王大全颇为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背着手笑道:“你这话倒是还挺有道理,是啊,农村的娃想要有出息,除了读书还能做什么,但是很多人想不到啊,别说咱们队,附近几个队这几年就出了两个大学生,又怎么样呢,光在花钱,隔壁三队的,出了个大学生全队都捐钱”。

是啊,就算考上了又如何,很多家庭根本支撑不起读书的费用。

说到底还是钱闹的,有钱谁会在乎每学期两块钱的学费。

不过今年卖了些黄鳝,明年情况应该会好很多。

李新阳很少和王大全聊这么正经的事情,所以今天这么一聊,李新阳才知道学校的情况比他认知中要严重很多,王大全背地里也不知道付出了多少。

李新阳知道王大全是个好干部。

和李新阳说了这么一番话,王大全似乎还松了口气,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要不说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好使,你说的这些主意我都会考虑的,我老了,干不了多久了,以后还得是你们年轻人的时代,好好干”。

李新阳不知道王大全这话是有感而发还是意有所指,他也没想那么多。

厨房里,陈晓玲他们正在收拾厨房。

“剩下的这些菜,明天加一些萝卜和青菜煮一下,给同学们再分一份还能吃一顿”,李新阳对陈晓玲说道,“剩下的那些面和肉还能放两天,快放寒假了,到时候给他们包个饺子,可别把他们嘴给养刁了”,李新阳对陈晓玲说道。

“谢谢你李新阳,今天辛苦你了”,陈晓玲对他笑道,“大家对你的红烧肉可是评价很高呢”。

李新阳笑了笑,“我好歹还是这个学校走出来的,倒是陈老师,你才是辛苦了,应该我们对你说一声谢谢才是”。

孔兰书颇为感慨的说道:“这话是个理,陈老师人美心善,我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姑娘,以后谁要是娶了你那可真的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你瞧瞧做的这些事,哪个不说一声好,可惜咱们队这条件太差了,给不了陈老师你更好的待遇,还是要等这些学生以后读出去了,赚钱了,让他们亲自跟陈老师你说声谢谢”。

李新阳和孔兰书这真诚的一番话一下子够陈晓玲整破防了。

陈晓玲眼眶泛红,语气有些哽咽的说道:“你们这是干啥啊,我也没做什么啊,我就是看他们太可怜了,做点我能帮他们的,没有你们我也做不到这些”。

王春妮抱着陈晓玲拍拍她的后背。

李新阳心里一直都有个想法,可能是被陈晓玲的这份善良给感动,又或者是今天看到这些孩子的一些感触,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