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心仙子太清楚自家师傅的脾性了。一旦师傅认定砚儿被仇恨蒙蔽了心智,举荐她入师尊门下这事,便再无可能。无奈之下,灵心仙子只能牵起她幼嫩的小手,内心溢满失望,缓缓回到灵心阁。
到了晚饭时分,灵心姑姑端着热气腾腾的晚餐走进来。砚儿眼眶泛红,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抽噎着说道:“姑姑,浮梦大师为什么不肯帮我?我没有说谎呀!我本就是怀着报仇雪恨之心来到这里的。
等有朝一日,我学成一身绝学回到长安,定要为天下百姓除去天后,为那些含冤而死的忠臣昭雪。我要让大唐更加繁荣昌盛,守住李唐江山,绝不让那些野心勃勃之人有机可乘!”
听到这番话,灵心姑姑手中的晚餐微微一颤,随后轻轻放下。她移步到窗边,凝视着窗外那渐渐暗下去的天色,许久都没有吭声。
过了好一会儿,灵心姑姑转过身,目光满是怜惜:“不怪师傅不帮你引荐师尊,就连我,心里也为你揪着。可怜的砚儿,你才八岁,本该无忧无虑,却经历了家族生死劫难,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
也难怪你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场劫难不该由你背负,这噩梦般的记忆,也不该总在你心头缠绕。你得放下执念,做好该做的事,唯有如此,师尊才会收你为徒,你才能在这儿平安快乐地长大。不然,姑姑虽能护你周全,却给不了你真正的安宁与喜乐。”
第二天清晨,灵心仙子又带着砚儿来到浮梦阁。浮梦大师见到她们,神色凝重,重重地叹了口气。随后,大师带着灵心和砚儿,来到终南山的一处高峰。
狂风呼啸着掠过众人耳畔,眼前是万丈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劈般耸立。崖下,山川蜿蜒,河流奔腾不息,涛声隐隐传来。
浮梦大师迎着猎猎山风,目光清明睿智:“砚儿,你若想入我未然宫门下,尤其是拜入我师尊座下,必须拥有超脱常人的智慧与心智。否则,这入门的难关,你决然无法通过。”
灵心仙子听闻浮梦大师之言,心猛地一揪,急忙“扑通”一声跪地,双手交叠于身前,恳切说道:“师傅,求您千万别怪砚儿。她年纪尚小,家族便突遭此等灭顶之灾,亲人皆丧命于武后屠刀之下,心灵遭受重创,短时间内实在难以恢复。
但我坚信,她本性纯善。虽说拜入师尊座下,需有超脱常人的智慧、心智,以及清明豁达的心境,以她如今的状态,要做到确实艰难。师傅,还望您能为砚儿启蒙,为她指点迷津,给她一个机会。若经您悉心指点,她仍心智未开,毫无顿悟,此后弟子绝不再带她来打扰您。师傅,恳请您给她这次机会!”
浮梦大师浓眉紧蹙,手中拂尘“唰”地一甩,转过身去,目光紧锁天上翻涌的风云。良久,她深深地叹了口气:“罢了。砚儿,你上前来。我就以眼前之景,给你一番指点。若能开悟,便去找师尊;若不能,就随你姑姑在此住下。”
砚儿眼中闪过一丝激动,“砰砰”磕了几个响头,声音清脆:“多谢浮梦大师指点!愿我能开悟,不负大家期望。”
浮梦大师带着砚儿,来到悬崖边。“砚儿,你且细看。”大师抬手示意,“河川遇岩崖阻碍,水流激荡,便浑浊不堪;待流至平原,水面平缓,泥沙沉淀,河水又清澈见底。
雷电因风云汇聚而轰鸣震天,风云消散后,便无声无息。天下万物,皆因果相依,瞬息万变。唯有顺应自然天道,因势利导,方能福泽天下。若强行违背自然规律,还执迷不悟,只会适得其反,招来灾祸。我这番话,你可有所领悟?”
