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金兜山的“以物易物”——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各位看官,上回咱们聊了聊平顶山的“知识付费”,这回咱们继续西游记经济学之旅,说说第三十八回,金兜山的故事。这一回啊,咱们不讲妖怪有多厉害,孙悟空又吃了多少亏,咱们来讲讲这金兜山里隐藏的“以物易物”现象,以及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话说这唐僧师徒,一路西行,遇到的妖怪是越来越奇葩。这回到了金兜山,遇到一个更奇葩的妖怪,叫独角兕大王。这妖怪,别的本事没有,就有一件宝贝,厉害得不得了,叫做“金刚琢”。这金刚琢,能套走世间一切东西,连孙悟空的金箍棒都被它套走了。

一、“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

咱们先来说说啥叫“以物易物”。简单来说,就是用自己的东西去换别人的东西。在货币出现之前,人类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交易的。比如说,我有一头牛,你有一只羊,我觉得你的羊不错,你觉得我的牛也挺好,那咱们就交换一下,我给你牛,你给我羊,大家两全其美。

在金兜山,独角兕大王和孙悟空之间,就进行了一场原始的“以物易物”交易。

话说孙悟空的金箍棒被独角兕大王的金刚琢套走了,这下孙悟空可急眼了,心想:“这可是我的吃饭家伙啊,没有了它,我怎么保护师傅,怎么打妖怪啊?”于是,孙悟空就去找独角兕大王谈判,想要回自己的金箍棒。

独角兕大王呢,也不是吃素的,他知道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个宝贝,就想趁机敲诈一笔。他说:“想要回金箍棒?可以啊,拿东西来换!”

孙悟空一听,心想:“这妖怪还挺会做生意啊!”于是,他就问独角兕大王:“你想要什么东西来换?”

独角兕大王说:“我也不要别的,就要你身上一件宝贝。”

孙悟空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我身上最值钱的宝贝,就是这身猴毛了,难道这妖怪想要我的猴毛?”

当然,这只是孙悟空心里的小九九,独角兕大王要的东西,肯定比猴毛值钱得多。至于他到底想要什么,咱们后面再说。

你看,这就是一场典型的“以物易物”交易。孙悟空想要回金箍棒,独角兕大王想要孙悟空身上的宝贝,双方都想用自己的东西去换取对方的东西。

二、“以物易物”的局限性

但是,“以物易物”这种交易方式,是有很多局限性的。比如说:

需求巧合:“以物易物”要成功,必须双方都有对方想要的东西,这就是“需求巧合”。就像孙悟空和独角兕大王的交易,孙悟空想要回金箍棒,独角兕大王想要孙悟空身上的宝贝,如果他们双方的需求不一致,那这笔交易就很难达成。

价值衡量:“以物易物”很难衡量物品的价值。比如说,一头牛到底值多少只羊?一件宝贝到底值多少根猴毛?双方很难达成一致。就像孙悟空和独角兕大王的交易,孙悟空觉得金箍棒很值钱,独角兕大王觉得孙悟空身上的宝贝更值钱,双方对物品价值的看法不一样,交易就很难进行。

分割性:有些物品是无法分割的,这就给“以物易物”带来了困难。比如说,你有一头牛,我只有一只羊,你想用牛换我的羊,但是我又不想把羊给你,那这笔交易就很难进行。

携带不便:有些物品体积太大,或者太重,携带起来很不方便,这就给“以物易物”带来了麻烦。比如说,你想用一头牛去换一些粮食,但是你又不能把牛扛在肩上,一路走到粮食产地,那这笔交易就很难进行。

三、货币的诞生与发展

为了解决“以物易物”的这些局限性,人类发明了货币。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可以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尺度,以及储藏手段,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话说孙悟空和独角兕大王的交易,如果他们有货币的话,那就简单多了。孙悟空可以直接用货币购买金箍棒,独角兕大王也可以直接用货币购买孙悟空身上的宝贝,双方都不用费这么大的劲,讨价还价了。

那么,货币是怎么产生的呢?一开始,人们选择了一些比较受欢迎的商品,作为交换媒介,比如说贝壳、盐、布匹等等,这些商品就被称为“一般等价物”。后来,人们发现,黄金和白银具有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便于携带等优点,就逐渐成为了主要的货币。

再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又发明了纸币、信用卡、电子货币等等,货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交易也越来越便捷。

四、金兜山的启示

话说回来,金兜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双方都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无论是“以物易物”,还是货币交易,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孙悟空和独角兕大王的交易,虽然看起来很原始,很麻烦,但本质上,也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货币的作用:货币是交易的润滑剂,它可以提高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的成本,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货币,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非常不方便,就像孙悟空和独角兕大王一样,为了换一件东西,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货币的发展:货币的形式是不断发展的,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到后来的金属货币,再到现在的纸币和电子货币,货币的发展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交易的效率。

总而言之,金兜山的故事,虽然讲的是妖怪之间的交易,但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一个深刻的经济学问题——货币的起源与发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交易的本质,货币的作用,以及货币的发展规律。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咱们下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