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密旨
- 刘辩:从把袁家满门抄斩开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084字
- 2025-03-22 10:00:09
吴匡张璋现在二人很紧张。
按照董旻的说法,这位贾诩贾先生,乃是他兄长董卓麾下的第一谋臣。
而他兄长董卓,自然不必多说,前将军加上并州牧,这两个响当当的名号,整个洛阳城中的大小将校,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这样的人物在如此深夜亲自到访,让吴匡张璋二人,仿佛在溺水之中看到了救命稻草。
很快,董旻的亲信就带着一名,已经换上了普通士兵衣服的贾诩走了进来。
“贾先生。”董旻先道。
“贾诩见过都尉。”
贾诩先是朝着董旻稍稍弯了弯身子,随后又将目光看向吴张两人,“敢问这两位是?”
董旻见状,连忙介绍道:“这两位是吴将军和张将军,都是今夜和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董旻着重咬中了今夜二字。
说完,他便急忙朝着贾诩问道:“先生,敢问兄长那边情况如何?”
“明公护驾有功,已经见到陛下,得陛下亲口夸赞,乃是我大汉忠良。”贾诩不急不慢地道。
听到这话,董旻简直快在心中跳起来了。
没有什么消息,比这条消息更让他振奋了。
甚至连刚刚被袁家戏耍,所带来的烦闷,都在这一刻被冲散了。
只要他兄长那一边成功接到皇帝,那他董家就是板上钉钉的护驾有功,他兄长本人也能入主洛阳。
到时候连他兄长都入主洛阳了,他难道还能出什么事儿吗?
不过董旻还是压住了心中的激动,问道:“既然如此,不知贾先生此来为何?”
贾诩瞧了眼董旻,吴匡,张璋那三个人无论怎么掩饰都掩饰不住的兴奋,心中微微有些疑惑的同时,继续不紧不慢地道:“明公担心洛阳城中再生什么变故,特地让我潜入城中打探打探情况。”
不愧是自己的兄长,做事就是稳重,连皇帝都握到手中了,竟然还想着担心再出什么变故,还要再做这么一手保险,甚至派出来的,还是整个西凉军中麾下第一谋臣。
董旻心中钦佩至极的同时道:“请叫先生知晓,如今这洛阳皇宫之内,谋逆作乱的宦官均已被全数剪除,只是大将军被诸多宵小围攻,如今已经身受重创,不治身亡。”
“不过既然兄长已经成功接到陛下,倒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只不过最好不要贸然入城。”
贾诩眉毛一挑,道:“此话怎讲?”
“我怀疑如今城内所发生的一切都有袁家在幕后操纵,若是兄长贸然入城,极有可能落入袁家的圈套当中,只怕会白白为了他人做嫁衣。”
袁家……贾诩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微微点了点头。
毕竟这和他之前所做出的猜测基本一致。
如今,宦官势力基本已经被全数剪除,外戚势力也可以算得上是元气大伤,获益最大的自然是外朝的那些个公卿大臣们。
而要说在如今的洛阳公卿们当中,谁家的能量最大,最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入主朝廷,那自然是非袁家莫属。
而之前据他们所了解,何进幕僚当中,最为倚仗的人,便是袁家的袁绍。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袁家都没办法从这件事当中脱得了干系。
只是现在唯一的问题是,皇帝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这也是最令贾诩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如果真的如同皇帝所说,是他密令董旻除掉何苗的,那董旻完全没有理由,现在还不跟自己透露,更没有必要瞒着自己。
而现在,董旻迟迟没有提起这件事情,那就只能说明一点,他根本没有接到小皇帝口中所说的所谓密旨。
那小皇帝是如何知道这件事情的?
又如何确定董旻一定会杀掉何苗,来为何进大将军报仇的?
不对,与其先想这些,不如先确定一点,何苗到底死没死。
毕竟以董旻的立场,如果他本人不想给自己兄长添乱的话,是极有可能隐瞒杀掉何苗这件事情的。
所以他有向自己隐瞒的理由。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根本就没有对何苗动手。
“多谢都尉,既然如此,贾诩就先回去复命了。”贾诩躬身告辞。
然而,就在他转身刚走出两步之后却猛然回头,道:“敢问三位将军,车骑将军是否已经死在了三位将军刀下?”
!!!
董旻三人本来已经松了一口气,却没想到,贾诩会突然来这么一下。
然而,就在他们三个人没反应过来的那一瞬间,贾诩已经从他们三人的脸上读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何苗确实是死在了他们三人之手。
小皇帝不一般。
不论贾诩如何绞尽脑汁,将这一切连贯起来,他都想不明白,小皇帝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但是既然小皇帝将这一切都告知了董卓,那从这一点继续往下猜的话,小皇帝的心思倒也比较清楚了。
“看来是贾诩说对了。”贾诩慢悠悠道:“其实,三位将军没有必要瞒着贾诩的,陛下曾说给了都尉一道密旨,许都尉诛杀何苗,为大将军复仇。如今看来,是都尉一时不慎遗失了这封密旨,不知如何对陛下交代吧!”
董旻整个人直接愣住。
密旨?陛下?这都是哪跟哪啊?
作为当事人,他怎么不知道自己有过这些?
不过瞧着贾诩那一双富有深意的眼神,董旻还是很快反应过来,一屁股瘫在地上。
并且跟着贾诩的话继续往下,做出一副懊悔的样子,猛猛捶打着自己的腿,道:“还是叫先生知道了,董旻该死啊!”
“那是陛下冒着生死的危险,才将密旨托人转移到了我的手里,结果我实在是太紧张了,一时间竟然把那密旨给遗失了,我不知道如何向陛下交代,也不知道如何该向兄长交代。”
“我……我是大汉的罪人呐!”
说着,他抱着头,一副痛哭流涕的样子。
“陛下曾说过,那张密旨他写的突然,并没有来得及盖大印,只是草草写完就叫人给都尉送来了。”
贾诩这时候道:“如果都尉觉得时间还来得及的话,不妨好好找一找那封密旨,要是能当面交还于陛下,相信陛下也会看在都尉兄长救驾有功的份上,不会与都尉计较这一点小过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