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从邢夫人院回自己的屋子内,就听到枕月传来消息,说是邢夫人被贾赦惩罚禁足了。
贾琮只感觉好笑,这邢夫人果然如此愚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真是自作自受。
看如今的光景,贾琮知道邢夫人这几个月内肯定是做不了什么妖,这意味着他有不少平静的日子来温习功课。
他并没有关心邢夫人太多事情,回到自己的屋子内后就开始继续复习小册子上的破题。
上面的小册子有不少破题之法,贾琮翻来覆去读了几遍后,脑子隐隐约约似乎开窍了。
于是贾琮把小册子摊在桌上,死死盯着题目,绞尽脑汁,头脑风暴。
贾琮先是在题目上画圈画点,标出关键词语,然后在脑海中刮搜与题目意思将近的语句。
当然刮搜范围只能在四书以内。
按照小册子所说的破题方法,破题有明破、暗破;有顺破、逆破。
于是贾琮每面对一道题,都想方设法使用不同方法来破题。
贾琮一直在看小册子练习破题,直至晚间,他又听到宝玉发烧生病的消息,心里只暗道奇怪,宝玉好端端的怎么会发烧?
如今虽然已经入秋,但天气仍是炎热,宝玉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会着凉。
贾琮记得前世看红楼梦,宝玉睡觉时,他的床铺不远处就有丫鬟守夜看着,有这样一群可人美人侍候着,宝玉生病才奇怪。
哪里像贾琮自己,身边只有枕月这一个大丫鬟以及一个跑腿的小丫头。
但贾琮并未纠结太多,他又不像宝玉那样风吹吹就倒了,如今他的身子已经好了许多,多日的八段锦让他的身体有个飞质的提升。
现在的贾琮不再限于八段锦,而是将围绕院子跑步和做做俯卧撑纳入自己的锻炼中。
这一日,贾琮收到贾政送来的帖子,说是府里请来了个好的夫子,让贾琮和宝玉等人一同去听课。
贾琮看了一会,才明白是贾政找了一个教书先生。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忙整理好衣袍,往帖子上写的地处去了。
贾政专门在自己的内书房院子里空出一间房子当做学堂,方便自己好观察哪个人读书时不认真。
贾琮住处的距离最远,他走到学堂时,已经看见贾宝玉等人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贾环偷偷朝贾琮做了个鬼脸,嘲笑他来的最迟。
贾琮注意到这学堂中间被一架巨大的玻璃屏风隔开,透过玻璃,贾琮隐隐约约看见有几个女孩在屏风的另一面。
贾政见所有的学生已经到齐,忙请来他们的教书先生。
众人望去,见是约莫六十岁的男人,原来这人叫做莫冠清,四十岁考中了进士,馆选时考进了翰林院做个小官。
最近莫冠清刚从礼部致仕回家养老。论理来说莫冠清辛苦了一辈子,是不会出来继续给别人当教书先生。
只是这莫冠清儿子英年早逝,膝下只有两个还在读书的孙子,长居京城,自然要花费不少银钱。
莫冠清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存银子,然而这银子花钱如流水,一直进的少出的多。
为了让自己两个孙子安心读书学习,莫冠清只得选择来贾府做个教书先生。
因为贾政给莫冠清开了一笔无法拒绝的束脩,以及各种三节两礼和绸缎衣物。
莫冠清非常需要这些东西。
贾政也不是没想过柳玉城,但柳玉城到底是年轻学子,前途无量,或许柳玉城可以指点一下贾琮,但他不可能会委身到贾府来当个教书先生。
因此进士出身又无权无势的莫冠清是最好的选择。
莫冠清进入学堂,和贾政寒暄了一下,随后环顾整个学堂,发现他一共有八个学生,分别有四个男学生和四个女学生。
他看着这四个男孩皆是一样的坐姿端正,四个女孩个个看起来都秀气知礼。
这让莫冠清打消了部分疑虑,至少他的这些学生都不是那种无法无天的纨绔子弟。
第一节课莫冠清先摸底每个学生的基础,他先定了论语篇章的学而篇,要求所有人在限定的时间内默写下来。
一时间屋子内鬼哭狼嚎,莫冠清拿出案板重重往桌上拍了一下,让他们安静下来。
学生的位置讲究长幼有序,是由年龄来排的,贾宝玉坐第一排,贾琮次之,随后到贾环,最后是贾兰。
女学生也是如此,温柔可亲的贾迎春坐第一排,世外仙姝林黛玉坐第二排,然后到俊眼修眉的贾探春,最后是冷面冷心的贾惜春。
众人拿出纸,贾琮忍不住摸了一下纸,这纸的质量比他之前用的竹纸好多了。
这也是他愿意进学堂的原因,至少在学习方面的花费有贾府出钱。
贾琮深吸一口气,开始默写,《论语》二十篇早已被贾琮背得滚瓜烂熟,这点默写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但别人就不一样了。
贾宝玉和贾环都是逍遥惯了的,这些年来书本学业早已抛到脑后,就连这最基本的默写都写不出来。
莫冠清看着这两个人抓耳挠腮的模样,心中默默摇头。
待贾琮从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写到最后一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时,他一气呵成,才放下毛笔。
贾琮第一个交上了默写,其次是林黛玉。
众人对林黛玉短时间内交上默写并不奇怪,因为众人都知道黛玉有个探花父亲,黛玉又是出类拔萃的才女,这点默写自然难不住她。
只是贾宝玉有些不敢相信贾琮短时间内默写完。
除了宝玉,贾环也不信。贾环最清楚之前的贾琮是个什么样的人。
等限定的时间过去后,众人才陆陆续续地交上去。
莫冠清虽在学生默写时通过他们的表情看出这些人的基础并不怎么样,但他还是不死心,硬着头皮开始批改默写,让学生们先休息休息。
贾琮起身活动筋骨,隔着屏风可以听见黛玉和探春的嬉笑声,他感到有些奇怪,为何黛玉她们也来跟着上学堂。
贾琮记得贾府姊妹也有自己的教书老师,她们不必和这些男子一起上学堂。
贾环仿佛看出贾琮的疑惑,凑到他跟前,笑道:“贾琮,你不知道,昨晚宝玉发烧,可是闹出不小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