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最近这几月,网络比较流行把一生按照75 80岁来看,25岁相当于一天七点半八点整左右。
一
我自己今年二十五岁,有了一个新的划分时期,以前是一年三年五年为周期,
现在是以6年为一个周期更加符合自己的人生历程。
六年:
01年随父母来南宁算是人生第一个阶段节点.
1——6岁,或者说。2001-2007年之间:幼年童年。 08年暑期转学隆林为节点
2007-2014……隆林小学到初一
初一上学期度过14年寒假为节点
2014-2021……初二到大二暑期实习为限
2021-2028……
三
说回来人生六年
1-7学龄前幼年期
07-13小学童年期
13-19中学少年期小青年
19-25大学和初期社会化……
青年
25-31大青年
31-37小中年
37-43中年人
43-49中年晚期
49-55
1 - 7岁:学龄前幼年期,生活以家庭为中心,在懵懂中探索世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逐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感受亲情的温暖,对周围一切充满好奇。
7 - 13岁:小学童年期,踏入校园开启知识之旅,结识许多伙伴,在课堂与课间的交替中成长。兴趣爱好开始萌芽,课余时间沉浸在跳皮筋、弹玻璃球等童趣游戏里。
13 - 19岁:中学少年期、小青年,学业压力逐渐增大,自我意识快速觉醒。为了梦想努力拼搏,经历青春期的迷茫与成长,在知识的积累与社交的拓展中逐步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19 - 25岁:大学和初期社会化的青年阶段,步入大学校园,接触多元文化与思想,拓宽了视野。毕业后初入职场,在社会的浪潮中摸爬滚打,积累工作经验,学会独立应对生活的挑战。
25 - 31岁:大青年时期,事业进入上升期,努力提升专业能力,积极争取晋升机会,在职场上崭露头角。感情上,或是与恋人稳定发展,共同规划未来,或是仍在寻觅合适的伴侣。
31 - 37岁:小中年阶段,经济相对稳定,组建家庭后生活重心向家庭转移。承担起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忙碌奔波,努力平衡二者关系。
37 - 43岁:中年时期,事业达到高峰,可能面临职业瓶颈。子女教育成为生活重点,为孩子的成长付出心力,同时开始注重自身健康管理,调整生活作息与饮食习惯。
43 - 49岁:中年晚期,逐渐适应职场的变化,子女逐渐长大独立。开始思考人生后半程的规划,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如养花、钓鱼,丰富业余生活。
49 - 55岁:职场资深阶段,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与威望,成为行业内的中流砥柱,指导后辈。同时也在工作与生活间寻求更深层次的平衡,开始为退休后的生活做经济与心理准备。
55 - 61岁:半退休状态,逐步减少工作量,交接核心业务,将更多精力放在家庭和个人爱好上。比如重拾早年搁置的摄影爱好,用镜头记录生活点滴,感受生活的美好。
61 - 67岁:初入退休生活,开启自由支配时间的新阶段。或是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学习乐器、舞蹈,丰富精神世界;或是投身于志愿服务,发挥余热,回馈社会。
67 - 73岁:休闲养老时期,以养生保健为重点,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如每天清晨打太极。常与老友喝茶聊天,分享生活感悟,共享晚年惬意时光。
73 - 79岁:临近彻底退出工作,彻底告别职场事务,专注于修身养性。偶尔翻翻老照片、回忆录,回味往昔岁月。安心享受天伦之乐,家庭聚会成为生活中最温暖的时刻。
80岁之后:完全从工作中抽离,回顾生活简单而纯粹。人生总结末期,在家人陪伴下,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珍惜每一个平凡日子。过往的经历成为最宝贵的财富,静静感受时光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