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衣丰食足

东边才刚露出鱼肚白,贾琮就已经起床练习八段锦,这次他默背的内容不再是《千字文》,而是昨晚复习的论语内容。

自从穿越来到这个世界,没有各种手机娱乐的干扰,贾琮也只能靠学习来打发时间。

或许是因为早睡早起锻炼的缘故,贾琮发现自己的头脑变得更加清晰,记忆力更胜从前。

做完八段锦,贾琮匆匆拿起抄写的聊斋出了贾府,那些看门的小厮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不再阻拦他。

贾琮很快就到达书肆,伙计已经认识贾琮,领着他到书肆里间去。

他看到里间的掌柜和一个人已经等候多时了。

掌柜身边坐着的一个正穿着精致衣袍的中年男人,贾琮猜这就是掌柜口中说的东家。

“贾琮,这就是我和你说的东家,姓李名典。”掌柜率先开口。

贾琮忙恭敬对东家道:“李员外安好。”

李典点头示意,表示算是回应贾琮的问好。

对于李典不大热情的态度,贾琮并不泄气,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书稿,上前递给李典。

在贾琮来之前,李典已经通过掌柜知道他的来意,于是李典接过贾琮的书稿,开始浏览。

起初李典对贾琮递给的书稿并不报太大期待,他认为不过是小孩子家家写来玩的,送到自己的书肆简直就是惹人笑话。

但掌柜把贾琮抄写的时文集给李典看以后,李典便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李典只是个商人,但多年经营书肆的他,也少不得沾上一点书生气,略认识一些字。

李典可以看出贾琮这字迹绝非是六七岁童子能写出来的,所以李典才愿意今日与贾琮见面。

李典的目光飞快地掠过贾琮的书稿,他原本冷若冰霜的脸上渐渐变得熠熠生辉。

多年销售话本的经验告诉他,眼前的书稿是不可多得的优秀话本。

但李典到底是经验丰富的商人,他很快就面色如初,对贾琮道:“写的不错,我会给你二十两银子买下来。”

贾琮答应了,又提出一个要求,道:“只是这作者的名字,我不想用自己的本名,可暂时用云遏这笔名来代替。”

这是贾琮一早就想好的笔名,出自于《滕王阁序》中的“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他素来向往云卷云舒的自由日子,而这一句更是让贾琮浮想联翩,只是眼下的情况,他早已无缘那种逍遥自在的日子。

贾琮知道若自己写聊斋的事情传开,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只怕是护不住一大笔稿费,倒不如闷声发大财,低调行事,避免招惹不必要的是非。

李典深深地瞧了贾琮一眼,道:“可以。”

贾琮又补充道:“这些只是我写的部分故事,若销量可观,我还可以再写出另一册。”

贾琮不会愚蠢到亮出自己所有的底牌,也留了一手,如果日后这李典翻脸不认人或是把自己的笔名传出去,他大可以再用新的故事转移另一家书肆。

当然这些都是贾琮多虑了,李典和掌柜没有糊涂到要把贾琮的笔名透露出去。

他们是商人,是不会做出亏损利益的选择。

贾琮得到了银子。

而这家书肆得到了聊斋,掌柜拿着书稿,命伙计立刻就到印刷局去,争取早日印刷数本卖出去。

贾琮和掌柜才出了里间,就看见有一个儒生打扮的男子在书肆内。

掌柜立刻就认出来那人是柳玉城,于是忙上前打招呼,轻声道:“柳相公,贾琮已经来了。”

“多谢。你去忙吧。”柳玉城收起手上的扇子,快步走到贾琮面前。

“琮哥儿,我姓柳名玉城,昨日我在你二叔的书房看到你,只是当时人多,我没有和你聊。”柳玉城介绍自己。

贾琮抬了抬眼皮,尽管他不知道柳玉城的目的是什么,还是恭敬道:“柳相公好。”

“你写的词很好,我拿去给别人瞧了,大家都说很好!”柳玉城缓缓道,“听说琮哥儿对时文集感兴趣,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我珍藏的时文集。“

柳玉城显然是有备而来,从袖口中掏出一本卷起来的书,递给贾琮。

“那就有劳了。”贾琮欣然答应,接过柳玉城送来的书,他明白这种有标注的时文集比市场上买到的更为珍贵。

贾琮见柳玉城举止言谈不俗,便知道他不是贾政身边那种马屁虫,于是试探问:“若柳相公不介意,琮日后是否可携些时文集上的问题来请教。”

柳玉城自然是答应,便约贾琮以后每七日后来这书肆相见。

贾琮谢过柳玉城,从书肆出去,贾琮感觉到自己的脚步变得轻快起来,眼下最困扰他的麻烦已经解决,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专心致志地读书。

路过美食街,这次贾琮没有亏待自己,买了不少自己心心念念的食物,在进入贾府前全部下肚。

当然贾琮也没有独食,他先是给陈福买了些吃食,然后再让陈福挑些许嬷嬷会喜欢的酥软食物。

最后贾琮还替枕月挑了些胭脂水粉。

贾琮并没有直接光明正大地把这些带进贾府,他不知道全府上下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若自己大包小包地走进贾府,定是少不了风言风语。

为避免麻烦,贾琮把这些东西都藏在怀中,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枕月仍然在做针线活,贾琮疾步上前,夺下枕月手中的活,道:“以后你不用这么辛苦做这些,现在我们已经不缺银子了。”

枕月仰头看着贾琮。

“你不信吗?”贾琮见枕月没有说话。

枕月摇摇头,回答道:“三爷,我信三爷的话,只是我害怕三爷因此受到伤害……”

贾琮道:“枕月,你要明白,即使我什么都不做,我受到的伤害也不会因此消失,倒不如先行动起来。”

枕月垂下头,默默点头。

贾琮并不强求枕月一下子理解自己的话,他从身后掏出刚买来的胭脂水粉,道:“这是我买来给你的。”

枕月心里十分感动,心中更加确信贾琮又在哪里发了一笔财。

贾琮上了炕,拿出柳玉城给的书,上面收录的是近年来优秀的文章,不过比他之前抄写的多了不少注释。

这让贾琮更加容易理解这时文集。

当然,贾琮并不能只依赖时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