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藤甲与连弩

到底怎样“文斗”,才能赢过刘关张,甚至一举赢下三人联手呢?

这个问题,在来找三人之前,刘用思考了许久,甚至连做生意以及做算术,他都考虑过,但都觉得不稳妥——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刘用小时候曾经用现代的脑筋急转弯和算术题考过刘备,都被他一一破解。

这位汉昭烈帝,看问题是直至本质,也许谋略不如当世顶级谋士,头脑却绝不愚笨。

而关羽和张飞,也不是大老粗。

张飞看起来大大咧咧,实际上卖猪肉的时候,几百笔账目都能心算,手底下掌柜但凡算错一点儿,他当场就能纠正,简直刷新了刘用对他的认知。

关羽更是懂排兵布阵,甚至熟读兵书,埋伏多少兵用多少滚木礌石,都能算得一清二楚。

想耍小聪明赢他们三人,不说比登天还难,轻易是别想做到。

所以,刘用多番思考后,最终决定放个大招:就跟他们比制造军械,直接把后来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以及后世才流传到中原的“马蹄铁”和“马镫”甩出来,再加上造价低廉却极其实用的“藤甲”,一整套装备贴脸开大!

让三人输得心服口服!

“你竟然也懂军械?”刘备听到刘用的话后,不由得露出了笑容,说:“行,那就比这个吧!不过,不能只比性能,也得控制造价,否则再好的军械,耗钱太多无法大量装备,也是无用。”

将领的装备,跟大军制式装备,很显然是不一样的。

关张都是力大无穷,身穿几十上百斤的盔甲,再手持七、八十斤的兵器,依旧毫无压力。

但小兵要是如此,动一下都费劲,更不要说作战了。

马都上不去。

造价上,也是天差地别:将领的盔甲大多是精钢打造,甚至有的都用玄铁,护心镜更是会用到紫金,一套最顶级宝甲的造价,甚至能打造一支万人大军。

刘备显然不想比那种,因为没意义,三兄弟现在穷得精钢盔甲都穿不上,只能用略好一点的皮甲。

武器也不是后来的神兵,而是只确定了式样。

“当然得看造价,不看造价的军械都是耍流氓!”刘用笑笑,说:“另外,由于我们不是工匠,也不需要亲手打造,把思路整理出来让工匠动手,就行。”

闻言,刘备点头。

旋即各自调配几名工匠,开始打造军械。

实际上,他们本来也正在打造军械,旁边就是炼铁炉,几个老铁匠正在捶打关羽和张飞的兵器,正是后来的“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

不过,是镔铁打造的普通兵器,现在的他们还用不起玄铁神兵,更用不起紫金宝甲。

放眼整个时代,也只有吕布一人,用上了紫金宝甲。

董卓对他的厚爱可不一般。

扯远了,再说当下:调拨好工匠之后,刘备那边立刻动手,打造起了自己的独门“草甲”,一种他在编织草鞋时领悟出来的特殊盔甲。

性能谈不上多好,但也能防刀剑,并且造价极低。

除了人工成本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让刘用也不由得侧目,暗道:这刘皇叔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大军交战,武器其实还是次要,甲胄的强弱,才是决定装备是否精良的标准。古代藏刀不犯法,藏盔甲却要以造反论,直接杀头,就是这个原因。

有兵器无甲,不过乌合之众,有甲在身,那便是能打的精兵!

征讨黄巾的各地乡勇,基本上都属于“乌合之众”,黄巾军更是只有一个布条,战斗力堪忧。但刘备所要训练的,却是一支能征善战的精兵,因此都要配备盔甲。

可他又没有钱,张飞那点儿家产,用来招兵买马已经花得差不多。

根本没法购买时下流行的生铁甲。

于是,刘备自创了“草甲”,只要照着草鞋的方式编织,再涂抹上油,便可以抵挡刀剑。甚至连箭矢,都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挡,可谓是廉价又实用。

“不过,也就是有点东西,不算多!”

刘用笑着,派人取来了自己一早就准备好的“藤条”:这些年他一事无成,但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藤甲并非他心血来潮,而是准备已久。

从进山选取藤条,到水泡、晒干,以及棕油浸泡。

已经做好了准备步骤。

现在将其编织起来,再涂抹一层棕油,彻底定型,就可以搞定——刘备看在眼里,原本轻松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

“吾弟这是要造藤甲?”

“没错。”刘用点头,说:“咱们用不起铁甲,但草甲不够结实,也不能长时间使用,同样不合适。藤甲则刚刚好,经过处理的藤条在韧性上不比生铁差多少,但造价却跟草甲一样低廉,还能长时间使用。”

此话一出,刘备脸上的表情,立刻变了。

“当真?”

“千真万确!”

其实,说不比铁甲差多少,都有些保守了:在冶炼技术并不发达的东汉,铁甲谈不上刀枪不入,否则就不会动不动出现“削铁如泥”的神兵了。

你让宝刀去砍螺纹钢试试?保准一砍一个不吱声!

打造铁甲的大多是生铁,材质本身,就远不能跟后世常用的熟铁相比。

又受限于士兵体力,不能太厚。

主要防御的,还是敌方小兵,对将领并无太大用处。面对箭矢,防御力也一般,不一定就比纸甲、木甲强。真正能刀枪不入的,只有将领的宝甲,那个就不是制式装备了。

而藤甲呢?

它最辉煌的时代,在清朝初年,面对当时还不算太发达的洋枪,都能抵挡一二,可以想象有多结实。

“那为兄一会儿可要好好看看你的‘藤甲’!”刘备说。

这时,刘用又拿出图纸,让工匠照着打造起了“诸葛连弩”——说是诸葛连弩,其实并不恰当,因为真正的诸葛连弩,是大型防守军械,非单人可以驾驭。

他打造的这个,是现代人根据诸葛连弩的原理,设计出来的现代复合弩。

优点是可以连射、方便携带、造价不高。

缺点是射程短、威力小、准头差。

但这些缺点,都是跟原版诸葛弩相比,要是对比汉末时期的装备,绝对是降维打击。除非有人能再现当年射程八百米的“秦弩”,否则哪怕是源自秦弩的汉军制式弩箭,也要差一大截。

更不要说,还能连续射击了。

“你这个……”刘备看了看刘用的“诸葛弩”,再看看不远处正兴致勃勃指挥工匠制造骑兵弓箭的张飞,脸上表情突然变得古怪起来。

这一场比斗,敲打的到底是亲弟弟,还是两个结义兄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