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孩子的天文启蒙书
- 达芬奇科学馆
- 963字
- 2025-04-17 18:38:24
推荐序
近日,NASA(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政府机构,负责美国的太空计划)在距离地球31光年外,发现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GJ357d。这颗行星有较厚的大气层,它的表面可能含有液态水,因此,可能存在生命,也可能成为未来人类移居的目的地。正如尼尔·德格拉斯·泰森在《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中所说:“最近几年,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一个值得上新闻头条的宇宙新发现。尽管这有可能是媒体把关人对宇宙产生了兴趣,不过这些新闻数量的上升更可能来自公众科学兴趣的真正提升。”同时,热门科幻电影的流行,也激起了人们讨论、了解天文学的兴趣。
天文学研究的对象虽然距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季节交替特征的节气,确定年、月、日的时间长度的历法,可以把我们带到任意目的地的导航,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的Wi-Fi,都来自对天文学的研究。古人常把天文现象与社会事件相联系,例如,把陨石和日食当作不祥的预兆,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时出现在夜空当作吉祥的预示。在1995年出土的汉代蜀锦上,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句子,与《汉书》中对五星天象的记载相印证。虽然古人对天文现象的理解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天文事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每当尘埃颗粒坠入大气层,由于摩擦生热而发光,形成流星或者流星雨时,总会有人对着流星划过的夜空许下美好的愿望。太阳的活动周期影响着地球温度的变化。太阳活动偏弱的时期,可能对应地球的“小冰期”,此时期的平均温度比其他时期偏低0.5~1℃。明朝末期就处于小冰期,饥荒频现,加速农民起义的进程。7月25日,一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而这件事在前一天才被发现,如果它撞上地球的话,产生的破坏力相当于几十颗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我们能安然无恙,得感谢小行星的“不撞之恩”。
人们对宇宙产生兴趣,不仅是关注我们自身生存与实际的用处的需要,对未知的探索和理解本身就能带给人们愉悦。我们身处的地球,就像宇宙海洋中的孤岛,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就像大航海时代对地球、海洋与陆地的探索。如卡尔·萨根在《宇宙》中所述,当旅行者一号在60亿千米外回望地球时,看到黑暗背景的暗淡蓝点如早晨悬浮在太阳光中的尘埃,那就是我们的家园。她承载着我们在宇宙的海洋中流浪,我们所有的故事都发生于此。要想了解已知的宇宙的运行,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写给孩子的天文启蒙书》吧!
龙曦博士
201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