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十条规定,研讨会

第一条规章上面,清楚明白的写着:编辑部内人人同等。

朱棣不禁想起了新制度的同等律,忍不住小声问道:“老和尚,看来老爷子这是早有准备。”

“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部门,实际上内里联系紧密,你瞧这同等律都应用到这了。”

姚广孝点了点头,冲着吴言信问道:“吴副主编,这第一条人人同等,往后我见了主编,用不着行礼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等级森严的时代中,对方官职比你高,那就是身份要尊贵,尤其是在大明初期,更显得如此。

吴言信头也没抬,回道:“握手就好了,用不着那么繁文缛节。”

他将稿件搬动,被否掉的全部放在地上一个竹筐里,继续道:“这些规章制度,都是商量来的,你们有什么建议,开会的时候可以说。”

“只要建议合理,规章就会做出调整,集思广益嘛,要好过闭门造车。”

朱棣和姚广孝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尤其是朱棣,本就是在军营中待惯了的人,更加明白集思广益的重要性。

身为将领,面对大规模的战争行动,仅仅依靠自己是绝对无法成事的,必须听取多方意见,才能够做出最有利于战局的指挥。

否则,只是一味地闭门造车,胡乱指挥,轻则战事不利行动受阻,重则战争失败全军覆没。

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两人继续往下看。

第二条:凡是重大决定,需要部内商讨之后,再做决定。

第三条:部内商讨遵循一个原则:少数服从多数。

第四条:今日事,今日毕。

第五条:不允许拿取老百姓任何东西。

第六条:和老百姓交流,要和颜悦色。

第七条:买卖公平。

第八条: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改之。

第九条: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第十条:每个人都有开口的权利。

十条规章,内容算不上多,很是精简。

但是每一条,都让朱棣和姚广孝,感觉到心神震动。

朱棣常年治军,自然知晓,纪律性有多么重要。

同样一支军队,在不同的将领手中,有着不一样的精神风貌,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维系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条件之一,便是军队的纪律性。

到处烧杀抢掠的军队是松散且脆弱的,战斗力也不强。

而如今,他在编辑部的十条规章之中,看出了铁一样的纪律性。

他看向姚广孝,指着这十条规章,道:“文人向来有着多重标准,很少见这样精准的规定。”

“他们很不简单,似乎是抛弃了文人身上的陋习,眼光看的很长远。”

姚广孝深以为然,道:“不被圣贤书所囚宥,他们走的路超出了现在的文人。”

“有些规章难以理解,但是又让老衲觉得很有道理。”

他的手指向第三条,颇有些审慎的滋味,道:“《左传》中说‘贤均从众’,在这变成了少数服从多数,似乎……”

他看向正忙着整理稿件的吴言信,提出了疑惑:“吴副主编,这里不应该是‘贤均从众’吗?”

吴言信将稿件都放下,走了过来,道:“原本我和名远都是这样想的,只不过澜伯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什么是‘贤’,判断‘贤’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也同样转达给你们,还有,以后可以叫我守诺。”

姚广孝有所体会,道:“年长者未必贤,年幼者未必不贤;饱经风霜者未必贤,未经人事者未必不贤。”

“只是若是如此来论述贤与不贤,也会有失偏颇,甚至是自我怀疑。”

“你说的不错。”

声音从门口传来,朱棣和姚广孝回头去看,便见两个浑身泥巴的青年走了进来。

“我是黄观,字澜伯,这位是张显宗。”

旁边黑瘦的高个子露出一口大白牙:“张显宗,字名远,忝列编辑部副主编。”

黄观个头稍微矮小些,相貌不算特别出众,但一双眼睛格外的有神,像是璀璨的星辰。

他接上姚广孝的质疑,解释道:“贤均从众的最大问题,便是很多时候,看似‘贤’则未必‘贤’,用陛下说过的话来讲,这叫做主观意识太浓厚。”

“所以,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从众’,抛弃了“贤均”,我们相信利用好‘从众’的力量,能够让决定更加完美。”

姚广孝下意识的想去转动佛珠,忽的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强制还俗,佛珠也没带来。

他有些不大适应,思绪乱了下,迟滞片刻,便道:“我明白了,第二条的部内商讨,和第三条的少数服从多数,互为补充,彼此矛盾又统一。”

黄观眼前一亮:“你说的东西很有意思,像是陛下会说出来的话。”

姚广孝一愣,心说你这也能听出来,点了点头道:“的确是陛下的教诲,刚才你说的主观意识,是什么意思?”

“解释起来会很费劲,不过看来你我都是一类人,陛下所说的话,我们都有记录,一起来参详参详。”

“如此甚好,陛下对我们所说的话,我们也有记录,刚好能集思广益。”

几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吴言信迅速地收拾好桌子,又搬来几条像是凳子的东西:“别见怪,自己做的,模样是丑了点,可是能用。”

朱棣接过造型独特的凳子,晃了晃就听到吱呀吱呀的声音,对吴言信这句话深表怀疑。

他刚一坐上去,或许是力道大了些,整条凳子不堪重负,直接咔咔两声散了架。

朱棣哎呦一声坐在了地上,屁股下的凳子早四分五裂了,他心有余悸的站起身,埋怨道:“守诺,你这手艺不到家啊。”

“半路出家,比不上和尚会念经,咳咳,我继续改进,继续改进。”

吴言信又搬来一条,朱棣这回怎么都不肯坐,就站在那里:“你们坐,我站着,站着说话不腰疼,屁股也不会疼。”

几人都笑了,黄观抽出一个箱子,拿出里面堆叠的纸张,散给几人,道:“这些都是陛下说过的话,我都记下来了,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领悟。”

姚广孝也从怀里掏出来纸张:“我这里也有,陛下说的有些深奥,我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

“今日倒是好,能够和几位一同来参详,想必会大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