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977,神童小试牛刀

1977年11月11日,这一天是农历的十月初一。

虽然已经入了冬,但天气还不算冷。

正州市教育局最近一些天简直要忙到死。

今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正式刊发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这就算是靴子落了地,国家定了调。

因为时间紧,要求当年必须得实施一次高考,所以,各省接到任务都开始忙碌。

南河省的高考时间定在了12月10-12日。

接下来就要出卷子、接受考生报名,安排考务工作等等,事情多而琐碎。

上午10点多,市教育局局长何兰舟正在办公室看文件,负责高中教育阶段的副局长郭开福拿着一沓卷子兴冲冲大步走进来。

“兰舟同志,了不得了!咱们正州这次真出神童了哇!”

何兰舟放下笔,看了郭开福一眼说道:“开福同志坐,怎么回事儿啊?我还没见你这么高兴过呢!”

说着话,何兰舟拿起自己办公桌上的大前门抽出来一支递给郭开福,他自己也叼了一支。

郭开福接了烟,划着火柴先倾着身子帮何兰舟点着烟,又点燃自己的,把燃着的火柴棒吹灭丢在烟灰缸里,他抽了一口烟说道:“是这么回事……”

前几天,正州市高中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这也是为即将到来的高考热热身。

徐水镇高中物理老师郑国梁的儿子,才10岁的小学4年级学生郑星海参加了这一次的摸底考,他考的是理科。

这次考试省里要求集中统一改卷。卷子改出来之后,郑星海竟然考了398分!

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通知要求,1977年高考各省自己出题自己组织考试。

南河省本次理科高考一共要考5门,分别是政治、语文、数学,然后是理化。

前三科每科一份卷,理化合出一份卷,每份卷100分。

总分是400分!

这个10岁的孩子竟然差2分就考了总分满分!?

听完郭开福的讲述,何兰舟摇了摇头说:“我觉得这不太可能。”

“是不是有人想造个神童出来,先给了孩子答案?”

郭开福瞪大了眼睛,脑袋摇得拨浪鼓一般说:“不可能!兰舟同志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次考试可是高考的一次演练!”

“卷子是在考试前一个小时由部队押解到学校,然后监考也是各高中老师交换监考,本校老师监考不到自己的学生。”

“考试改卷也是集中到正州大学统一改卷。改卷也挺严格的。”

何兰舟将郭开福拿过来的卷子看了一遍。

这孩子的字迹也挺成熟的,写得一手漂亮的行楷。

不像10岁的孩子能写出来的书法。

“开福同志,咱们得谨慎一点,我看,你让人抽空去家访一下,实地考察一番。如果真的是神童,那再让媒体报道也不迟。”

“中科大要在全国招收少年班大学生了。要招收的就是11岁到16岁的顶级聪明的孩子。这事儿都传遍了啊!这阵子不断有人找上门要咱们推荐呢!”

“咱们得防着点有人打什么歪主意。”

郭开福连连点头:“您说得对。那我亲自去一趟吧。”

徐水镇位于正州西边。

距离市区大概10公里的样子。

郭开福下午骑着一辆二八大杠沿着中原路往西走。

终究是初冬时节,即便是下午,风里也已经有了一丝凉意。

路两边的庄稼地,收秋基本结束,大片的耕地上一片繁忙,社员们有的正忙着赶驴车往地里拉粪肥,有的则在赶着牛拉木犁耕地,还有的赶着大马拉的耙子正在耙地。

还有打畦垄的,耩麦子的……

郭开福一路蹬着自行车,欣赏着赶麦子的繁忙景象,他半个小时后就来到了徐水镇高中。

此时,物理老师郑国梁正在教室里给学生们讲题。

因为高考已经临近,教室里坐得满满登登,学生们都是竖起了耳朵,瞪大了眼睛听得十分认真。

不过,相当大一部分学生,两眼里满是迷茫。

他们压根就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

因为,之前这些学生都没怎么正经学习过,想靠临时抱佛脚考大学,难于上青天!

郑国梁讲完了一节课,下课铃响,他夹着课本就往教室外走去。

“郑国梁老师!”郭开福在教室门口拦住了郑国梁的去路。

“郭局长?您找我有事?”郑国梁自然是认识郭开福的,赶忙从兜里摸出一盒两毛五的黄金叶给他让烟。

郑国梁不抽烟,但是他兜里经常装着烟。

他在徐水镇高中担任物理老师,同时兼任着副校长一职,应酬还是比较多的。

郭开福把不带过滤嘴的香烟在手心里磕了磕,然后就着郑国梁手里的火柴把烟给点了,说:“你儿子参加了市里的高考模拟统考,对吧?”

郑国梁说:“是的,我们特别给局里汇报过这个事情。”

“我儿子自学了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平日里我让他做高中的数学和物理题目啥的,他正确率出奇的高。”

“我就寻摸着,给他报名让他参加这次模拟考试,看看情况。”

郭开福笑道:“他的成绩已经出来了。”

“考得有点儿太好了吧,以至于何局长不相信这是个十岁的孩子能考出来的成绩!”

郑国梁问:“考得很好吗?上三百分了?”

模拟考400总分如果能考300分,那就可以上顶尖儿的重点大学了,清北都有很大可能。

郭开福说:“他考了398分!”

“差两分就满分了啊!说实话,我也有点儿不大信。”

“带我去见见你儿子吧,我要亲自考考他!”

“他要是能经得住考验,那咱们本省的媒体会一窝蜂争相报道!”

“但要是弄虚作假的话,那可是个大丑闻啊!”

“国梁同志,组织到时候可是会进行严厉的调查!”

郑国梁苦笑:“领导,我怎么敢弄虚作假嘛!”

“我儿子今天正巧在我们学校的阅览室看书,我带你去见他。”

郭开福说:“按理说,小学不是也开学了吗?他怎么不去上学?”

郑国梁摇头说:“孩子说,小学课程已经没有任何挑战性,他觉得坐在教室太无聊,没意思,他想自己看书学习。”

郭开福就随着郑国梁来到了徐水镇高中的阅览室。

这里大概有一万多册藏书。

其中,有不少初高中的教材和各科的学术著作。

郭开福跟着郑国梁进入阅览室,他就看见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孩正坐在一张桌子旁认真地读一本大部头专业书。

这孩子理着个平头,眉目清秀,脸上透出着一股灵透劲儿。

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郑星海。

一个月之前,他刚刚重生,如今,他正在争分夺秒,希望能尽快跨过漫长的求学阶段,早点开始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