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数字经济的产生背景

数字经济,作为21世纪最显著的经济现象之一,其产生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技术支撑。知识社会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都是推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力量。

1.知识社会

知识社会的到来是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特征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知识大爆发的时代,知识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地位愈发凸显,其特有的正循环增加效应也加速了知识社会的进程。

知识具有两个属性,即需求导向的信息提炼(应用性)和知识本身的能动性(创新性)。这两个属性之间具有普遍意义的循环增加效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广泛应用,知识的正循环增加效应得到了明显增强:一方面,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处理和应用数据与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降低了知识获取的成本,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和知识的流动与创新。这种循环增加效应使知识的总量剧增,使知识的效用不断提升。例如,科学刊物的数量从20世纪初的约1万种迅速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的近10万种,这充分反映了知识生产的加速和知识总量的爆炸式增长。

与此同时,知识社会的到来也加速了知识型劳动者的涌现。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知识的传输、获得、积累和分享变得更加高效,这促使劳动者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知识型劳动者的出现,不仅代表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和追求,也为数字经济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

2.现代信息技术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随着信息技术融合趋势逐步增强,以微电子、计算机和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驱动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为数字经济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微电子技术经历了从分立元件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跨越,这种革新发展显著提高了线路的集成度,大大缩小了元件的体积,同时使电子设备的性能更加卓越,成本更加低廉。半导体存储器的普及也大幅提升了存储容量,为数字信息的海量存储提供了可能。

计算机技术也不断更新迭代,从最初的电子管计算机到如今的微型计算机,其体积不断缩小,功能日益强大,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更使中央处理器的运算和数据处理速度飙升,为各类复杂计算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现代通信技术,尤其是光纤通信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容量。同时,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深度融合,使通信网络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为数字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3.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使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且极大地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加速了知识的流动与创新,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用户数量急剧增加,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和高效。用户只需轻点鼠标或滑动屏幕,即可随时随地访问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这种信息的即时性和广泛性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同时,互联网还推动了电子商务、在线支付、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兴起和发展,这些新兴业态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也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互联网还促进了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整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洞察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市场策略和营销方案。这种基于数据的决策方式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也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是数字经济产生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动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数字经济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数字经济的产生背景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知识社会的到来和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也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