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出征辽东建奴

两人一个敢说,一个敢记,倒也配合得天衣无缝。只是不知道将来崇祯皇帝看到李国辅的小本本时,会不会觉得自己的监军太监已经被孙晨“洗脑”了呢?

当然,有时候李国辅也在怀疑,自己记录的这些孙晨的练兵之法,到底是不是真有用。

正当李国辅对孙晨的态度有些动摇的时候,随后发生事情,却让李国辅无比坚定的相信,孙晨就是大明军神了!

九月底的刘家岛,海风渐凉,秋意渐浓。

孙晨站在码头上,目光凝视着远处的海平面,心中盘算着即将到来的战事。

经过两个月的练兵,一些拓荒者也加入了进来,他的军队已经初具规模:两千火枪兵、一千长矛兵、五百火炮兵、二百轻骑兵,以及一支由十五艘战舰组成的水军。

这支军队虽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孙晨对即将到来战斗充满信心。

就在这个时侯,李国辅匆匆走来,脸上带着几分疑惑和担忧。他走到孙晨身边,低声问道:“孙将军,杂家听说您准备渡海北上,去攻打旅顺口?”

孙晨点了点头,语气坚定:“正是。旅顺口是辽东的门户,若能拿下此地,我们便能在辽东站稳脚跟,逐步蚕食建奴的地盘。”

李国辅皱了皱眉,语气中带几分不安:“孙将军,建奴强兵十几万,我们这区区几千人,真的能拿下旅顺口吗?老奴担心……”

孙晨微微一笑,说道:“李公公不必担心。据情报旅顺口目前只有建奴八旗真夷三百人,以及包衣奴隶等三千多人。我们兵力虽少,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加上出其不意的战术,定能一举拿下旅顺口。”

李国辅听了,眉头稍稍舒展,但依旧有些犹豫:“孙将军,老奴并非质疑您的才能,只是此战关系重大,万一有差池,可如何交代啊。”

孙晨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坚定:“李公公,此战我们必须打。旅顺口不仅是以后我们收复辽东的门户,更是控制渤海的要塞。若能拿下旅顺,我们便能切断建奴入寇中原的野心,同时为日后收复辽东打下基础。”

李国辅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孙将军既然有此决心,老奴也不再多言。只是此战凶险,老奴恳请将军让老奴随行亲自督战。”

孙晨有些意外,摇头道:“李公公战场凶险,您还是留在刘家岛比较安全。”

李国辅却坚决不肯,语气中带着几分倔强:“孙将军,杂家虽是太监,但也是万岁派来的监军。此战关系大明国运,老奴岂能躲在后方?况且,杂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求能为皇上分忧,为大明尽忠心!”

孙晨见李国辅态度坚决,心中不由妥协。他沉吟片刻后,终于点头答应:“好,既然李公公有此决心,末将便不再阻拦。不过,战场凶险您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国辅见孙晨答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多谢孙将军成全!老奴定竭尽全力不负将军殷切厚望。”

随后,孙晨开始为出征做最后的准备。他召集众将,详细部署了作战计划,并命令水军提前出发,封锁旅顺口附近的海域,防止建奴援军突然从海上来增援。

李国辅也忙碌起来。他将随行的几名锦衣卫召集到一起,表示只带张云和赵虎两人随行,其余几人则被他留住。

他拿出一套自己衣服,郑重交给留下的锦衣卫,语气中带着几分悲壮:“此去凶险万分,若杂家不幸战死沙场,你们便将这身衣服带回京师,交给我的侄子李福,就让他为我立个衣冠冢。老奴虽死也要为大明尽忠!”

几名锦衣卫听了,眼中皆露感动之色。

有一人忍不住说道:“李公公您何必亲自上阵?不如留在岛上,等待消息便是。”

李国辅摆了摆手,语气坚定:“不必多言。杂家虽是太监,但也是大明臣子。此战关系国运,老奴岂能退缩?你们留在刘家岛,协助孙将军的后勤事务,便是对杂家最大支持。”

锦衣卫们见李国辅态度坚决,只得点头答应。张云和赵虎则站在李国辅身后,神情肃穆,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后,孙晨率领大军登船,浩浩荡荡地向旅顺口进发。李国辅站在船头,迎着海风,心中既有紧张,也有豪情。他回头看了一眼刘家岛的方向,低声喃喃道:“万岁,老奴此去定当竭尽全力,助孙将军拿下旅顺口,为大明去立下不世之功!”

孙晨走到他身边,笑道:“李公公,此战我们必胜。您就等着看建奴是如何狼狈逃窜吧!”

李国辅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孙将军,杂家相信您。此战若是能够获得成功,旅顺口必定将会成为光复辽东的起点!”

两人相视一笑。

海风呼啸战船破浪前行。

终于,经过并不算漫长的航行,旅顺口的轮廓渐渐出现在远方。

一场决定辽东命运的战斗,即将在此拉开序幕。

旅顺口外的海面上,孙晨率领的十五艘战舰如幽灵般突然出现,紧随其后的还有数十艘临时征用的商船和货船,浩浩荡荡地铺满了海面。

海风呼啸,战旗猎猎,船队如同一头头巨兽前行,缓缓逼近旅顺口。

岸上,建奴的哨兵远远望见海面上的船队,顿时惊慌失措,连忙跑去禀报:“报——!海上有大批明军船队,正朝旅顺口逼近!”

此时,旅顺口的最高官员正是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

他在辽南一带巡视,抽调精锐准备十一月进攻明朝,恰好到旅顺城。

听到哨兵禀报,鳌拜眉头一皱,冷笑道:“明军?他们还有胆子来主动进攻我们大清地盘?真是荒唐笑话!”

他随即翻身上马,带着几名亲兵直奔海边查看。

远远望去,只见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船只,旗帜上赫然写着“东江军”三个大字。

鳌拜眯起眼睛,心中不由得一阵惊讶:“东江军?这不是很早就被我们给打散掉了吗?怎么又冒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