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优盘里的赛博亡灵

实训室的老式CRT显示器闪烁着雪花点,每一次水平扫描都发出15.7kHz的尖细嗡鸣。冯佳宁数着天花板上第三块渗水痕迹,那团水渍的形状像极了人脑剖面图。自从昨夜获得那段诡异记忆,他的太阳穴一直突突跳动,仿佛有微型马达在颅骨内震动。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书包夹层里的蓝色优盘——那东西今早竟然实体化了,表面刻着的“赛博“二字会在暗处发出荧光,更诡异的是它正在缓慢生长出类似神经突触的纤维组织,悄悄刺入书包内衬。

“同学们打开教材第83页。“林建国老师的声音突然卡顿,他推老花镜的手停在半空,镜片上反射的日光灯在黑板某处聚焦——正是冯佳宁刚写下的路由算法中最复杂的部分。教室里弥漫着焊锡和松香的味道,四十台老式主机同时发出的热量让空气微微扭曲。

冯佳宁站在黑板前,粉笔灰簌簌落在打着补丁的衣领上。他推演出的BGP路由优化算法已经写满大半个黑板,那些公式正在自行延伸扩展,就像有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他的动作。最奇怪的是,他根本不记得自己何时走上讲台的,记忆出现了十分钟左右的空白。

教室后排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这个常年缩在最后一排的男生,上周实验课还分不清TCP/IP协议层,此刻黑板上推导的算法连研究生都未必能完全理解。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正疯狂拍照,镜头却始终对不准焦点——照片里的公式全都变成了模糊的蒲公英图案。

“冯同学...“林老师的声音有些发颤,镜片反光遮住了他骤然收缩的瞳孔。老人西装袖口露出的手腕上,隐约可见类似冯佳宁优盘上的电路纹路。“听说你在找支持IPv6的实训设备?“这句话的尾音带着奇怪的电子杂音,就像经过劣质声卡处理。

金属优盘划过讲台的刺耳声响让全班安静。冯佳宁接住那个带着体温的存储设备,指腹触碰到刻痕时突然看到幻象——1999年的实验室,年轻的林老师正将同样的优盘插入某个男孩的后颈。这个优盘与自己书包里那个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刻痕更深,边缘还残留着暗红色的组织液痕迹。

优盘插入电脑的瞬间,机箱风扇突然全速运转。冯佳宁的视网膜上炸开红色警告:

「检测到旧版神经接口驱动程序」

「匹配度:79%」

「危险:记忆覆盖风险」

「检测到邻近实验体信号」

屏幕上的命令行界面自动弹出大段代码,其中夹杂着神经科学术语:“海马体索引重建失败...杏仁核数据包丢失...前额叶皮层校验和不匹配...“

“新来的同学,你的交换机配置错啦!“清脆的女声从实训室角落传来。冯佳宁转头时,看见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正弯腰检查他的网线。她脖颈后隐约露出个蒲公英形状的纹身,在发梢间若隐若现,花蕊部分是由二进制代码组成的数字“23“。

苏晓棠——转学来的网络工程系学生,今天第一次出现在他们班。当她直起身时,冯佳宁注意到她的虹膜在阳光下呈现出不自然的淡蓝色环,瞳孔收缩时能看到纳米级的金属反光。她的制服领口别着枚倒置的校徽,材质看起来更像是某种生物陶瓷而非金属。

“我是说,“女生突然凑近他耳边,呼吸带着薄荷糖的气息,但冯佳宁嗅到其中隐藏着类似储物间那台设备的金属味,“你优盘里的赛博协议该升级了。“她的指甲轻轻划过优盘外壳,那瞬间冯佳宁分明看到有数据流顺着她的指尖流动,那些光点在接触皮肤后立即钻入他的毛细血管。

林老师的咳嗽声打破了这诡异的氛围。老人站在窗边,手里攥着个老式怀表,表盖内侧的照片显示一群穿防化服的人围在某个培养舱旁。怀表秒针的走动声异常响亮,每一声“滴答“都让冯佳宁的系统界面产生轻微扭曲。

下课铃响起时,冯佳宁发现自己的笔记本上多了一行娟秀字迹,墨水里混着会发光的纳米颗粒:

“今晚十点,旧图书馆地下层见。带上你的'系统'——E-17“

“P.S.别相信林老师的怀表时间“

苏晓棠离开时,实训服袖口滑落露出手腕内侧的条形码。冯佳宁的系统界面突然自动弹出扫描结果:

「识别成功:Project E-17实验体编号E-23」

「当前记忆完整度:71%」

「关联警告:最终清除程序已启动」

「倒计时:696小时」

「特别提示:该个体携带记忆传输协议」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冯佳宁再次抬头时,发现教室里所有电脑屏幕都显示着同一幅图像:1999年的实验室监控画面,十几个孩子躺在培养舱里,每个人的太阳穴都连接着蓝色优盘。画面角落的编号显示,17号舱里的男孩正睁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摄像头——那张脸与现在的冯佳宁有八分相似。

系统突然弹出新消息:

「主线任务更新:寻找记忆种子」

「奖励:解锁被封印的童年记忆(3/100)」

「警告:林建国教授正在监视你的神经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