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查抄大观园:贾府的“内部审计”与风险控制
-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构红楼梦
- 牧野格桑
- 1129字
- 2025-03-27 13:25:10
各位看官,上回咱们说到贾府这“企业”,那是家大业大,看着挺风光,其实管理上头疼的事儿也不少。今儿咱们就来聊聊这贾府的“内部审计”——查抄大观园,看看这事儿背后,藏着多少经济学的“段子”。
话说这贾府,眼瞅着要不行了,家里的领导班子就寻思着,咱得搞个“内部审计”,好好查查,看看是不是有人贪污腐败,中饱私囊。这事儿啊,搁现在叫“反腐倡廉”,搁贾府,那就是抄检大观园。
这大观园,是贾府的“销金窟”,里头住着一群金尊玉贵的少爷小姐,还有一大堆伺候的丫鬟仆人。这帮人,一个个穿金戴银,花钱如流水,贾府领导就寻思了,这大观园里,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啊?咱得好好查查!
于是,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贾府的领导们带着一帮人马,浩浩荡荡地杀进了大观园。这阵仗,活像要抄家灭族似的,把大观园里的人吓得够呛。
这帮人,挨个院子搜查,翻箱倒柜,恨不得把地皮都掀起来。结果呢?还真搜出不少好东西!什么金银首饰啦,绫罗绸缎啦,还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比如一些小姐们藏的“小黄书”啥的。
这下贾府的领导们可乐坏了,心想:嘿,咱这“内部审计”搞得不错嘛!还真查出不少问题!于是,他们赶紧把这些东西没收充公,还把一些“问题员工”抓起来审问。
这事儿一出,大观园里顿时人心惶惶,大家伙儿都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牵连进去。一些平时就手脚不干净的丫鬟仆人,更是吓得魂不附体,生怕自己被抓去坐牢。
这查抄大观园,表面上看是贾府的一次“内部审计”,但实际上,它反映出贾府在管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贾府的领导们对下边的人缺乏信任。他们认为,大观园里的人都不可靠,都可能贪污腐败,所以才要搞这么大规模的查抄。这说明,贾府的领导班子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缺乏基本的信任。
其次,贾府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大观园里的人,可以随意地藏匿财物,说明贾府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如果贾府的财务制度健全,那么这些东西根本不可能藏得住。
再次,贾府的监督机制失效。大观园里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贾府的领导们竟然毫不知情,直到最后才想起来要搞一次查抄。这说明,贾府的监督机制已经完全失效,没人管事儿,没人负责任。
最后,这次查抄,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虽然查出了一些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查抄过后,大观园里依然是人心惶惶,管理混乱,贾府的经济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贾府的这次查抄大观园,其实是一次失败的“内部审计”。它虽然暴露了一些问题,但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加速了贾府的衰落。
这场查抄,就像一场闹剧,闹得贾府上下鸡飞狗跳,人心惶惶。贾府的领导们本想通过这次查抄,整顿内部秩序,挽救家族的颓势,却没想到,这次查抄,反而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说这贾府,是不是有点“no zuo no die”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