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三颗行星

所以秦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要知道这十个还只是胚胎数量,最终长大活下来的还会更少,可想而知云母族的繁衍能力有多低下。

观察着云母族抚养后代,他的身体已经飞出了气云。

没有气云的阻碍,秦毅再次加速到1000公里每秒的极速。

气云内的速度保持在500公里每秒,由于有各种离子体的减速,保持这个速度也消耗不少的燃料。

当然也补充了一些物质,虽说数量不多,但好歹有一些。

加速到1000公里每秒后,秦毅的身体质量只有12.8万亿吨了。

总共携带了5万亿吨燃料,已经消耗超过一半。

当然秦毅也不担心后面减速没有燃料用,大不了丢掉一些不重要的物质好了,而且随着质量的减少,燃料的消耗也会跟着减少。

只要到了目标恒星‘曙光’星系,恢复身体多简单。

身体质量在万亿吨级别,恢复起来其实很快,只要不掉两个数量级的质量都问题不大。

曙光星系是秦毅给目标黄矮星取的名字,他希望到了那里就是看到曙光一样。

一个恒星系内的物质实在太多了,即使有吞噬质量的限制,应该也都能找到可以吞噬的物质。

比如曙光星系中的小行星带,个子很小的卫星,或者像土星环那样的星环结构,都是可以吞噬的。

当然,离开气云后,曙光星的亮度已经明显亮了不少。

随着保持1000公里每秒的极速不断前行,这个亮度仍旧不断提升,而且速率逐渐加快。

这意味着距离已经比较近了。

到了后面,秦毅看见只有极少数蓝色恒星,在这个位置的视星等超过曙光星。

没办法,曙光星毕竟只是黄矮星,虽说与恒星中大部分的红矮星相比,算是‘高个’了,但和蓝巨星这种恒星相比,还是太嫩了。

好在亮度越亮的恒星,其寿命也就越短,像黄矮星通常在百亿年左右的寿命。

至于蓝巨星这种,极限情况下甚至只有数百万年的寿命。

长寿命意味着稳定期更长,对生命的演化更有利。

毕竟在形成文明之前,微弱的环境影响,都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生物灭绝。

像蓝巨星这样的恒星系统,其内部有超强的辐射,太阳风,加上蓝巨星极短的寿命,生命的演化还没开始呢,就因为母星爆炸而结束了。

秦毅选择曙光星,主要由于思维惯性,因为它看起来熟悉,比如说与太阳接近的光谱。

……

在高速飞行且不缺物质的情况下,云母族主要在培养后代。

由于秦毅的身体引力微弱,在这个速度下,它们随便活动一下都可能被甩出去。

所以云母们用尾部的触须将身体固定在表面,它们的身体强度很高,加上使用核聚变为能量,固定住身体非常轻松。

而抚养的后代,保险起见便放进身体内部,是原本储存燃料的空间,由于燃料消耗已经变得空旷,是个不错的空间,还能给它们活动动。

秦毅继续用沉睡度过后面的旅行时间,在沉睡之前,他给云母族们发出指令,让它们不要随意活动。

要活动就到身体内规划的地方,不要脱离他的身体。

好不容易遇到可以控制的星空生物,他才舍不得让它们离开,少一个都是损失,毕竟它们繁衍起来实在太费劲了。

每次沉睡醒来的秦毅,都能看到曙光星的亮度越来越亮。

他的内心逐渐激动,看来这漫长的小行星流浪计划,终于要有结束的意思。

最后一次醒来的时候,他看了一圈星空,发现曙光星的亮度已经是整个天球最亮的恒星。

“这个距离已经非常近了!不用使用沉睡度过了。”

由于精神上的联系,就连云母族们也感受到主人的那份喜悦,它们在秦毅的身体内开始舞动。

漫长的后半场旅程,也只是让云母族将那批后代刚好培育成年。

总共10个胚胎,最终成年的只有7个,夭折了3个。

现在云母族的总数来到135个。

“它们短时间内不能繁衍,需要再等一段时间。主要是要让刚成年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生存后,由于生存中基因会因为环境发生微小的变化。”

“当基因发生变化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族群繁衍。”

整个繁衍后代的过程,既复杂又耗费时间。

或许也是由于复杂的繁衍方法,才让它们在宇宙中生存下来。

“到曙光星系后,将它们放在某个物质较多的地方,然后我开始疯狂吞噬,直到上限!”

秦毅很想知道现在身体的上限是多少,他相信谜底揭晓的时间不会太长。

“什么?你们还能感受到曙光星内有三颗行星?”

就当他在准备后续的吞噬计划之时,云母族给他传来一个消息,大概意思是曙光星旁边有三颗星球。

并且还给出大概方向。

经过艰难的对话后,秦毅总算明白它们是怎么知道有三颗行星的。

云母族进化出一种能搜寻观察引力透镜的器官,有些类似动物嗅觉和视觉的结合体。

引力透镜就是由于大质量天体经过背后恒星时,由于本身大质量造成的引力弯曲时空,会改变背景恒星的光线。

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于一颗行星而言,造成的引力透镜现象极其微弱,即使秦毅现在的视力极佳,也没办法通过这种手段观察到行星。

也就数十个云母们停留在身体表面,且长时间的观察,才探测出有三颗行星。

“你们真棒!”秦毅内心惊喜,也是不吝啬鼓励。

本以为只是用来试验控制能力,缓解孤独的云母族,没曾想还有这番手段。

没办法,只能怪它们没有完整的语言,说不出来谁又能知道,毕竟没有解剖手段。

根据人类的命名规则,秦毅将三颗行星中距离曙光星最近的命名为曙光A,接着是曙光B,距离曙光星最远的是曙光C。

虽说曙光C距离最远,但此时曙光C所在的位置,在恒星的另外一个方向,反而是距离秦毅最远的一颗行星。

“距离我最近的是曙光B,先朝着曙光B飞去,再让云母族注意附近有没有矮行星。”

矮行星的质量很低,在距离比较近的情况下,云母族是有能力观察到的。

那些质量小的矮行星,通常也没能力清空轨道,在它们的轨道上,应该能找到数量众多的小行星。

小行星就是食物,而秦毅,现在很缺食物。

他已经饥饿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