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儿见贾琮的模样虽没改,但某些地方确实不一样了。她说不出来贾琮哪里不一样。
“平儿姐姐,小厨房的事情还得多谢你。”贾琮想起厨房的事情,向平儿道谢。
平儿忙道:“分内之事,三爷不必多礼。”
“三爷好好休息。”平儿瞧见屋内的仅点着一根烛火,便猜到贾琮现下的难处,哪家的爷们夜里才只会点一根蜡烛。
就拿宝玉的屋子来说,宝玉的房间整夜亮如白昼,有丫鬟追赶嬉笑的,也有丫鬟做针线活的,好不热闹,哪里像贾琮这样冷冷清清的。
平儿也没说什么,辞过贾琮后便挽着枕月的手出了院子,又悄悄嘱咐一两句才款款往邢夫人处去。
平儿并没有直接进入邢夫人的院子,而是垂手在门口站着。
大约一盏茶的工夫,平儿听见里边的脚步声,忙打起帘子,出来的正是王熙凤。
平儿扶着王熙凤的走来到院子外,此时平儿也不敢吭声,她通过王熙凤急促的脚步知晓她主子现在的心情并不好。
平儿知道大太太肯定又给王熙凤找麻烦了。
王熙凤上了轿子,平儿在窗外紧紧跟着。
“贾琮收下衣服没有?”王熙凤的声音从轿子里传来。
平儿回答:“收了。”
王熙凤心中冷笑,送衣服这事情本该归邢夫人管,她这个做儿媳妇的倒像是上赶着给邢夫人收拾烂摊子的。
幸亏她反应快,及时让平儿挑了件原本赏给旁支穷亲戚贾璜的衣服送去,虽衣服是简单了些,但也看得过去。
王熙凤无言地摸了摸手上的金镯子,思忖着在对待贾琮的事情上,如何避免被邢夫人甩锅。
……
且说第二日,贾琮刚做完八段锦后,就收到平儿送来的数十根蜡烛。
贾琮心中十分感激,蜡烛确实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东西,有了这样数目的蜡烛,贾琮可以放心在夜间抄写和看书。
他仍然继续抄书,现在的贾琮已经适应了使用毛笔,抄字的速度快了许多。
从白日到夜间,贾琮几乎都坐在炕上抄写,有了平儿送来的蜡烛,他延迟自己入睡的时间,抄写到亥时才入睡。
在贾琮抄了有四日时,贾政那边果然派人来找他。
正在抄书的贾琮听见贾政传话,深吸一口气,放下毛笔,让枕月去把平儿送来的衣裳换上。
枕月有些不知所措,她虽然不了解二房那边的事情,但平日里得闲时与丫鬟们聊天,她也知道贾政最喜考查学问,就连贾母溺爱的宝玉也会被他严格盘问一番。
她害怕贾琮过去会受气。
贾琮看到枕月脸上担忧的神情,安慰她道:“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平儿送来的衣服是一件深色云纹衣袍,比平日里穿的衣服要舒适不少。
贾琮带上已经痊愈的陈福,匆匆往贾政书房去了。
与此同时,在贾政书房内已经来了好几个人。
贾政有些紧张,因为今日来的人不仅有他的那些清客相公们,还有一位名叫做柳玉城的举人。
虽说贾政身为从五品正部员外郎,起点远高于寻常举人。
但贾政的官职到底是承蒙祖上荫庇,论前途自然比不上正经科举考上来的柳玉城。
柳玉城今日虽只是个举人,但若有朝一日考中进士,到时就不是贾政能高攀得起。
最重要的是柳玉城背后的大儒,名叫做陆九畴,字禹功,号河图先生。
陆九畴是当朝德高望重的大儒,朝廷上有不少重臣是他的学生。
贾政早听闻陆九畴有伯乐相马之才,只要经了他的手的学生,没有一个不成大器的。
早年贾珠在世时,贾政曾想借着门路让贾珠成为陆九畴的学生,可惜陆九畴并没有直接收下贾珠,只是略指点了贾珠一下。
而正是因为陆九畴这一下的指点,贾珠犹如神助,当年就通过童试,年纪轻轻成为秀才。
只可惜贾珠时运不济,还未真正成为陆九畴的学生,就留下李纨撒手人寰了。
贾政正思索着如何让宝玉搭上这个柳玉城,就忽听见外面的小厮汇报,进来的正是贾琮。
贾琮一进来就看见在贾政旁边垂头丧气的宝玉,他率先向贾政和清客们问好。
众人见贾琮虽身子单薄,衣着简朴,行礼却是大方从容,和一旁畏畏缩缩的宝玉相比,有着和宝玉不一样的风度。
贾政余光注意到宝玉的畏缩,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既然人齐全了,各位可以开始填词了。”贾政从案上抽出一张纸,亲手挂在墙上,“这词的题目就在这里,琮哥儿和宝玉也可以来试一试。”
贾琮不紧不慢地等候众人散去,才上前看这题目,这正是他之前写在纸上的半首词。
贾琮立刻明白这场填词只是对他的一个测试,众人想测试他自己的真实才学。
“给各位一柱香的时间。补好下半首。”贾政插好香,“写在纸上。”
贾琮拿出一张纸,不慌不忙地写下熟悉的下半首。
此时的宝玉正急着满头大汗,虽然他平日最喜赋诗填词,但若真要让他在短时间内填半首,宝玉还真一时不能作出来。
贾琮并不急于表现自己,而是拿出抄书的态度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写着,在外人眼里,贾琮似乎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在场的各位清客相公们明白贾政只是为了检测这半首词是否真的出于贾琮之手,自然不会太认真地写着。
柳玉城才学过人,第一个就填好下半首,他的目光不停地落在贾琮身上。
贾琮写完后,正好是一柱香的时间,而宝玉却只得了两句。
贾政走到宝玉身边,厌恶地瞧了宝玉,本想骂上他几句,但又考虑到有柳玉城在场,也不好说宝玉,只是劝诫了宝玉几句。
“平日里读书都混忘了哪里去!今日叫你作一首却不能。”贾政敲了敲宝玉面前的桌子,心中只恨宝玉不争气。
这宝玉却是满腹委屈,他平日里虽与各姊妹作诗填词,但都是不限韵的,哪里像今日那样填半首的,倒是让他束手束脚的。
众人把填好的词交给贾政,贾政忍住先看贾琮的诗词,而是先从柳玉城的开始看起。
就在贾政翻动纸张,翻到上面写着:“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