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刘备闻言像是有什么东西堵住喉咙,咳又咳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
他一时间没搞清楚这是什么逻辑。
吾憎恨吕布为死仇也,吾长子岂能娶吕布之女?
再说娶了吕布之女,那如何与曹操交好?与曹操交好又如何面对成为亲家的吕布?曹操与吕布陈宫可是有死仇。
难道要两边交好?
非得娶吕布之女?
“眼下曹操还未迎天子至许县,我等当务之急是想着如何应对袁术!”
刘升不紧不慢道。
辕门射戟的故事马上就要发生了。
因为刘升的关系刘备提前投降吕布,此事可能有变,但袁术想要攻打小沛的意图不会变。
袁术直接攻打吕布有难度,而攻打刘备手拿把掐。
“沛国南部连着豫州汝南和扬州九江,皆属袁术的势力范围,他只要拿下小沛,就能对徐州形成合围之势。”
刘升有条不紊道。
“若吕布有智,断不会坐看袁术取小沛,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当结为婚姻联盟。”
是以必须请到吕布援军,否则刘备必败无疑。
“我等与吕布婚姻结盟为共抗袁术,这对曹操来说百利无一害,与我们交好曹操并不矛盾。”
见刘备不语,刘升解释道。
“曹操迎天子后必定海纳百川,岂能不容吕布?吕布自诩汉臣,又岂能不奉朝廷?”
在刘升看来这并不矛盾复杂。
相反就得这么干。
小沛虽小,但作用很大,既是徐州门户,也是兖豫门户。
刘备不仅仅是替吕布看门,也是替曹操看门,所以两边都要交好,绝不能一直作为吕布的附属,也不能毫无保留支持曹操,要为自己留余地。
历史上曹操虽然接纳刘备,但他的手下谋士经常劝他杀了刘备。
沦落到这个境地,其实就已经非常危险,生死只在别人一言之间。
刘备颔首深思,他明白刘升的意思,但好像是睡着了,看起来根本没听到刘升的话。
“若非吕氏绮玲相助,我与慈母二位妹妹,以及胡氏关兴或已死于非命。”
刘升感慨一声。
“娶之非为利益,乃喜爱也,望大人成全!”
刘升再次拱手伏案。
他知道刘备心底仍记恨吕布,所以一开始以利益说之,见其不为所动,只好图穷匕见。
我就要娶她,爱咋咋地!
见刘升吐露真情,又有点着急,不再是一副冷淡自若的模样,刘备这才抬头大笑。
“为父岂是唯利是图之人?既然阿升喜爱,那就娶她。”
他豁然答应。
早说喜欢她不就得了吗?搞得为父很无情一样。
吕布之女又怎样?嫁过来就是我刘家的儿媳。
“多谢......大人成全。”
刘备的豪爽与度量令刘升意外。
说实话他若换作刘备,刚被吕布偷家,被逼无奈投降,长子就要娶人家女儿,无疑难以接受。
“一家人不说谢不谢。”
刘备摸了摸胡须,露出慈祥笑意。
二人丝毫没有考虑吕布答不答应......
“为父虽失徐州,阿升却得天授,焉知非福也。”
此时的刘备心境更加平静,渐渐从失去徐州的阴霾中走了出来。
“为父明日亲笔聘书令子仲送往下邳吕布,再派宪和前往许县打听情况,必第一时间支持曹操迎奉天子,还得召集云长益德商议如何应对即将来犯的袁术。”
刘备郑重的看着刘升,言辞详细,针对二人此前谈话,件件都落实具体。
这说明他很重视刘升的建议,并表达十足的尊重和支持。
刘升还是小看了刘备,没想到他这么信任自己的判断,确实做到了父子之间同心同德。
难怪他一无所有的时候还会有那么多人跟随。
许久。
“阿升,能否与父讲讲前些日子发生的事?”
刘备语气温和,带着一点小小的请求。
刘升清了清喉咙,也会感觉有点紧张,于是便从那夜手刃魏越开始说起。
他说是甘夫人的维护以及宁为玉碎的决然,令他胆气飙升,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想一剪子捅死该死的魏越。
“死得好!”
刘备脸色涨红大喝一声。
又说起用剑割下魏越头颅时,他自己也看吐了,等提着头颅出门后,却感到无所畏惧。
“吕氏绮玲倒是来的及时。”
听到刘升被百十健勇包围,虽一时震慑住,却是吕绮玲解围,刘备攥起拳头暗暗紧张。
刘升又说到与吕布见面,说他并非有勇无谋,相反十分励志。
“哼!”
刘备闷哼一声不置可否。
而后是每天与吕绮玲练剑,请她帮忙安排胡氏关兴,以及安葬忠仆等等。
“这吕绮玲倒是对阿升甚好,是个好女子......若她不是吕布之女就更好了。”
刘备闻言频频点头,后半句声如细蚊。
说到那日遇刺,刘备看向刘升又有不一样的感觉,我儿外冷内热,实际重情重义呀。
最后便是那日与吕绮玲道别。
“阿升倒是直率,竟与绮玲当面示爱?还非娶不可?绮玲也是果敢女子,是该快一点......”
刘备听了刘升所作所为,已经直接称呼吕绮玲为绮玲了,恨不得现在就写聘书。
“咳咳......”
刘升蹙眉,我只说我要娶你,什么当面示爱?非娶不可?老刘加戏了......
刘备确实听得很认真,句句都在情绪反馈,因为刘升也在认真倾述。
他知道刘升已经放下对他的冷淡,开始慢慢接受他,吾虽然闲少与子女交流,然人心都是一样,这能难得倒我刘备?
不管是面对兄弟朋友妻子,甚至是敌人,刘备唯二字真言,用心。
刘升也感受到刘备是一个很用心的人,是一个有血有肉,不是用仁义二字概括的人。
“今将娶妻,却还未冠礼,请大人为我取字。”
刘升跪坐的双腿有点麻痹,仍端正恭谨,温言请求。
“好好好!”
刘备面露喜色,兴致勃发,随后陷入沉思,琢磨着如何起字。
“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此为《周易》升卦象传。
“鸿渐于陆......起能立也。”刘备嘀嘀咕咕眼前一亮,举起食指,“鸿起如何?”
刘升满意点头,倒是与升字呼应。
心中暗暗吐槽,我为嫡长子,还好不叫伯起......
刘备却一脸严肃。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出自《周易》渐卦,鸿雁从水域迁徙到陆地,是漫长渐进的过程,为父希望你循序而升,积小以高大,其羽可为礼仪器物,既是非凡,也易遭到猎伤,望你警惕。”
起能立也,出自《说文解字》,没啥意思,就字面意思。
刘升闻言肃然起敬,他没想到鸿起二字在刘备嘴里竟有这么多含义。
刘备期望刘升如鸿鹄高升,却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并要时刻警惕,谓之起,能立也。
既有期望,也有严格,还有爱护,他越来越像一个合格的父亲了。
“受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