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就是个二百五
- 重生后,我成了县城首富
- 维斯特帕列
- 2026字
- 2025-03-25 08:00:53
“劳资要考大学。”韩金章还是老理由。
“你不是一直说,‘学习,学个屁’?”吴长涛很不理解。
“特么的,再过几个月就高考了,要是我考的还没旺财高,脸往哪儿搁?”算了,说大道理他们不懂,还是找个他们能理解的理由吧。
“那确实,比谁低也不能不如那个狗儿子。”吴长涛马上就理解了,“三哥,要帮忙不?”
“你等我先把这些书看完。”韩金章打算先匆匆过一遍教材,再琢磨怎么凑出三百多分来。
今年的高考分数线他已经记不得了,当年哪会关心这些?只记得吴长涛考了三百五十多分,没上专科线,但是人家家里厉害,硬是上了个本科,也不知道走的啥路子。
他走的路子肯定不会告诉韩金章,这种渠道除了给自家至亲帮忙,或者给领导家孩子出力,谁会告诉外人?而且吴长涛现在估计也不知道。
况且韩金章没钱也没势,就算知道也没办法,那就只能自己学习,希望这最后几个月能见效。
既然三百五十分不够上专科,那分数线肯定就在三百五以上,但是也不会高太多。
韩金章刚才问了潘常宝,去年雍州省的大专分数线将近四百分,去年是大学扩招的第一年,扩招的人数不是很多,今年继续扩招,分数线或许会下降,考个三百八左右应该就够了。
“那三哥你继续看书,我就不打扰你了,有啥要帮忙的给我们说。”吴长涛干脆跑到跳蚤旁边坐去了,他怕自己跟韩金章坐同桌忍不住说话打扰他。
上课铃响,语文老师张小平进来上课,刚开始韩金章还想好好听,结果听了没到五分钟就算了,因为现在已经三月份了,老师每天上课主要讲的都是试卷例题,他连基础都没开始打,怎么可能听得懂。
算了,我还是自己学吧,韩金章重新拿出教材飞快地翻看起来,争取今天早上先把所有教材都大致过一遍。
没多长时间张小平也发现了韩金章的异样,这家伙今天竟然没逃课?还在课桌上看书?应该看的是武侠小说吧?
但是借着下来巡视的机会一看,他看的竟然是教材,张小平顿时迷茫了,这是咋回事?
下课回到办公室,把这事儿当成趣闻和其他老师聊了起来,历史老师徐芳接话,“我听其他同学说了,韩金章说自己要考大学。”
“噗,他也能考大学?这不是开玩笑么?”数学老师张兵笑了。
“看考啥大学了,韩金章脑子不笨,中考也是全县前五十,文科的东西主要都是背,三个月时间好好背点,考个大专还是没问题的,我看他上节课一直在看书,要是保持下去,也不是没希望。”徐芳倒是帮忙说了句好话。
“狗改不了吃屎,我看他也就是三分钟的热度,到下午肯定忍不住就要逃课。”张兵嗤之以鼻。
高一的时候,他对韩金章还有几分期望,喊他到办公室劝了几次,韩金章一直不听,他也就放弃了。
“要是能好好学,多一个大专也是好事。”张小平嘴上这么说,却没有给韩金章开小课的打算。
现在的时间可是非常宝贵的,有这个精力,还不如把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喊过来,帮他们答疑解难,这样他们将来要是考了好学校,对张小平也有好处。
学校对这些老师有考核要求,多一个一本,跟多一个大专肯定不一样,要是有清北那就更了不得了,只要考上一个,给他带过课的老师都有可观的奖金拿。
至于大专,多一个固然好,没多也就那么回事,丝毫不影响老师的奖金,除非是刚好卡在某个大节点上,比如上线率从59.8%升到60%,然而现实中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看了一早上,又问潘常宝要了上次月考的试卷看,韩金章对自己现在的水平有了基本的认识。
现在雍州省高考采取的是3+2模式,文理科都是语数外再加两门课,文科考的是政治和历史,五门课各一百五十分,总分七百五。
数学全凭运气,运气好对两道选择题拿个十分顶天了。
语文也就一半分不到的水平,差不多七十分。
英语比语文差得多,根据运气情况,成绩差不多在三十到五十分之间波动,这取决于他选择题碰运气能碰对多少。
政治稍微强一点儿,毕竟在社会大学进修了这么多年,对一些特定问题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应该能考个六十分。
历史最好,那么多网络小说和短视频总算没白刷,赶上运气好,遇到适合的题目,或许有希望突破七十分。
算算总分,10+70+40+60+70=250。
艹,我特么就是个二百五?
看完结果,韩金章无语到了极点。
不过想想自己高中这几年干的事,也确实是个二百五。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把分数提高一百三十分,要是想保险点,提高一百五更好,四百分的成绩肯定能上大专线。
但是该怎么提分呢?数学就算了,这不是光背几道公式就能解决的事儿。
语文、政治、历史、英语这四门,多背一些,就有多拿分的希望。
这时候韩金章格外庆幸自己选了文科,要是在理科班,化学、物理也得把知识吃透才能拿分,三个月的时间还真不一定够用。
只是光靠背书也不一定管用,还得有一定技巧才行。
比如刚才韩金章看到一道历史选择题: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他感觉BCD都有点道理,为啥答案就是C呢?不太理解啊。
必须找个人过来给我讲讲高考技巧的问题,不然从250变成400还是有点难。
县中的老师教学水平还是很高的,他们肯定知道咋提高成绩,可是就我现在的名声,找老师人家怕是不愿意搭理啊。
那么,找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