砚儿听得认真,小小的身躯在山风的呼啸中纹丝不动。山风掀起她的发丝,尽管身形稚嫩,此刻,心中却似承载了千钧重量。
她伫立在狂风之中,缓缓闭上双眼,思绪如潮水般翻涌。往昔阖家欢聚的画面,在脑海中一一浮现。那时,爷爷尚在,大伯、二伯陪伴左右,每逢过年过节,一家人围坐一堂,其乐融融。
大家一边品尝佳肴,一边猜谜语、吟诗作对,或是下棋作画,欢声笑语在庭院里久久回荡。就连她与堂兄、堂弟、堂姐妹们,也能整日在花园里嬉戏玩耍,无忧无虑。
然而,命运的轨迹陡然转变。爷爷因得罪天后,惨遭流放斩杀,整个家族瞬间分崩离析。爹娘带着她,隐姓埋名,在天台山艰难求生。
本以为能躲过一劫,却没想到天后的爪牙还是寻了过来。在那场血腥的追杀中,父母为了保护她,双双惨死。燕儿的世界,就此崩塌。所幸,太子李弘及时出手相救,她才得以死里逃生。
回忆起这些,砚儿原本因温馨画面而泛起笑意的脸庞,瞬间变得苍白。凄凉与绝望如冰冷的潮水,将她彻底淹没。
片刻后,砚儿缓缓睁开双眼,转过身,面向姑姑和浮梦大师,双膝跪地,行了一个大礼:“大师,姑姑,砚儿懂了。世间万物皆随环境变迁,因果循环。
我们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困于自己的狭隘心境,而是要洞察因果,顺应自然。砚儿所言,不知是否正确?若有偏差,还望浮梦大师不吝赐教。
砚儿定当虚心改正,求大师再给我一次机会。”说罢,她满含期待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来回流转,“姑姑,您觉得砚儿说得对不对?砚儿特别想留在这里,往后一定做个听话乖巧的孩子。”
这番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灵心仙子和卜梦大师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难以想象,这竟出自一个年仅八岁孩童之口,她心智清明,言语间透着超乎年龄的智慧与沉稳懂事。
可与此同时,灵心仙子和浮梦大师也察觉到,砚儿虽聪慧过人,却仍深陷仇恨与恐惧的泥沼,无法自拔。
灵心仙子望着眼前的侄女,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她聪慧的惊喜,又有对她悲惨遭遇的疼惜。砚儿的眉眼,像极了自己的三哥,看到她,就如同看到了亲人。
浮梦大师俯身凝视着砚儿,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这个年仅八岁的孩子,本应在家人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却因家族屠戮之祸,早早承受了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她懂事隐忍得让人心疼,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超乎同龄人之上的沉稳与坚毅。然而,正因为背负了太多,未来的人生之路,必定充满了艰辛与坎坷。
浮梦大师暗自思忖,这孩子本性清明睿智、善良纯粹,本应拥有岁月静好的幸福人生,却因褚遂良的固执己见和世俗的偏见,陷入了命运的泥沼。
她心中纠结万分:到底该不该将她引荐给师尊,帮她完成心愿?若走上这条路,砚儿极有可能在爱恨情仇的漩涡中痛苦挣扎;可要是她能在历练中找回清明洒脱的本性,说不定能一生顺遂,收获幸福。
此时的砚儿敏锐地察觉到浮梦大师的犹豫,扑通一声再次跪地,恳切说道:“浮梦大师,既然我刚才有所顿悟,还请您引荐我去见虚风长老。求求您了!要是长老不愿收我为徒,我定顺从天意,绝不再打扰。就请大师给我这一次机会吧!”
灵心仙子见状,急忙上前劝阻:“砚儿,不得无礼!师傅有自己的考量,就连姑姑我,都难以决断你的事,更何况师傅呢?”
浮梦大师沉思良久,最终开口道:“也罢,不妨就在此地一试。若砚儿与师尊有缘,我激起的万丈河水之上,自会映出万道彩虹之光。”
说罢,浮梦大师长袖一挥,一股磅礴的气浪朝着崖下的河水席卷而去。河水瞬间如沸腾一般,巨浪滔天,白色的水花高高溅起,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晶莹的光芒。
众人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那片汹涌的水面上,气氛紧张得仿佛凝固了一般。
众人的心悬到了嗓子眼,砰砰跳动的声音仿佛都能在山间回响。就在这时,浮梦大师轻抬指尖,朝着那汹涌的万丈河水轻轻一挥。
刹那间,河水如同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迅速汇聚、塑形,化作一面四四方方、澄澈透明的水镜,稳稳地悬挂在蓝天白云之下,与对面的山崖遥遥相望。
砚儿瞪大了眼睛,小嘴微张,完全被浮梦大师这出神入化的功夫惊得呆立原地。她望着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脑海中一片空白,早把浮梦大师之前所说“若没有万道彩虹之光,便与师尊虚风长老无缘”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
清风徐徐拂来,远处终南山的松林如绿色的波涛般起伏翻涌。一群仙鹤从林间翩然起舞,向着水镜飞来。这些仙鹤姿态优雅,围绕着水镜引吭长鸣,相互追逐嬉戏,仿佛被这神奇的水镜吸引。就在仙鹤纷飞间,一道若隐若现的彩虹,在它们身后悄然浮现。
砚儿心中暗自一沉,望着那并不耀眼的彩虹,暗自想道:“完了,这彩虹既没有万道光芒,色泽又如此微弱,看来我与虚风长老师徒缘分已尽。”
灵心仙子察觉到砚儿的失落,温柔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轻声安慰:“砚儿,别灰心。再等等,天下万物皆有灵,相互感应。这水镜既能引来仙鹤,定能折射出万道彩虹之光,你且耐心等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众人的目光始终紧盯着水镜。许久之后,浮梦大师忽然双手快速结印,准备收回水镜。就在她轻轻调转了崖岸上水镜的角度瞬间,太阳的万丈光芒透过水镜,被分散成万道璀璨的彩虹之光。
刹那间,整个山谷和河流上方,被梦幻般的七彩光芒笼罩,仿佛置身仙境。
砚儿激动得欢呼雀跃,一边蹦跳,一边大声喊道:“感谢姑姑!感谢浮梦大师!感谢天意!我终于有机会拜见虚风长老啦!”
浮梦大师嘴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手腕轻抖,广袖如灵动的羽翼般翩然甩动。与此同时,她修长的手指在半空优雅地划动,好似在书写神秘的符文。
随着她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方才还高悬在崖壁与蓝天间的水镜,如同梦幻泡影般逐渐消散,只留下丝丝缕缕的水汽,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光芒。
尽管水镜已然消失,那群仙鹤却仿若被这神奇的氛围深深吸引,仍在山谷间盘旋飞舞,时而振翅高飞,时而低空掠过,相互嬉戏鸣叫,为这清幽的山谷增添了几分灵动活泼的气息。
浮梦大师抬眸,目光在砚儿和灵心仙子脸上轻轻扫过,感慨道:“看来,这一切皆是天意安排。既然如此,我便带你们姑侄二人,去拜见师尊。”