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燕影厂文学部

1979年春,燕京!

陈新民站在‘三个工农兵’厂标雕塑的大门前,徘徊踌躇了许久!

谁能想到一夜醒来,他从一个21世纪的牛马,转身就重生穿越到了这个年代,成了赣省新建县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农民。

已经有一个多月啦!

乡下其实什么都好,就是吃不饱更别提吃好了,最让陈新民无法忍受的,还得是乡下的茅坑旱厕。

现在新年刚过,大冬天还好。

却是无法想象到了大夏天,酷热的天气,满厕所的苍蝇蚊子,叮在屁股上不打不好,一打就是一个大屎包。

所以,陈新民进城了!

虽然被返城女知青前妻无情的抛下,并没有带着陈新民的前身,跟着返城回京吃软饭,当上门女婿。

但陈新民凭他自己的本事,杀进城啦!

陈新民站在燕影厂大门前,想到二十年后,一个叫王保强的家伙,也同样在这里蹲点,从此一发冲天。

陈新民同样希冀,从此时此刻此地开始,一飞冲天。

而且陈新民跟保强不同,他不是来蹲点碰机会的,他是有敲门砖,是燕影厂开了介绍信,请他过来改稿。

重生一个月,过了刚开始的沉寂后,陈新民肯定不甘窝在农村蹲旱厕,立志是要进城住招待所,争取混个燕京户口。

所以,他干起了老本行,给燕影厂文学部的《电影创作》,投了一个剧本。

结果不出所料!

985科班出身的陈新民,十分顺收到了燕影厂文学部的过稿信件,同时也跟他预料的一样,用稿方面需要改一改,并附介绍信请他进京改稿。

这么一来,进京住招待所的目的,这不就十分轻松的达成啦!

“小同志,你是干嘛的?我瞅你站在我们厂门口老半天了!”

可能是陈新民在人家大门前,站太久了十分可疑,门卫大爷没忍住,冲着他这边喊道。

“哦哦哦!大爷你好你好,我是从赣省过来的,我是来改稿的!”

“您看,这是贵厂给我的介绍信!”

陈新民闻言,收拾了一下心中的感慨,赶紧小跑凑了过去解释,并十分得意的递上了介绍信。

“呀,是过来改稿的,我说小同志你瞅那半天了!”

“《牧马人》是吧?”

门卫大爷老杨接过介绍信,扫了一眼发现还真是厂里请过来改稿的,当即不由得多看了陈新民几眼。

不简单!

这么年轻,可能二十岁都不到,竟然会写剧本不说,竟然还能过稿。

而且还是过龚老师的稿!

要知道他们燕影厂在剧本选材方面,可是在三大制片厂里面,最严格最难过稿的。

而且还是龚老师的稿子,那就更加是精于求精难上加难,反正新人作者根本没有过稿的先例。

可这介绍信写的明明白白,就是他们厂的龚老师,给眼前这位小同志,寄出的介绍信,龚老师她的作者。

只能说,眼前这小同志好犀利。

“来,小陈,赶紧进来喝口热茶,我寻思着这两天,你也该到啦!”被请进了燕影厂文学部,接待陈新民的正是他的责编龚敏。

龚敏应该四十出头,红光满面风韵犹存,早年应该也是个大美女。

她一边热情的招待着,一边为陈新民介绍道:“小陈,这位是我们文学部的梁晓生,你今天来的不巧,我们文学部江主任他今天正好去开会了!”

“您好您好,梁老师!”竟然是那位年代大剧《人世间》的作者梁晓生,这对上辈子的陈新民来说可是前辈偶像,幸会得很,赶紧上前握手客气道。

“是《牧马人》的作者老许是吧?”梁晓生本来见龚老师从大门口,领来一个小年轻,就十分的诧异纳闷。

可很快就知道来者是谁,当即一脸不可思议赶紧迎了上来,热情道,“没想到老许你竟然这么年轻,我跟龚老师还猜测,你的年纪怎么也得四五十呢!”

“应该也就二十出头吧?”

梁晓生确实十分的吃惊,没想到《牧马人》剧本的作者,竟然会是这么一个年轻后生。

要知道牧马人剧本的笔力,没有个十几年的淫浸,是绝对练不来!

所以。

当时他跟龚老师一起审稿的时候,都有猜测这个作者肯定不是新人,虽然之前没有听说过这号人。

却万万没想到,真人当面年轻得有点过分。

“梁老师你还是叫我小陈吧,老许是我随意取的一个笔名!”陈新民有点受宠若惊,这可是上辈子的偶像。

“那就难怪了!”梁晓生点点头,又继续追问了一句,“小陈你现在多少岁啊?”

梁晓生不问清楚心里难受,实在是太过分年轻了,而且还是过的龚老师的稿,这小子笔下有点东西!

“是啊小陈,你今年有二十吗?”旁边的龚敏也好奇,她跟小梁一直都觉得,写出《牧马人》这个优秀剧本的作者老许,怎么也得四五十岁,甚至年龄更大。

可等这老许找上门,初次相见当真是被他的年轻,给懵逼了好一阵。

“龚老师,梁老师,刚吃上二十岁的饭,年初刚过的十九岁生日!”陈新民同样对前身留下的这具年轻肉身,感到非常满意。

男大学生长得帅。

富婆圈的五个硬性指标中的四个,他这具肉身都是超标严重,除了学生有点拉低,仅仅是个小学生……毕业。

“那就是二十岁没到,刚刚十九岁喽?”

龚敏跟梁晓生听了无一不咂舌,竟然二十岁都没到,这要是让主任老江知道,还不知道会吃惊成什么样。

接下来一番互相客气后,龚敏跟陈新民直接说道:“小陈这样,你一路赶过来也确实累了,今天就先不说稿子的事情。

我先把你安排进招待所,改稿从明天开始就好!”

“其实我们文学部编辑都已经审过你的稿子,很不错的一个稿子,就是结尾……怎么说呢?”

“就是有点导向性的偏差,毕竟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所以我们文学部一致希望,把你这个作者请过来,商讨一下改稿的问题!”

“问题确实不大的,我觉得也就个把星期,最多也不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应该能改好发表!”

听着眼前龚老师十分委婉的话,陈新民心里乐了,心道果然是结尾需要改动。

这不就是陈新民为了进京改稿,特意埋下的钩子吗。

那肯定是要改的,不过有一点你们也预估错了!

个把星期就能把剧本改好?最多不超过一个月?

看不起谁呢?!

陈新民可是奔着要在她们招待所,赖上一年半载才来的,打的就是一个磨磨蹭蹭,磨洋工的仗,以达到他没有燕京户口,却能长期待在燕京的目的。

所以陈新民在心里暗道:

龚老师,不是一个月,是保底小半年,得等今年七月份陈新民他参加高考结果出来了,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