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高考有史以来第一个满分!
- 科技教父,从中科大少年班开始
- 赞美诗2号
- 2177字
- 2025-03-25 09:02:09
徐水镇高中校长王承恩最近非常忙。
因为,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来到这里想要采访郑星海。
之前都是郑国梁接待,但现在郑国梁去进修了,他作为校长,不得不出面接待。
徐水镇高中不过是一个乡镇高中,师资力量有限,十年之后第一次举行高考,这所高中按照全市模拟考的成绩来看,估计也没一个人能考上大学。
但是,这一年,郑星海是在徐水镇高中报名参加的高考。
这么捎带着,徐水镇高中赫然也开始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王承恩的大名也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徐水镇高中都赫然快要成为名校了。
这让王承恩颇为有点儿沾沾自喜。
这一天,已经是1978年的1月10号。
上午,王承恩刚刚在办公室坐定,他就看见有一辆红旗轿车驶了过来,就在他办公室门口停下。
红旗轿车一般都是高级干部乘坐。
就算是市一级的领导都没资格使用。
王承恩心想,这又是上头来人了吗?
他赶忙迎了出来。
红旗轿车副驾驶的车门打开,何兰舟从里面下来,他下了车就去打开后面的车门。
不过,他还是慢了一步,车门已经被从里面打开来。
钱雪森从车里走下来。
钱雪森看了一眼徐水镇高中破旧的校舍,感叹地对何兰舟说:“咱们的基层高中办学条件可是比较差啊。”
何兰舟说:“钱老师,全国的乡镇高中都是这个样子。”
“咱们国家不富裕,虽然已经全力投入教育,可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不足。”
钱雪森说:“所以咱们必须得大力发展经济啊!经济发展得好了,自然就能给教育更多投资。”
“教育投资一定要加大,因为,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
“咱们冒昧找过来,不会打扰到郑星海小朋友吧?”
何兰舟笑道:“不会,不会的!星海要是知道您亲自过来看望他,不知道激动成什么样呢。”
何兰舟说着,他看了一眼搓着手站在一旁的王承恩说:“王校长,星海不在图书馆,应该是在家里吧?”
何兰舟刚才直接带着钱雪森去了省图。
结果,郑星海竟然没有在那儿学习。
搞得他有点儿尴尬,这不只好又带着钱老来了徐水镇高中。
何兰舟也知道,最近找郑星海的媒体比较多。
而郑星海不太愿意接受媒体采访。
因为,他希望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研究费马猜想。
如今,好多媒体都已经知道郑星海固定在省图一个小阅览室学习,记者们纷纷自发前往,目的就是想要采访一下郑星海。
这让郑星海有点儿不胜其扰。
王承恩赶忙回应:“不在家,他呀,就在他姥姥家里做研究呢。”
“据说,现在已经进入到关键时刻了。”
钱雪森一听,就笑着说道:“那就不打扰他了吧。希望他真能把费马猜想给搞定了。”
何兰舟说:“星海主要是在躲记者,您过来,他肯定是要见的。钱老师您恐怕不知道,您是星海的偶像呢!”
正说着呢,一名邮递员骑着车子过来。
这名邮递员下了车,将自行车给支起来放好,站在那里看着正在陪着钱雪森说话的王承恩,不知道该不该过去打扰。
钱雪森发现了这个情况,对王承恩说:“王校长,邮递员同志找你呢,你过去吧。”
王承恩就道一声抱歉走过去,说:“信件怎么不放到门卫那儿?”
邮递员笑道:“今天这个邮件比较重要,是省招生办公室寄来的,要求必须得校长亲自签收。”
何兰舟听得此言也走了过来,眼睛放光说道:“是高考成绩吧?”
“按理说,高考成绩不该先发到市教育局,再由市局通知各区,然后再发到各学校的吗?”
邮递员说:“我也不知道情况的啊。”
“邮件在这里,待会儿,王校长可以拆开来看看。”
邮递员就把一个大牛皮纸信封给拿出来递给了王承恩。
王承恩说:“这个信比较薄,而且还搞这么大,感觉不像是成绩通知单。”
说着,他就把信封给小心翼翼地撕开来。
他撑开信封,里面有一张精美的纸,看样子像是个奖状。
王承恩把奖状从信封里拿出来,只见上面写着:
郑星海同学,你在1977年高考中各科成绩为,政治100分,语文100分,数学100分,理化100分!总分400分!荣膺南河省理科第一名!
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最下面还有省教育委员会的签章。
钱雪森这会儿也走了过来。
他看着奖状上的字样,惊喜地说道:“满分?!”
“星海竟然考了满分?!”
何兰舟的嘴笑得差点咧到了耳朵根,说:“哈哈!这恐怕是有高考以来的第一人吧?”
“竟然拿了满分!”
“咱们正州市这次可是露了个大脸!”
王承恩也是高兴得不行,虽然郑星海严格意义上不算是徐水镇高中的学生,但是,挂名在他们学校,那这份荣耀就是徐水镇高中的!
一想到后续学校有可能会得到奖励,还有可能有资源倾斜,他就激动不已。
钱雪森对何兰舟说:“我还没见过高考能拿满分的。可见星海同学答的卷子一定是相当的完美!”
“十岁多点的孩子,能思维如此缜密,实属难得。”
“来都来了,那就去看看吧。”
钱雪森对郑星海越发的感兴趣了。
何兰舟点点头说道:“咱们应该把这个喜讯去告诉他,哈哈!”
于是,一行人就坐车去郑星海的姥姥家。
郑星海姥姥家在徐水镇东头居住。
那是个普通的农家小院。
门口一边是个积肥的粪坑,另一边长着一棵枣树。
简易的出厦门楼,上方有枯萎的茅草在风里瑟瑟舞动。
钱雪森等人从车上下来,正巧就看见郑星海的母亲李秀菊从三间青砖蓝瓦的正房走出来。
“王校长,您怎么来了?”李秀菊看见门口停着的红旗轿车,表现得还是很淡定的。
王承恩给李秀菊做了介绍,然后说:“弟妹啊!今天我们可是给你报喜来了,你看看这是啥?!”
王承恩把奖状亮了出来。
李秀菊小学毕业,认识字儿,她看完之后,淡淡地笑着说:“这孩子,我总担心他吹牛,怕成绩出来丢人呢!比估分多了20呢!最关键的,真拿了全省第一名啊!”
何兰舟在旁笑道:“这个搁古代,那就是状元了啊!哈哈!”
“弟妹你看上去好像有点儿云淡风轻,不怎么在意的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